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珍
摘 要:數學是小學課程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很多的生活問題都能用數學理論知識去解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與學合一是生活化教學很完美的一種詮釋。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調整課堂的引導方向,通過生活化教學內容的補充、教學策略的實施、教學模式的優化,指引農村小學生朝著正確方向突破自我,大膽創新,最終實現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雙向發展,確保我國整體的教育水平有一個明顯的增長。本文針對性的進行了具體研究,希望能為其他教師實踐工作的有序推進起到一些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農村小學 數學教學 生活化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1-0129-01
在基礎教育的關鍵時期,數學教師們需要總結實踐經驗,構建生活化教學模式,來刺激學生的興奮點,集中他們的注意力;挖掘一些生活元素,展開針對性的教學指導,給予學生更多的體驗機會,充足的探究時間,確保他們切實感知到學習的最大樂趣,進而產生一種“數學即生活”的意識。這樣,可以去除學生的抵觸情緒,方便后續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能夠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優化最終的教學效果,助推著農村教育事業長遠的發展下去,揭開素質教育嶄新篇章,培育出大批高素質、全能型的棟梁之才。
1.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農村小學生更喜歡參與有趣的學習活動,數學教師組織生活化教學,應該精心篩選教學內容,不斷補充教學內容,并且突出教學內容的時代性、地域性、趣味性,讓學生帶著濃厚興趣探究思考,借此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其實,數學教學內容具有很大差別,如一件工程,甲單獨做10天完成,乙單獨做15天完成,兩人合做幾天可以完成?這個問題是傳統的工程量的問題,此類問題沒有很好的體現生活的實際,缺乏時代的氣息,呆板枯燥,對于教材中的傳統題,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改編,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些,但同時要注重嚴謹性,不要背離生活的邏輯。再有,教材的編寫很喜歡應用一些特定的場所作為場景例題,比如超市,游樂場等,對于城市的學生來說這些都是司空見慣的,可是對于偏遠地區的學生來說他們是沒有接觸過此類事物的,這就是需要強調注意地域性的差別,城市的孩子沒有辦法理解什么是出粉率,因為他們不知道小麥磨出來的除了面粉還有麥皮,農村的孩子對于去公園還要買票非常新奇,這些都是不同地域的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師就要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生較為熟悉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為題材,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應用數學。
2.實際問題的生活化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生活現象引入新知,會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會激起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愿望。如在教學“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時,我安排了這樣一段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在我們人體上存在著許多有趣的比嗎?將拳頭翻滾一周,它的長度與腳底長度的比大約是1:1,身高與雙臂平伸長度的比大約也是1:1,腳底長與身高的比大約是1:7……知道這些有趣的比有許多用處。到商店買襪子,只要將襪子在你的拳頭繞一周,就會知道這雙襪子是否適合你穿;假如你是一個警察,只要發現罪犯的腳印,就可估計出罪犯的身高……這一切,實際上是用這些身體的比組成了一個個有趣的比例來計算的,今天我們一起研究“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通過利用“人體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現象,引出“比例”的學習,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主動的參與新知識的探究。再如,在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時,我利用多媒體引進一段動畫:小明在操場上跑步,他跑了一周的路程是指操場的什么?如果在操場中間鋪上草坪,要求鋪多大,又是指操場的什么呢?這就是我們這一節課要學習的“面積和面積單位”。這一動畫片斷來自于學生的生活,是他們喜聞樂見的導入形式,所以他們很快地就投入到迫切要求學習新知的情境中來。由此可見,學生通過借助這些有實際生活背景的問題引入新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數學活動的生活化
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大多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抽象思維尚未發展成熟,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從他們的生活經驗與已有知識出發,為學生設計一些與他們的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學習活動,多給予學生一些鼓勵,讓他們學會自主地進行觀察和發現。教師要對學生的思路進行指導,指引他們發現數學知識的規律,以免學生的思考走入無效。數學知識學習的意義就是運用,教師要指導學生將所學知識用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提高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給學生帶來奇特的學習體驗。只有讓數學回歸生活,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想要進行數學學習,并學會在生活中對數學知識加以運用,他們的數學能力才會得到有效的提高。如教學“年、月、日”,當時筆者為學生設計了一個“制作年歷”的活動,讓學生將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年歷的制作中,培養和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與應用能力。
總而言之,在農村小學數學教育中,要走生活化道路是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必須千方百計地讓學生在實際生活的情境中體驗數學,讓學生自覺地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各種具體的生活實踐中,使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真正的提高,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讓數學課堂教學適應社會生活實際,讓我們的數學教學更加生活化、社會化。
參考文獻
[1]張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有效教學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5(08)44-45
[2]羅天剛.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初探[J].學周刊,2016(11)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