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美青
摘 要:語文素養是學生把語文知識反復在具體情境中學習和理解、應用與實踐、遷移與創新轉化而成,通過語文課程來實現。在單元教學觀指引下,緊抓語言形式仿寫訓練,堅持一課時一習得,以閱讀教學為習得語言形式的主要入口,引導學生在閱讀課中感知發現語式,體悟理解抽取語式,課文內容重組,嘗試理解運用,創設情境脫模創生,掌握語式,自主運用;分解習作目標,讓學生反復親歷聽、說、讀、寫過程,每學習一種語言形式,寫好一段話,分點達成習作目標。以單元習作教學為語言形式訓練主要出口,基于閱讀課語言形式仿寫成果,指導學生修改提升,整合語段,連段成篇等,達成習作總目標。語式仿寫促成閱讀、口語交際、習作教學一體化,訓練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發展學生語文素養。
關鍵詞:語文素養;單元教學;語言形式;閱讀教學;大量仿寫;習作教學;助力成篇
引言:
何為語文核心素養?它是“學生面對具體現實生活情境時,分析情境、發現總結、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交流結果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是學生個體解決語言文學領域和現實生活時所需要的語文學科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如何培養?“語文學科知識需要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過學習和理解、應用與實踐、遷移與創新等關鍵能力活動”,[1]并且經過長期培養、反復訓練,才能逐漸轉化成為語文素養。素養是習得、悟得的過程。這與“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的本質一致。語文教學本質上就是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過程,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下面以一次“語言形式仿寫”專題研討為例,解讀如何引導學生發現、理解、運用語言范式,搭橋助力成篇,培養語文素養。
一節單元教學研討課
單元教學研討課《猜猜他是誰》是一節習作課。研討首次課這樣上:緊抓“猜猜”做文章,從猜猜上課老師是誰,到猜猜動漫人物、猜猜同學寫的是誰,學生在游戲習作中體驗了習作趣味。抓習作策略教學,引導分步審題,明確習作內容與具體要求,強化審題意識,培養審題能力;在猜猜游戲中習得方法;在講授中學會習作本如何使用,空兩格起新段,隔行寫便修改,空多行引連段成篇。在引導學生當堂動筆描寫熟悉的同學,輕松練筆。在 “我讀你猜” 游戲中互評是否達“抓特征,寫特點”。
本節課從引導學生認真審題展開,完全符合“寫作教學應抓住取材、立意、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指導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精神;在習作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貼近自己的生活,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盵2]但是,從學生作品看,又有明顯不足:絕大部分學生寫得挺多,但順序凌亂,沒有邏輯關系;或語言貧乏,沒辦法形象描述人物外貌,突出特點。為什么?孤立習作教學,忽視語言形式仿寫訓練是一主要原因。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建議:“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之間的聯系,善于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闭Z言形式是讀、說、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的橋梁,包含語言材料、語言結構與表達方法的語言形式理解和經歷學生建模、遷移練筆、脫模創造過程的語言形式仿寫過程。如何落實?在單元教學觀下,統整閱讀、口語交際與習作教學,在閱讀教學中,抓口語交際和習作需要的句式、段式等語言形式重點學習,理解與運用,助力構建篇章結構,循序漸進,從聽讀到聽說,從聽說到寫,聽、說、讀、寫一體,指導學生有法習作,達成目標。
一次革新嘗試
《猜猜他是誰》需從人物外貌、性格、愛好和品質四方面介紹同學,除外貌外,其他三方面都通過事情來表現,即學生要學習如何描寫人物外貌及如何講故事突出人物特點的方法。由此出發,讀寫結合,分點擊破。學習《大青樹下的小學》,抓排比句式、概括到具體段式引導學生抓住特點從整體到部分、從上到下描寫人物外貌;學《不懂就問》,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講故事突出人物特點的方法并運用;學習口語交際豐富寫作素材,習作教學時豐富內容,修改提升,指導成篇等。
