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國平
摘 要:政治是初中階段的基礎性學科,是培養學生政治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課堂是初中政治教師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的主要途徑,課堂教學的有效與否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能力發展提升,也關乎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推進與落實。所以,如何提升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成為擺在每一位初中政治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文將從鼓勵學生質疑、理論聯系實際與運用現代教學手段三個方面出發,系統地分析、研究和論述提升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方法和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
新課程標準提出了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的核心理念,在這種教學理念之下,教育教學更加注重的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強調和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與主體探究,運用創新的教學方法與手段,讓學生真正愛上學習、享受學習的過程,并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的結構,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所以,初中政治教師應該與時俱進,不斷轉變和更新教學觀念,并學會反思,以促進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進、優化與革新,從而讓學生有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收獲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鼓勵學生質疑,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在傳統教學模式之下,初中政治教師往往掌握了整個課堂主導權和話語權,學生卻只能被動地接受,毫無思考和探究的機會,長此以往便會造成學生思維的束縛與禁錮。針對這種情況,初中政治教師需要轉變教師本位的思想,與學生展開真誠的溝通和交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自由、平等且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放松原本緊張的心理,保持積極的情緒和態度,給予學生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鼓勵學生質疑和提問,保護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例如,在教授《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這部分內容時,為了培養學生們的問題意識,筆者先給予學生們熟悉本節課程內容的時間。然后,筆者在深入講解課程的內容,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會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問題,所以,筆者鼓勵學生們提出自己的質疑與疑惑,根據學生們提出的質疑,筆者不僅能夠了解學生們的薄弱點,同時還能鞏固學生們的知識掌握。這樣一來,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筆者通過鼓勵學生質疑,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二、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教學活動并不能單純地局限于教材和課本等理論層面上,只有加強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系,才能促進學生的知行合一,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所以,初中政治教師一方面可以將課內與課外知識進行融合,即將生活元素融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之中,促使學生以政治理論知識去認識、分析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感受政治的實用價值;另一方面,政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教室、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和實踐,讓學生與生活實際更加貼近,解決實際問題,實現學以致用,充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例如,在教授《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這部分內容時,為了培養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在本節課程開展一段進程時,筆者為學生們下發了一項長期的任務,即結合課程主題“尊重他人”為學生們布置任務,如,在生活中讓其他同學感受到你對他人的尊重。任務下發后,學生們根據已學知識展開實踐,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們不斷提升自己的素養。這樣一來,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筆者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增強教學實效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各種信息技術教學設備和工具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教學過程中,促進著課堂教學內容的拓展和知識呈現方式的優化。所以,初中政治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提升自身教學技能,從而能夠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將政治知識以圖像、動畫、視頻等形式呈現和展示給學生們,充分刺激學生的感官神經,調動學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充分共同參與到認識和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理解知識內容,有效增強教學實效。
例如,在教授《我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這部分內容時,為了增強教學的實效性,筆者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展開教學,首先,筆者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們播放了一段視頻,在視頻中,一名小男孩在踢球時不小心踢碎了隔壁家的玻璃,因此小男孩被找來了家長,小男孩的家長對小男孩說道:這次所有的賠償需要你自己承擔,但是費用我先墊付,但是你需要還給我。隨著視頻的結束后,筆者向學生們提出一個問題,視頻中小男孩家長的做法對嗎?隨后,學生們結合視頻內容展開分析。這樣一來,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筆者通過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有效增強了教學的實效。
總而言之,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是每位一線教師都必須要不懈努力和追求的目標,是推進課程改革、發展素質教育的推動力。所以,初中政治教師應該徹底走出傳統教學方法和模式的誤區,樹立起全新的觀念和認知,并通過鼓勵學生質疑、理論聯系實際與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等策略的運用,來充分優化政治課堂教學的過程,最終實現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發展和提升。
參考文獻:
[1]簡云芳.構建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13):148-149.
[2]何開杰.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略談[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