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嬋
【摘要】 山區學生學習英語一直是個難點,沒有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沒有如一線城市的優質資源,師資和教學設施等與城市相比都有較大差距。作為一線的高中英語教師,應針對學校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地采取各種教學策略去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 山區高中 英語教學 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1-026-01
0
引言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對高中英語的學習提出了更具體、更高的要求。新課改理念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應反思當下英語教學的不足,找出山區高中學生學習英語困難的原因,并帶領學生一起尋找適應新高考的學習方法。
一、山區高中生學習英語的困難原因剖析
(一)教師方面
高考改革,要求高中英語從應試模式走向應用的模式,著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山區高中英語的教師教學現狀是課堂以傳統講授模式為主,教師在情感投入方面也有所欠缺,以至于學生感受不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從而缺乏興趣和信心,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對教學形成負影響。
(二)學生方面
山區學生學習英語目的性不強,缺乏學習熱情,不懂自主學習,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意志薄弱,缺乏掌握基本詞匯和基本語言基礎知識的方法策略等,英語成績未能達到同其智力水準相稱的學業水平。英語學習的積累量、閱讀量都遠遠達不到新課標的要求。
(三)教學資源方面
山區學校英語學習設備單一老化,硬件條件不足,造成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觀意識不強。英語配套教材脫離農村實際,農村中學外教師資缺乏,學生缺乏英語學習的優質環境,無英語交流的需要。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只能以教材為主要教學資源,學生接受能力差,難以拓展課外知識,教學效果不佳。
二、山區高中生學習英語的有效策略
教師應不斷學習,進行自我而提高以適應時代的需要,更新教學理念,提升業務水平,針對學生現狀做出相應的改變,探討操作性強的教學策略。
(一)循序漸進,夯實基礎
1.培養學生的拼讀能力。英語拼讀能力是培養其英語自學能力的基礎能力。不少學生記不牢單詞的發音,不懂拼寫,要加強夯實學生的拼讀基礎,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對英漢、英英的音素進行適當的比較,讓學生重視字母與音素、字母與音標之間的聯系,發展學生觀察、發現、聯系、對比、總結、歸納的認知學習和遷移學習能力。
2.督促學生增大詞匯量。教師首先要教給學生記憶的方法技巧,引導學生根據單詞的拼寫、讀音、構詞法、類別、搭配等內在規律,教給學生“拼讀記憶法”、“構詞記憶法”、“搭配記憶法”、“情景記憶法”、“思維導圖記憶法”“歸類記憶法”、等,促進學生高效地、牢固地記憶單詞。
3.讓學生在有意義的情景中學習語法。傳統語法分析講授過于枯燥、乏味,根據村學生的特點,將語法分析融進有意義的情景中,讓學生易于理解與接受,然后創設情景,提供足夠的機會,讓學生在仿真的模擬語境中進行交際性活動,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體驗去發現、歸納隱含在語言現象中的語法規則。
(二)利用多媒體,靈活設計、運用教學模式
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從教師角度或利于進度的掌握,卻不能保證教學效率。且隨著科技的發展,這種單一的形式必須革新才能跟上課改的步伐。教師應運用多媒體手段,將課堂變得“快樂”而“高效”。
1.利用英文影音文化的熏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一門語言,從視聽開始是最直接的方式。教師可以根據內容需要,適度地給學生播放原聲英文歌曲、電影等,進行語言熏陶。如播放經典容易唱的歌曲,讓學生多開口跟唱,如《Big Big Girl》等。電影欣賞則可以從簡單的開始,播放一些語速相對較慢的動畫片如《人猿泰山》等,然后再欣賞一些經典的電影,如《阿甘正傳》等,學生的模仿能力強,循序漸進地提高。調動視聽感官,加上電影情節的吸引性,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并持續保持學習的興趣。
2.利用多媒體平臺,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英語
多媒體平臺比傳統的黑板多了交互的功能。可以設計出更多類型的課程,靈活地使用各種教學模式能更有效地吸引學生,從而保持學習的熱情。例如比賽活動,情景劇表演,學生展示英語作品,作文互改互評,答題分享等。這些都可以通過多媒體平臺得以實現。
3.利用微課,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自學提高
多媒體的發展,學生容易被手機上的各種資訊所吸引,對于如何利用手機學習,教師要對學生要進行引導,現行最為可行的方法就是把學習內容制作成微課,用于課前學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微課,這樣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同時能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
4.利用網絡,鼓勵學生多閱讀,多寫作,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思維
隨著網絡的發達,山區的學生基本也是人人都有手機,戶戶基本都有電腦,但學生使用手機、網劇,更多是在玩,打游戲、購物、刷微信等,影響了學習。教師應該因勢利導,引導學生用好手機這個學習工具。
(三)加強考查與評價,及時反饋,及時指導
加強考查與評價,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調整。山區高中英語的教學更要體現“以生為本”,學生的基礎差距大,英語的教學更要因材施教,不應理想化,不宜一刀切。而應對學生的詞匯積累、口語表達、書寫、閱讀、寫作等方面進行及時的跟蹤指導,讓每一位學生都學有所得。
結語
本文總結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種種困境,結合自身的教學體驗,探索、尋找指導山區高中生學習英語的良方,但教與學是一場漫長的修行,在發展迅速的今天,教學也應因時而動,順勢而為,以變應變,方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 參 考 文 獻 ]
[1]高德泉.核心素養理念下語境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J].最中學課程資源,2019(2):42-43.
[2]馬艷玲.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策略探究[J].英語廣場,2019(2):153-154.
[3]張婉婷.情鏡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學教學論壇,2019(2):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