如何操作?從《語用課,開講啦》得到一些啟示:嘗試緊抓特殊句式段式,在閱讀中感知發現語式;再到體悟理解抽取語式;接著利用語式進行課文內容重組,嘗試理解運用;最后創設情境脫模創生,掌握段語式,自主運用。
第一步,習作審題,明確要求,分解目標,自主確定寫作對象,閱讀單元習作練習模版。
第二步,教學《大青樹下的小學》,學習運用概括到具體表達范式抓特點寫外貌。
教學第1自然段,挖空朗讀,引導學生感知發現排比句式:
早晨,( )山坡上,( )坪壩里,( )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 )漢族的,( )傣族的,( )景頗族的,( )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根據排比設計朗讀,引導學生補充完成概括句“這是一所(多民族)小學!”體悟排比句作用。再把概括句放在開頭或結尾,合作朗讀,感知抓特點寫事物。抽取表達語式:
從……從……從……有……有……還有……這是一所()學校!(亦可放在開頭)
引導學生帶著語式讀課文,找同類語句,重組內容,理解感悟表達效果。
如:同學們( )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 )敬愛的老師問好,( )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真有(禮貌)?。?/p>
創設情境,脫模創生,描寫人物外貌。先讀讀范例,再引導觀察人物外貌感知特點,并抓特點描述。如:
我的小外甥女琳琳,今年三歲了,長得挺好看。紅撲撲的小臉上嵌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張櫻桃小嘴,一笑起來,小臉就像一朵盛開的花。
提供圖文對應語言材料,引導學生激活自身積累積極運用,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圖文助力,幫助孩子說具體,突出特點。如:
披肩長發……大眼睛忽閃忽閃……鷹鉤鼻……櫻桃小嘴……參差不齊的牙齒……黑里透紅的臉……瘦骨如柴……
引導觀察所得轉化為書面語言,寫在單元習作練習卷中。為了滲透篇章教學,卷中提供了題目、開頭、結尾及自然段開頭等,待學完第1課完成人物外貌描寫后,就連起來讀,玩猜猜他是誰的游戲。如:
猜猜他是誰
大家好,玩個游戲吧——聽聽我的介紹,猜猜他是誰。
我的同學長得()……
我的同學特別()……
我的同學特別()……
你猜到了嗎?他是——( )!
第三步,教學《不懂就問》學習講故事突出人物愛好、性格與品質特點??陬^描述時,每個方面都針對指導,書面描述時要求學生只寫一方面。學完兩課,學生學習與運用了兩種語言形式,寫了兩段話,加開頭、結尾,字數不少,壓力不大,還有趣味,增強習作信心,樂于書面表達。
第四步,教學口語交際——《我的暑假生活》,口頭仿寫,豐富素材,再寫一方面。交流中引導學生分享假期新鮮事,其他同學認真傾聽,豐富寫作內容,然后在單元習作中再寫一段話,突出同學性格、品質或愛好方面的特點,習作增至五個自然段。
第五步,習作課,繼續“抓住取材、立意、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指導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習如何審題、定中心、選材等,并重讀閱讀課中語言形式仿寫片斷,檢驗是否符合題意。然后重點引導學生自改和互改,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及標點符號。最后習作本抄正,或運用同樣的語言形式再次習作。
第六步,創意分享習作,引導孩子“愿意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一次革新嘗試,讓我們看到了“讀寫一體X步走”教學新模式,這“X步”目標明確,從具體的教學建議精準出發設計教學活動、優選教學策略,收到良好效果;每個環節都緊緊“抓住課文中典型的詞、句、段、篇,讓學生通過潛心會文在頭腦中建模,再遷移練筆,掌握句子方式、規律,最后脫模創生典型句、段、篇”,創造不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語言形式仿寫,把握語言運用本質與規律,提高遣詞造句能力” [3],發展學生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鄭國民等.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語文學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12(2018.12重印)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