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彩萍
【摘要】 作為教學手段之一,板書不可以拘泥于某個程式,而應按學生的實際情況等,靈活選用多樣、形象、直觀的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板書的趣味性與新穎性,從視覺上很好地刺激學生,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講。基于此,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探討了小黑板、大文章下的板書類型與具體的設計類型,僅供參考。
【關鍵詞】 板書構思 小學語文 設計類型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1-146-02
0
于小學生而言,板書極為重要。只有充分聯系板書與教材內容,利用板書來概括、縮影課文內容,令學生一看到板書便明白課文內容,方才能發揮出板書的真正作用。想要做好這一點,必須讓板書形神兼備,就具體的課文構思設計不同類型的板書。
一、板書構思方法
雖然板書濃縮了課文和教學的精華,但是在構思板書時,還應有的放矢,就內容、題材各異的文章,設計相應的板書,以達到預定效果。
1.立足文章結構加以突破
部分課文結構單一、思路明顯,小學生對其一目了然。像這種課文,在構思板書時,可采用線條貫穿課文始末。這樣便使文章有了中心和結構,學生理解起來也更容易。例如,《風箏》:
2.立足文章標題加以突破
部分課文題目便有點明中心,針對這種文章,可教導學生立足標題來突破,板書也一樣。例如,《我不能失信》:
3. 立足中心詞加以突破
部分課文全文均以某詞為中心反復闡述。針對這種文章,教師便可以立足這個關鍵詞,來突破教與學,這樣往往會事半功倍。例如,《槐鄉的孩子》中“槐鄉”便是這種關鍵詞,故板書時立足此詞突破即可:
4. 立足中心段加以突破
部分課文中心較突出。就此,教師可直奔主題,有效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如此學生既學得輕松,又易于了解課文內容。在教學中教師可直奔文章重點段落,引導學生將關鍵點找出來。在板書時同樣可從重點段落下手,例如,《蟋蟀的住宅》:
二、板書設計類型
縱觀小學語文教材內容,可總結出以下幾種典型板書設計類型。
1. 簡筆畫型
利用簡單的線條,將文章中描述的內容勾勒出來,并配以簡短文字說明,而躍然而上全文基本內容或重難點。這種類型直觀、形象、能化難為易,令學生產生深刻的印象。例如,對《狼牙山五壯士》課文,便可以設計這種板書:
2. 概括型
從中心出發,利用簡單的文字將各部分內容概括出來,例如,《小英雄雨來》與《景陽岡》(分別見左、右圖):
這種類型甚為普遍,尤其適合較長篇幅的課文。在小學生難以找出課文中的層次并提出中心時,通過概括型板書,便可以引導他們小結,將中心層次抓住,理順課文思路,使學生易于理解。
3. 圖表類比型
例如,《晏子使楚》:
這種類型適合人物描寫、類比或反襯內容的課文。如此既歸納了課文內容,又讓課文人物形象呈現在黑板上,以引導學生辨別善惡美丑,進而熏陶和升華思想。
4. 唯美型
通過教具制作,令課堂教學更加唯美。例如,《鳥的天堂》:
這種類型既能將課文重點點出來,又能與美學有機結合。相信這種精美板書,定能吸引小學生集中注意力學習,并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將教學效率提高的同時,還能讓學生在美的熏陶下進行學習。
三、抓好板書時機
眾所周知,備好精美禮物后,還要把握好時機,才能帶給他的主人更大的驚喜,黑板板書也一樣。具體如下:
1. 講課前做好準備工作
部分課文篇幅較長,內容相對復雜或課文主線有多條,就此教師便可以在新課講授前做好準備工作,以防在課堂教學中因時間問題而手忙腳亂。例如,就課文《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便可以準備簡單地人來人往走的路或引申人生成功之路這兩條主線:
2. 講授板書時
部分課文中心的把握需要層層深入。在新授這種課文之時,教師應一邊講一邊道明重點內容,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并掌握課文的寫作方法。例如,《梅花魂》是在寫作者的外祖父。作為旅居在外的一名僑胞老人,非常眷戀祖國。作者的感情隨文章的深入也加深加濃。課文開頭是因閱讀古詩而落清淚,而在結尾又因年邁而無法歸國而盈淚,在情感上愈發濃厚了。因此,應在講授時一邊講一邊書寫板書,從而便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理解人物情感時更加容易。
3. 講授后的“點睛”
部分課文只有將通篇學完后,才能準確理解文章內容,知曉作者的意圖。針對這種課文,便應在結束新課講授之時,寫好“點睛”板書,從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實現教學目標。例如,教師在講授完《金錢的魔力》的課文板書時,便可引導學生對比“見人不見錢”時和“見錢不看人”時相應的人物態度,促使學生根據課文中人物這樣截然不同的嘴臉,感受那種“認錢不認、人唯利是圖”嘴臉下的丑陋腐敗氣息。這樣便能一目了然作者想要陳述的思想內容。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利用小黑板來呈現大文章,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構思設計好板書。作為一線教師,應從小學生的心里與思維特點、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出發,反復刻苦鉆研課本并充分理解文章內容,盡可能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構思板書并選好設計類型,并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與講解有機結合,來啟發小學生的語文思維,陶冶小學生的情操,最終將他們的聽、說、讀與寫的能力逐步提高。
[ 參 考 文 獻 ]
[1]成瑾.小學課堂多媒體板書與傳統板書的融合[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05):119-121.
[2]于瑩瑩.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策略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09):94-95.
[3]李慧麗,張明續,王萌萌.淺談課堂板書的重要性[J].職業,2010(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