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瑞萍
【摘要】 課程改革使教學的內容需要不斷整合更新,教學的模式同樣需要不斷探索創新。 “四合一”主體教學模式是多元結合的教學模式,它面向全體學生,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主動發展,通過多元化的學習活動使學生認識自我,在思想品德、學科知識和身體心理等方面綜合全面發展。
【關鍵詞】 “四合一” 小組合作 階梯難度 評價 反饋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1-045-01
0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在現代教學中,越來越強調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要在教學中關注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使教學過程成為傳授知識、培養智能、激發動力的過程。
廣州市七中的馮旭初老師經過多年的研究構建了“四合一”主體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以多元結合的教學策略,面向全體學生,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主動發展。筆者先后參加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和“十一五”規劃課題關于“四合一”主體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經過這十幾年的不斷探索,獲益匪淺。
一、小組合作——優勢互補,形成合力
建立互助合作小組是實現學生群體合作目標的基本手段。“四合一”主體教學模式是利用全腦圖根據性別,才能,個性,成績,愛好,能力等方面的合理差異建立四人小組。
1.學習目標制訂
“四合一”中學習目標是多元的。不僅全班有共同奮斗的目標,小組也根據本小組成員的綜合情況有每學期的學習目標。小組目標最關鍵的是共同進步,是基于每一位成員的原有水平。因此小組目標也正是成員學習目標的有機整合,是激發學習動機的必要條件。在大班教學中,多元學習目標系統的構建是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和維持各層次學生學習動機,也就使每一位同學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范圍內獲得成功的喜悅。
2.組內異質、組間同質
組內異質,包括了兩層含義。一是學科學習成績的不同層次。在小組共同學習目標的促進下,使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有向成績好的同學請教的機會,成績好的學生也有了幫助成績一般同學的義務和成就感。二是學生全腦偏好的差異。利用全腦圖,去發現學生的全腦偏好,調整小組成員的構成,確保每一位小組成員的全腦偏好都不同。這樣的分組方式,避免了“唯成績是瞻”,強調了同學間的思維碰撞,發揮不同優勢智能的作用,形成優勢互補。因此,成績一般的學生也會發現自己在小組學習活動的作用,獲得小組同學的賞識和認同。組間同質,不但激發了學習小組之間競爭,能夠促使不同小組同一學習水平學生之間的競爭,還是小組同學互助的大檢閱。
3. 評價機制
“四合一”主要的評價內容不是知識學習結果的水平判斷,而是對參與學習的程度和學習態度的評價。如,對作業的批改,關鍵是看學生做了沒有、修改了沒有,只要這些都完成了,就有好分數。這充分發揮評價的發展性功能。還通過評價,維護小組互助學習的積極情緒。組長代表小組作答,只加組長分數,而其他學生回答就全組加分。因此,評價還突出成績一般學生對小組學習的貢獻,也是對互助學習的認可和鼓勵。
二、學習活動——階梯難度,講究效率
“四合一”主體教學模式很強調的是:關注每一位學生、互助、緊湊、形式多樣。馮老師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凡進課室上我的就是我的學生,是我的學生一個也不落下。”這體現了在課堂上是全體學生的學習。因此,學習活動就要吸引多層次的學生參與。“四合一”課堂的教與學活動是多元的,通過簡單的問題,營造緊張的學習氣氛。運用競賽、搶答、接龍等形式,讓學生保持高強度注意力,在短時間內考驗自己對知識記憶、理解和運用的能力。而難度較大的,則使用自己演算、小組討論、板演等形式,給予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和空間。從而讓同學間能夠有充分的自我思考、小組交流、判斷評價、反思調整、感悟鞏固。
三、反饋機制——全面靈活,情感激勵
積極學習情感的獲得和維持需要學生及時了解老師和同學對自己學習行為的評價。“四合一”教學模式中,有多元而且靈活的反饋機制。它涵蓋了課堂和課后,知識和情感,整體和個體,教師和同學,以及不同層次學習水平的學生。
信息卡,具有即時、直觀、靈活的反饋功能。通過信息卡,教師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學生學習和評價的結果。對學習結果的呈現,有言語的陳述,也有以信息卡為載體的視覺呈現。多通道刺激,加深印象。同學間也可以通過信息卡了解和評議同伴學習狀況,及時開展小組互助學習。舉信息卡,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做到,能夠最大范圍地促使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甚至最害羞、最不愿意在課堂上發表意見的學生也不會拒絕呈現自己所選擇的信息卡。
學習日記,既是知識學習的延續,更是情感交流的平臺。這樣的交流,并沒有阻礙學習。正好相反,給知識學習涂上了潤滑劑。克服了情感上的障礙,獲得了情感上的支持,使得學習更有動力。日記的重點并不是知識、技能的學習,而是對學習的反思。
學習日記作為教學的信息反饋途徑之一,不僅是師生溝通的工具,談學習方法橋梁,還是提高學習認知水平的有效手段。可以從以下三方面指導學生撰寫學習日記:1.課堂總結性日記,日記內容包括:本節課的學習課題;所涉及的相關概念;我理解得最好的地方;我不夠明白或還需要進一步理解的地方;本節教學對教師的建議。2.課外感悟性日記,內容可寫對學習內容的自我理解;課外閱讀的感想;解題中出現的靈感和妙法;對教師的教學意見等。3.階段性反思日記,其目標是讓學生在學完一單元或一章后,了解自我認知結構,并進行自我計劃再建構。
“四合一”主體教學模式一改以往以教師講解為主的傳統課堂教學,根據學生的心理要求,激發學習興趣,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充分發揮了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交流,協作功能。通過多元結合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得到了充分的學習體驗和發展,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 參 考 文 獻 ]
[1]周榮偉.談“數學日記”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數學教學通訊,2003.4.
[2]馮旭初.全腦激發的高效課堂[M].中山大學出版社,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