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明
摘 ?要:基于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在進行評價時應該具備正確的評價價值取向,評價教學要突出積極作用,要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他們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在新課程體系中,如何形成符合新課程要求?建構一種比較受初中學生歡迎的思想品德課評價體系,調動初中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并且能夠促進初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培養他們成為有擔當、有理想的新一代建設者。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課;學習評價;探究;思考
新課程倡導鼓勵性、發展性的評價,以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然而在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存在著與新課程理念相悖的做法,導致課堂出現“一言堂”和學習動力消退的局面,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和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進而影響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新課程要求課堂教學要立足于學生發展的現實需求,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教學、反饋、評價等多種角度來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學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總結,合理、到位的教學評價能夠更好地激勵學生學習。
1做好教師評價評價,促進學生發展
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的評價具有權威性。因此,教師的評價對于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思想政治課老師每節課前都應明確學習目標,學習目標要從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三個維度設計,尤其要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習目標要貫穿課堂始終,討論、展示和最后的反芻及當堂測試都要扣緊學習目標展示。高效課堂教師的評價也要緊扣三維目標來進行。教師即時性、激勵性的語言評價,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討論展示和點評的積極性,保持課堂教學的流暢和學習目標的達成。
教師對學生知識性內容的評價要準確、科學。要讓學生明確是非對錯,不能只含糊地一味肯定或贊揚。對于學生展示過程中出現的生成性資源要善于分析利用,從而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識,對于課堂生成的資源,要及時點評,解決疑惑。
教師對展示的評價不能只停留在知識層面。思想政治課教學展示內容較長,一般多采用口頭展示的方式。教師點評要注意學生的思維過程,即便知識回答錯了,但學生有價值的思維過程要及時給以肯定;對展示的內容要從知識方法上歸類拓展,總結規律。
2推行學生互評,促進情感生成
學生的互評能夠欣賞他人的優點,取長補短,使學生思維得到拓展。學生互評包括展示內容的點評和互評預習案、當堂檢測、訓練案的習題兩部分。學生展示內容的點評既要關注達標和結論,也要關注知識和技能生成過程。學生互評也包括評知識、評情感態度、評過程方法,力爭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互評預習案、當堂檢測、訓練案的習題可以由學習小組的學科組長批閱,也可以由同層的學生交換批閱。學習小組的評價要對預習案、出勤、展示、點評、質疑、檢測案等教學過程賦予分值,及時公布,納入班級常規管理,從而調動學習小組的積極性。
3以學生為根本,以發展為目標
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用發展的眼光評價學生,是初中思想品德課生活化教學評價的前提條件。因此,我們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用發展的眼光和以人為本的理念去評價學生,以達到學生人格的健全、身心的健康。我們主要采用談話、優點反思卡、成長檔案袋、個案跟蹤等方法獲得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狀況的信息,據此對學生進行引導和評價。如:在思想政治課的學習中,我們建立了學生社會責任心培養成長記錄袋,將學生在學校、家庭、社會中的良好言行放入袋中,將有關該學生的社會責任行為的評價,學生本人在社會責任心培養中的體會感悟放入袋中,定期讓學生做出自我評定,且在全班交流與分享。
4教學評價要多樣化、生活化
教師是學生評價的主要參與者,通過多樣化的評價,重視生活歷程,重視自身的體驗和感悟,以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發展,并及時選用恰當的方式反饋給學生。
教學評價的多樣化、生活化,我們必須做到。雙向評價,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活動是一種雙向的知識對流,而不是單向的灌輸。教學中,既要有教師評價,又要有學生評價,既有師生間的溝通,又有生活間的協商與交流,提倡自評、互評、他評等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使評價成為多主體的交互活動。激勵評價,對學生的道德學習以激勵為主,善于發現每個學生在學習上所取得的進步,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不斷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精神。示范評價,對于學生的各種成長成果定期組織他們相互觀摩、評價交梳,鑒賞和享受自己和他人的學習成果,不斷激勵學生追求更高目標的欲望。多元評價,發展性評價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突出評價的過程性,即形成性評價。教學中,既要重視對學生成長成果的評價,更要重視對學生在參與各種活動過程中的情感、態度、意志品質、學習方法、創新意識、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評價,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多維評價,教學中,不僅要對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橫向評價,更要對學生的昨天與今天以及明天的學習進行縱向評價,充分肯定每一個學生的進步,積極鼓勵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和看法,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總之,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注重生活,緊密聯系實際,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不拘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時俱進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教師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優勢,立足生活,活化教材,活用評價,才能提高政治教學的高效化、趣味化、人本化、生活化,才能豐厚思想政治課程體系,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更好地達到知、意、行的統一,切實提升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田華.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評價策略研究[J].青少年日記,2017(05).
[2]崔成順,王金福.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評價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7(01).
[3]南克順.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評價策略的研究[J].學周刊,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