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華芝
【摘 ?要】基于小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隨著教育的變革和發展,傳統的英語詞匯教學方法早已不能迎合教學的需求。中小學英語教學已從傳統的照本宣科轉變為如今的語境教學法,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方案也已經逐漸完善。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對于以后英語的活學活用作用很大。語境教學法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枯燥的詞匯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積極性,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了學生能夠有效地學習第二語言,學校需要特別針對小學生的基本特點,將語境教學法融入教學課堂,并貫徹實施,從而將教學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語境教學法;英語詞匯教學;實踐
一、傳統英語教學方法的弊端
英語作為必不可少的第二語言,在各國的溝通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英語教學也開始逐漸普及。在中國,英語語言環境遠不如中文生活環境那么優越,小學生學習英語會艱澀很多。
針對英語詞匯的教學,傳統的教學方法一般是教師照本宣科、讓學生死記硬背。教師不斷領讀、學生跟讀成為傳統教學的標配,也正是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被迫去學習,從而越來越不喜歡學習英語。詞匯教學,最初是教導學生發音,但是一般情況下學生的音感都不會太好,所以會用漢字拼音去標記英語。教師一味地照本宣科,不指導詞匯拼寫的細節,學生很難發現單詞拼寫和單詞發音之間有一定的規律,從而不能通過字母與讀音的關系來記憶詞匯。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本身教育資源匱乏,由于家庭教育中沒有充足的英語環境,大部分學生不能受到環境英語的影響,也沒有先進設備可以輔助學習,所以大部分小學生接受英語詞匯教育就僅僅靠教堂上的40多分鐘,回家沒人指導,難以自主復習。這類環境條件會導致學生學習越來越吃力。
所以針對這些因素,教師更需要去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調整以往呆板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創設足夠的語言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習英語詞匯不再艱難。
二、語境教學的實踐
語言環境的差異導致國內英語學習的困難化,相較于無處不在的中文,英語的學習更需要提供相應的社會和學習環境。因家庭教育程度不一,主要的教學任務還是落在教師身上。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讓學生為完成任務去學習,枯燥無味的英語詞匯教學會讓學生排斥、反感。為提高小學生英語詞匯的學習效率,教師特別為教學工作備設了教學方案。實踐證明,語境教學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起到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加深詞匯熟悉度、增強語感的積極作用。以下則是我為英語詞匯教學做出的語境教學實踐。
(一)詞匯語境
在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相應的課題為學生創設詞匯語境,例如在一些字母、單詞的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實物、頭飾、圖片或者卡片來輔助教學,促進學生頭腦中形成與單詞聯系緊密的事物表象。在字母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字母卡片,幫助學生認識字母的特征;在學習“apple”“book”“pen”等單詞時使用實物。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看到、摸到看具體的物品,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加深單詞特征認識。再如對于“Our neighbors”這一課時的教學,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準備一張自己家或者鄰居家的全家福,以便配合教師在課堂上詞匯語境的創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全家福以英語的形式來介紹照片中的人物。根據照片的提示,對照課本詞匯,學生能說出“sister” “mother”“father”等單詞,這也更能加深學生的詞匯印象。學生在說完人物詞匯后,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介紹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使其結合課本上的重點詞匯,以便學生能理解并加深詞匯印象。也可以讓學生們相互介紹各自的鄰居,結合課本,多次復述重點詞匯,從而鞏固課本知識并加深詞匯記憶。
詞匯語境的創設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讓課本內容更加簡潔明了。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照片進行課堂詞匯的復述,讓其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練習重點詞匯。在該種環境教學中,學生擺脫了以往的死記硬背,學會了聯系上下文去理解詞匯內容,從而更能深層次地記憶詞匯。運用故事表演進行詞匯展示,讓學生融入表演情境,在學的時候體會到“玩”的樂趣,使學生更能輕松地記住單詞。針對重點詞匯的教學,學生根據提示,進行重點詞匯的復述,便于學生理解詞匯和加深詞匯印象。
(二)言語語境
言語語境是指文章內部的環境,或上下文,是指詞、短語、語段或篇章的前后關系。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會詞匯在不同篇章中的特定含義。英語中同一詞匯有著不同的含義和解析,而社交中人們沒有混淆詞匯的含義主要是因為特定的言語環境,所以學生要學會在不同文章中詞匯代表的不同定義。這時教師就需要為學生學習多含義詞匯而作出言語環境的創設。如:以“Animals in danger”中部分短文作為例子。讓學生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并在其中找出與時間有關的詞匯,如now、in the past。找出時間詞匯,聯系上下文,將現在和過去詞匯形成對比,有利于學生了解現在和過去運用到語句中所帶來的語法區別。學習完一篇課文后,教師可以提供課后練習題來鞏固學生的詞匯運用。可以為學生設計三個題目,題一讓學生寫出課文表述了什么內容,該題可以了解到學生對這篇課文的理解程度;題二讓學生歸納文章中出現的動物種類,此為細節題,可以了解到學生對動物詞匯的掌握能力;題三讓學生概括文章所表達的主旨,此為理解與總結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境語境
情境語境有利于加深學生學習印象,更好地掌握同一詞匯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所表達的不同含義。所以可以在課文教學的過程中創設出相應的情境語境,提高學生的詞匯熟悉度。
針對“Read a story”這一課時,教師特別設計了情境語境。挑出重點詞匯,為詞匯內容做出角色安排。有5個學生被選出,作為角色扮演者,他們將對各自獲取的動物角色進行扮演。5人中一名男同學負責課文旁白,兩名女生和一名男生負責扮演3只白兔,最后一位女生扮演貓頭鷹。在表演過程中,教師專門引導學生對文中的重點詞匯結合環境進行表演。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根據課本重點詞匯進行生動表演,能加深詞匯熟悉度,并能提高詞匯的運用能力。這種情境語境教學方法擺脫了空洞的教學思維,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融入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語言環境。
語境教學帶來更加輕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也不再排斥學習。教學課堂上,學生也能踴躍舉手,融入學習環境中。學習氛圍活躍、學習過程更加有趣,學生學習積極性也有所提高。
(四)文化語境
文化語境是指交流者雙方的生活和文化語境。將文化語境與生活相結合,有利于更有效地利用教學資源,將生活融入教學環境。我們生活中常接觸的活動內容有電視劇、游戲、歌曲等。教師除了播放英語歌謠讓學生熟悉英語環境,還可以帶領學生一邊聽英文歌曲一邊做相應的動作。英語歌謠的韻律有利于學生語感的培養,能夠幫助其感受國外文化,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Animals in danger”這一單元,針對warm up部分,教師為學生展示完文中的重點詞匯后,可以開始播放AII animals bright and beautiful這首歌曲,播放過程中可以適當地根據重點詞匯增加細節動作,讓重點詞匯更加生動形象,讓學生在歌曲的熏陶下,感受到來自國外的文化語境,也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感熟練度。
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是踏入英語語言社會的基礎,唯有認真砌好一磚一瓦,方能成就萬丈高樓。語境是學習英語基礎知識,鍛煉英語技能,提升英語知識運用能力的基本條件和重要元素。語境教學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牢記詞匯,同時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更為完善的方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語境,創設語境,使用語境,多利用生活環境,將其與語言環境相結合,讓學生能夠運用重點詞匯于不同的環境創造不同的學習成果,讓語境更好地促進和發展英語教學,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