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梅霞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綜合國力的迅速增強,社會的快速發展為我國高中階段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挑戰。尤其是高中美術教學活動中,各大高校為以良好的姿態迎接這一挑戰,積極研究提高高中美術課程的教學效率。而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審美意識逐漸受到更多教師的關注,因此本文圍繞該問題研究在高中美術鑒賞課中培養學生人文審美意識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中美術;鑒賞;人文審美意識
美術課程的教學從本質上來說是培養學生人文審美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階段的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從學生身心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以高中美術教材為基礎,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人文審美意識。在新課程標準實施的大背景下,高中美術教學更加注重方法、知識、價值觀以及情感的統一,同時也逐漸關注學生審美能力與鑒賞能力的培養,這就使得教師不得不將人文審美意識植入學生的美術鑒賞課程中,以達到提高其人文精神素養的目的。
一、感受優秀美術作品的情景
高中教師在美術鑒賞課程教學中應該將感悟作品情感與意境的融入其中,以便于學生可以更深刻的理解作者創作的真正意圖,進而達到理解作品深刻內涵的目的[1]。而教師想要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首先應該積極引導學生發揮想象以深入理解作者創作的背景與氛圍,只有這樣才可以幫助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除此之外,美術教師也可以從美術作品創作的實際情況與當時時代背景的角度出發,并幫助學生模擬出與當時情境相似的、生動的環境,該教學方式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理解并掌握作品中蘊含的人文精神,進而達到培養學生的人文審美意識。例如,美術教師在實際鑒賞課程中可以將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作品《蘭亭集序》,學生對這部作品有比較深入的認識可以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詳細地說出作品創作的過程。為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這部作品的內涵,需要讓學生對這部作品的背景知識有一個大致的認識和了解。作品創作的背景是古時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恰逢“江南草長,群鶯亂飛”的季節,按照舊時的習俗,古人都要到水邊嬉游,并雅致稱其為“上巳修禊”。“禊”也是一種祭禮,意思是浴,三月初三為上巳日,也稱“禊日”,人們這一重要的日子里來到水邊為了去除不吉利的兆頭,舉行重要的儀式,借助清水洗去身上的臟污和晦氣[2]。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來到公園河邊,想象王羲之當時的心情和狀態,把自己當做古代的文人墨客,感受春天的美好,置身在這樣的情境中能夠使學生深刻地理解王羲之創作書法的情感世界,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創造多元化的美術學習情境
在美術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情感,其中情景體驗作為實施情知交融的教學方式,該教學方式在實際的教學中對學生具有良好的暗示與啟迪的作用。學對事物的感知就會引起其情感想想活動。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學生主觀的情感想象活動又可以推動學生對事物更深層次的感知與認識,進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3]。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可以感悟人生的喜怒哀樂、體驗生活中的美丑善惡,這些都將是學生認識生活、感悟生活的原泉所在,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可以將生動的情景、有趣的內容,結合有效的教學方式將其展現出來,進而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生活與美術之間的聯系。例如,教師在講解山水田園畫時可以將高山流水的音樂放出來,以便于學生在音樂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山水田園畫與音樂之間的聯系,進而明白山水田園畫的本質與其所要傳達的思想。
三、探究沒睡作品的文學淵源
優秀美術作品創作的基礎是文學作品,這正是文學作品所獨有藝術氣息的外在表現,這種外在表現力促使美術家將其作為創作的絕好素材。美術家在絕好素材與豐富想象力的雙重作用下更加容易創作出流傳千古的作品。因此,在高中美術鑒賞課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傳授與美術作品相關的文學故事,或者是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發揮想象來更好地理解美術作品的內涵所在,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與人文意識。例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洛神賦》進行再創造,在該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聯想力,通過深入理解來將該作品中所表達的人文精神與本質內涵再現出來[4]。同時,教師為加深學生對于該作品的深入理解可以將與作品相關的故事講解給學生,學生以故事為背景結合作品線條的勾勒來理解華中的詩情畫意。教師通過類似的教學方法,既可以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又可以培養學生的人文審美意識。
結束語:總而言之,美術教育在人文精神培養中的獨特作用關系著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美術學科對培養學生的美術精神和美術素養有著深遠意義。美術教育能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形成科學的世界觀,有著其他學科不可代替的作用。通過美術教學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是一個正在研究、并且將一直不斷探索的問題。教師要始終以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為本,培養學生的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藝術審美能力,從而培養出思想健康、品德高尚的優秀人才。
課題名稱:美術鑒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人文審美意識的研究
課題類別:蘭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
課題立項號:LZ[2018]GH650
參考文獻
[1]李世偉.新時期高中美術教育與審美能力培養的探討[J].人文之友,2019,(2):144.
[2]孫陶.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實踐與探索[J].散文百家(下),2019,(6):35.
[3]羅清華.高中美術教師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8,(4):151.
[4]吳國謙.高中美術鑒賞中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8,(2):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