閆濤
關鍵詞:山西省;應用型;體育課程;轉型發展
山西省是中國華北地區農業和工業的重要省份之一,山西省的農業與工業的發展帶動著該省的經濟水平不斷向前發展,人們的經濟水平提高了,對精神文明以及文化方面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在山西省的文化方面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課程發展也加大了重視力度,應用型本科院校是指以應用型為辦學定位,以應用型本科教育為主的本科院校。在山西省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當中除了對學生的專業學科進行改革和轉型之外,對于體育教育也處在改革的階段。由于高等教育逐漸實現大眾化,學生對于身體健康的關心程度也逐漸增加,使得對體育課程的需求也隨著增加。而且近幾年發布了全國范圍內的《體育與健康》新課程實施辦法與要求,使得應用型本科高校的體育課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新形勢和新格局,山西省應用型本科高校體育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改革的策略和轉型需要先了解山西省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設置的現狀作為前提和基礎,最終通過轉型使得山西省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體育課程得以更加穩定持續的發展。
一、山西省應用型本科院校課體育課程設置現狀
通過對山西工商學院、太原工業學院、山西傳媒學院、山西能源學院、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山西大學商務學院這6所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體育課程設置現狀進行調查發現,這6所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課程在體育課程目標、體育課程內容、體育課程結構、體育課程教材、體育課程評價有很多相同之處。山西省應用型本科院校在體育課程設置方面存在的問題,體育課課程設置狹窄,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專業教材,理論教學程度不夠;體育活動較少;課程比重不合理等。最突出的問題在于體育課程的設置沒有與應用型結合,沒有與學生所學專業結合,應用型突出不顯著。為了實現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實現體育的應用型教育就需要對體育課程進行轉型,促進體育事業的穩步發展。
二、體育課程轉型發展對策
從應用型的角度考慮,山西省本科院校的體育課程設置應是科學的體育健身理論知識與運動項目并重,并且運動項目要突出以職業為導向,增加休閑娛樂項目、體智能項目、體育旅游項目,在此基礎上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社會適應能力和專業水平。
(一)體育課程設置需結合專業特點
學生能夠選擇與自己所學專業特征相關的體育運動,對學生未來職業發展提供幫助的體育課程,學生能夠真正的掌握一項運動技能的同時,還能夠對學生未來的就業及職業發展提供幫助,并且選擇的運動項目會對職業病起到防治性作用。例如: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將來面向的幼兒,在今后的工作中離不開幼兒體育教育,在高校體育課程中增加與幼兒體育相關的幼兒體智能相關的課程,教給學生怎么去教,怎樣去組織,提高了學生的教學能力,還增加了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對旅游管理專業及其公關專業的學生來說,羽毛球、高爾夫、馬術等高端人群追捧的運動項目既會使學生在未來從業的道路上有選擇的應對接待客戶方面達到如魚得水,擴寬人脈資源的目的。
(二)豐富體育課程教學內容
山西省應用型本科院校在體育課程設置當中不能忽視體育教學內容和形式的變化,實現多種內容各類形式的改革,使得學生的戶外活動更加豐富。所以首先需要對開設的項目進行具體的研究,加設理論知識的講解,雖然體育課程是一項以動手實踐為主要教學形式的科目,但任何一個行為動作都需要有理論知識去支撐。讓學生在進行實際操作和演練的時候可以規范動作,更加起到鍛煉的作用。而且在一些技術性的操作當中,不當的姿勢和做法可能會使學生受傷,所以加設理論課程是十分必要的。
(三)加強體育場館基地建設
由于增加了很多新的體育項目和內容,這就需要更大、更專業的場地。需要新增體育場館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教育經費,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山西省院校在體育經費的投放量上還不滿足,一些開放率高、設備齊全的體育場館都有著充足的經費,院校體育經費的投入程度直接影響場館建設的質量,進而影響學生參與果凍的積極性。除了更加豐富的體育器材和場館之外,在體育場館內該需要有一些安全區域,例如在室內游泳館當中就需要配備多個救生圈,在滿足學生運動需求的同時,也給學生更安全的保障。
(四)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隊伍是本科院校進行體育課程設置的工作主體,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不僅僅教授學生專業技巧,還需要保證學生在進行體育項目的過程當中的安全,所以在體育課程當中教師居于主導地位。由于體育課程的改革,教師在其中需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吸收先進的教學方法。而一些較為專業的課程,例如舞蹈、游泳就需要聘請專業的教師進行教學和指導。在加強在職教師水平的基礎上,對新的體育教育人才進行培訓以應對當前體育工作的需求,建立合理的用人機制。
(五)優化體育課程考核評價
體育教學作為一個學習科目需要進行階段性的考試與考察。針對學習不同體育項目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例如選擇長跑項目的學生按照性別劃分成為男生組和女生組,兩組長跑的距離相同判定及格的要求不同,這樣及公平也可以更加量化的得出考核成績。而對于一些不能進行量化的科目,例如健美操就需要制定另外一種考核方式。讓學生學習一套健美操的動作,最終的考核成績參考學生的完成度、表現力、連貫程度等給出最后的綜合成績。一套科學的體育評分考核方式對于整個體育課程教學十分重要,也直接關系到體育教學改革的成敗,提高學生肢體與身體的自信心,從體育健身活動中獲得樂趣,進而真正建立起對體育的學習和參與興趣。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山西省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課程從單純的體育運動向“健康第一、終身體育、以職業為導向”轉型發展,希望通過體育課程的轉型對體育教育事業產生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楊寧.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7(2):108-110.
[2]王先亮,張瑞林,高巖.青少年體育治理化轉型及其對策[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7,36(2):7-11.
[3]余文軍,黃茗,韋金色.廣西中小學生心理與行為問題調查及體育干預對策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8,38(3):25-28..
[4]張誠,王興澤.動作學習視野下校園足球課程設置研究及案例教學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40(5):7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