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
摘 要:高中數學是高中各個課程中最有挑戰性的一門學科。隨著學生初升高,可能很多學生初中成績很好,高中開始漸漸落后了。這是因為高中學生處于身心迅速發展的階段,對于數學的理解能力也開始存在偏差,最終造成了成績的差距。這就要求老師更新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的探究合理的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本篇文章就淺析一下關于分層模式的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必要性及其應用。
關鍵詞:高中數學;分層教學模式;必要性;應用
引言:高中的數學具有探究性,范圍廣,抽象等特點,因此要求學習高中數學的同時,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以及學習的能力。但是因為學生個體存在的差異,有的有數學天賦,個人學習能力強,也就導致了同一種教學模式并不完全適合所有的學生。因此,合理的探究分層模式有利用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一、實施分層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數學這門課程是高中學習必不可少的課程,其重要性不僅體現在高考的分數上,重要的是學好數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以及獨立思考研究的能力。而當今高中數學成了很多學生的難點課程。我國高中階段的學習基本已經開始大眾化,學生越來越多,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問題的出現。班級里大部分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城鎮鄉村,每個學生的基本水平都是層次不齊的。并且學生之間學習的能力,個人的愛好等等也各不相同,但是一個班級的老師只有一個,所傳授的教材,大綱也都是一樣的,這種傳統的統一教學模式,顯然已經不適合多種多樣學生的課堂。
傳統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學習的興趣下降,個人愛好也開始喪失。其實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就是因為統一的教學模式并不是對所有學生都適用,學生個體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對于分層教育模式就勢在必行。
二、分層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一)按照學生的綜合狀況進行分層
合理的分層才能有助于教師高中數學教學順利的開展。老師在進行分層教學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不能憑借個人的感覺去劃分ABC等級,老師可以出一張高考的數學模擬試卷,去評測一下學生,做一個基本情況的掌握。其次還需要根據學生的課堂情況以及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平時測驗的一個結果進行綜合性考慮。比如偏科的學生,這都需要老師進行權衡,最終確定學生之間的層次。A類學生屬于較好的一類,B類屬于一般的學生,C類就屬于比較差點的。
(二)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以分層教育造成自卑的心理
外部環境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確定分層學習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學生心理的變化。高中學生心理的變化極其影響學生對數學課堂的學習。一般于高中而言,數學成績好的學生一定聰明的,其他的各門學科也必然不會太差。就會有種觀念看不起C類的學生,C類的學生長時間用仰視的目光注視A類的學生,必然會造成一定的自卑心理。這就要求學生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思想工作,告訴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要我們對于自身薄弱的地方每天進步一點點都是對自己的超越。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的人,對于自己不好的部分我們可以爭取變得更好。鼓勵學生積極融入學習的氛圍,全面的進行發展。
(三)建立學生成績檔案,根據學生成績的波動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
在實行分層教育模式時,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成績檔案,學生通過成績的波動來了解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從而促進學生不斷的努力,也有利于教師更好的關注到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帶來的改變,做出相應的調整。對于不斷進步的學生要積極的鼓勵,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四)按照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進行備課
備課是教師的教課前的必備工作,備課的目的是讓學生們更好的理解數學這門課程的相關內容。不同以往的教學模式,老師只需要像學生傳達統一的教學目的,最終由各個學生去感受學習。這樣導致學生的差異性越來越大。因此分層式教育就需要教師準備ABC三個等級的學生的學習目標和具體的學習方案。在課堂上體現出每個知識點需要哪類學生掌握。比如在學習到余弦定理這門課程中,對于題目在在△ABC中,已知AB=2,AC=3,A=60°(1)求BC的長(2)求sin2C的值。
其實這道題目的考點有兩點,一個是對基礎知識的鞏固,還有一個是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理解并思考,稍微具有點難度。因此對于求BC的長度這種基礎性知識,就可以要求所以層級的學生都必須掌握,而對于求sin2C的值A類和B類的學生必須掌握。而C類的學生可以視情況而定,進行一定的探討研究。這樣對于A類學生,在基礎知識的進一步學習上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從而使自身的數學思維更加的靈活。B類學生對基礎進行了鞏固,有利于向更高一級的數學層次邁進。而C類學生對于基礎知識也進一步的掌握了[1]。
(五)課堂分層提問以及課后作業的分層布置
分層課堂其最終實施的時間就是課堂,在實施的過程中要注意一定的技巧,好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起到了促進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注意整個教學模式應該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考慮到C類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學習,可以讓C類學生積極的參與課堂的提問,從而把C類學生引入課堂,其次對于B類的學生需要掌握教學內容的一個升級版。而對于A類學生就要考慮對于課程學習的一個思維拓展訓練了。例如在學習到三角函數的過程中,可以讓C類學生掌握基本公式,而B類學生可以對三角函數進行一個完整的應用,A類學生可以訓練其對于三角函數的相關思維拓展題目。這樣有利于學生對于課堂的知識都有一定的掌握,不至于一堂課上下來有的學生感覺什么都沒有學到。其次課后布置的作業也是一樣,針對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梯度的題目進行訓練,當然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想要增進自己水平,也可以選擇高難度的題目進行挑戰。
結語:高中階段數學實行分層教學模式,符合現階段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根據分層學習,循序漸進的讓學生們掌握知識,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因此老師在教學課堂上應該大膽積極的去實行分層教學模式,讓學生的高中數學成績獲得一定的提高,促進整個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恩從;劉曉華;趙麗花;賀艷霞;劉超.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2018(07):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