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宜良
摘 要:高中物理在高中時期的所有科目當中屬于一個非常重要的課程,因為它屬于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自然科學范疇。它涵蓋了自然界中幾乎所有的物理常識,并且具有非常強的邏輯性和批判性特征。然而由于高中時期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尚未完全發展成熟,導致他們在高中物理的研究中產生了許多困難。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高中物理應采取樹狀教學法、任務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相對來說比較先進的教學方法,使高中學生能夠全面認識和理解高中物理知識,進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樹狀教學法;任務教學法;情境教學法
1.高中物理學習的現狀
在高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物理是高中課程中最實用的自然學科之一,需要做大量的物理實驗,還需要更科學和嚴謹的理論知識作為支持。因此,高中物理具有非常強的實用性和綜合性。高中學生要學好它并不容易,需要學生有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觀察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然而,現實情況是,高中生的物理學習效果讓人非常的擔憂。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多是理論性的,沒辦法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導致高中的物理學習與現實生活存在不平衡的現象。因此,高中物理教師應尋找新的教學方法,更好地引導高中生學習物理,讓學生所學結合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讓學生主動思考,進而提高教學水平。
2.新形勢下高中物理教學的幾種方法
2.1樹狀教學法
在高中階段,學習物理時真正去建立模型的機會并不多,所以高中物理教師可以提高樹狀教學法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教師需要將物理知識進行有效地串聯,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結合之前的生活、學習經驗,以便更好地吸收。這樣一來,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找出高中物理知識與學生現有物理知識之間的聯系,并且指出兩者之間的客觀差距,以指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對于高中物理知識學習應具有一定的基礎,需要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這樣可以幫助他們做好高中物理知識與現有物理知識的串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
當高中生意識到要改變原來的學習方法時,高中物理教師應根據以上內容確定一些主干知識點,讓學生找到物理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連接和對比新老知識,從而在他們的頭腦中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系統的物理知識樹干。在高中各個階段的教學時,都應該以此樹干為本,在此基礎上拓展各個分支,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采用這種樹狀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在全新的視角對待物理知識的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想象力,實現自身物理知識的不斷更新和豐富。
2.2任務教學法
高中物理教學過程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同時也需要科學理論的支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物理的學科特點,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高中物理教師可以采用任務教學法,提高教學的靈活性,大大提升高中物理知識學習的效率。
任務教學法實際上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教學方法,是指教師上課前對課程的設計,這種教學方法中教師要給學生分配某些合適的學習任務,讓他們體驗到完成任務的快感。物理老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學習,提高自身學習物理的興趣和能力。物理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應該遵循三個原則,首先要做到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實踐,做到任務的設計與學生的知識儲備一致,這樣才能真正使教學任務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發揮有效的作用。具體而言,高中物理教學環節在設計時,需要結合學生特點,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深入地思考相關問題,努力完成任務。任務型教學方法將能夠引導學生發現自己某些知識的缺失,提高學生積極性和創造力,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不知不覺中讓學生養成獨立學習的能力。
2.3情景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也可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它是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以教學大綱為指導,創設和學生學習經驗相關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在進行情境創設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情境要富有針對性,要有價值,要有深度,應該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出他們對高中物理學習的熱情和探索精神。事實上,情境教學可以使高中物理知識更抽象、更直觀、更生動,使物理知識與學生學習的距離縮小,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課堂的教學情境中。
2)情境教學法也需要物理教師創造合適的教學情境,這有助于將抽象知識理論與實踐活動相結合,讓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高中物理教師應充分利用周圍的資源,為學生創造更具體、更深刻的教學場景,讓學生在活躍的物理學習氛圍中進行高效地學習。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探討問題從而創造教學情境,使抽象的物理知識通過結合實際生活實例,形成更加具體的知識情境。這種教學情境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去理解物理知識,促使學生積極地進行思考。
3.總結
總的來說,在高中的所有課程教學中,高中物理教學無疑是最困難的。由于思維能力的缺乏,許多高中生無法實現高效地學習物理知識。隨著高中物理知識難度的增加,許多高中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越來越弱,甚至逐漸失去了興趣。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必須通過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來解決這一教學困境。高中物理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創新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樹狀教學法、任務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學生在物理知識的日常學習和實踐交流中,可以充分理解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從而更好地理解高中物理的科學性和實踐性,端正對高中物理學習的態度,積極參與到高中物理的學習中去。同時,教師應該采用適合班級整體特點的教學方法,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這些教學方法必須分開使用,有時它們是可以合并使用的,因為它們的最終目的都是提高高中學生在物理課程學習過程中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沈陽.普通高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8.
[2]任紅艷.新課程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3]黃慶舉.新形勢下高中物理教學法探討[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33(06):108-110.565BAB24-E58C-4B62-BC45-301E26F807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