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摘 要:受我國傳統教育觀念和應試教育的影響,現如今小學語文教學大多都是千篇一律的“滿堂灌”,教師在教學中以“拿分”為重點,學生則是以學習“考點”為重心,這已經遠遠脫離了課標要求。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辯證思維普遍不成熟,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不應該忽略學生是兒童的本質,應該將小學語文教學回歸童真,為學生營造輕松、自由、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喜歡上語文和閱讀,通過提高學科素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回歸童真的重要性展開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回歸童真;重要性探析;新課標教材;語文教學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語言學科,學科宗旨是培養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小學語文學的好不好,直接會影響到其他科目,可見學好語文至關重要。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備課的時候,應該以童真課堂為基礎,一方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一方面遵循小學生自然成長規律,讓他們享受這個年齡段本該擁有的童真,這樣更容易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更有益于學生人格品質的樹立,為社會培養綜合素質人才做鋪墊。
1. 小學語文教學回歸童真的定義
小學語文童真課堂教學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小學生童真天性,以學生為課堂主體,順應小學生思想認知,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體驗到快樂和樂趣,而不是單純為了提高學科成績犧牲小學生的個性發展。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直以成人化思維去教育學生,忽略學生兒童思維的本質,這樣非常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更不用說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將童真還給學生,將課堂的樂趣還給學生勢在必行。
2. 小學語文教學回歸童真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是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性格、習慣、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因為這個階段的學生就像一張白紙,可塑性非常強,但是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生性好動、不拘一格。將小學語文教學回歸童真,打破傳統教學方式,小學生的思維和思想得到釋放,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觀念,對小學生的自然發展是非常有益的。
2.1促進小學生個性發展
傳統語文教學都是機械化的訓練,導致這種模式下成長的學生就像流水線上的產品一樣,沒有生氣,更沒有生命力。小學語文教學回歸童真之后,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創造力,讓學生主動積極探索語文問題,自主產生求知欲望,在加以教學引導,讓學生產生思維碰撞,實現自由學習目的。這樣的學生心智更加成熟和完善,解決問題能力更強,對事物更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這樣的學生更符合現代化人才建設需求。語文作為一門特殊學科,很多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教師在進行故事閱讀時,就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暢所欲言,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大膽說出來,而不是拘泥于一種答案,那樣反而會束縛學生的思維層次。例如在學習 四年級語文上冊 《幸福是什么》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輪流講述自己認為的幸福。
2.2提高小學生人文素養
小學生的是非觀培養是從語文開始的,因為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對學生的認知能力、判斷能力培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學通過童真教育,可以激發出學生的人文特性,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差異化教育,對內向型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表達自己,在課堂上多給他們發言的機會;對外向型的學生,教師則可以讓他們擔任一些職務,比如組長、課代表,激發責任心,發揮他們的人文特長,最終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2.3提高小學生思維能力
語文雖然是一門文科科目,但是學好語文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而邏輯思維又是學好數學的基礎,也就是說學好語文是學習其他科目的前提。傳統課堂中,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很難形成自己的思維網絡。而童真式教學,可以讓學生大膽想象、天馬行空、釋放天性,質疑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充分利用問題解決教學,讓學生通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實現思維能力的提升。
3. 小學語文教學回歸童真的策略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首先自己要有一顆童心,才能維護小學生的童真。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要實現主體配合,調動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想象力,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童趣,讓小學語文教學回歸童真。
3.1設計兒童視野語文教案
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和參與者,更是讓小學語文教學回歸童真的關鍵角色,在準備教案的時候換位思考,站在兒童的角度去寫教案。引用課外教材時,應以小學生感興趣的繪本、兒歌、童話故事為主。
3.2豐富小學生語文學習方式
傳統語文課堂,一般都是教師一個人在講述,學生只負責聆聽,參與度非常低。小學生大都活潑好動,對課外活動積極性都比較高,而且好勝心都比較強。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在教學中通過小組學習、角色飾演、辯論賽、演講賽、手抄報等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圖像、視頻、音樂的聽覺、視覺沖擊,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
4.結束語
小學語文的教學目的和側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和人文素養,傳統的語文分數教學模式非常不利于小學生的個性發展、素質教育和思維建設,小學語文教學回歸童真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方法。
參考文獻:
[1]王子弟.淡化真假保持童真放飛想象――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漫談[J].新課程研究,2010(12).
[2]趙建華.小學語文教學的童真底色[D].上海教育科研,2015.
[3]唐鈺.童真與童趣--小學語文教學如何保證學生“在場”[J].語文天地,2015(3).1B431A6E-3239-4E5A-9FC0-70D2AC306C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