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水艷
摘 要:學前教育時期是促進幼兒學習和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對學前教育時期的幼兒也予以了高度的重視和關注,做好幼兒的學前教育是幼兒教育的一大重要任務。在幼兒教學過程中,數學的教學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但學習數學對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是十分抽象的,他們當前的認知能力還不足以去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這些難度較大的數學知識,只有將數學知識呈現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才能幫助幼兒更好的學習和體驗數學知識,才能提升幼兒對數學知識的基本認知,所以幼兒園教師應該積極加強對數學學習教育的研究和重視,探索更有效的數學教學手段和方法,提升幼兒數學學前教育的水平[1]。
關鍵詞:幼兒數學;學前教育;探討
引言
數學學前教育是構成幼兒園課程體系的重要內容,做好幼兒的學前教育活動,獲得數學學習的體驗,這對幼兒進入小學數學的順利學習有重要幫助。幼兒時期是最重要的啟蒙時期,其中數學作為一項非常重要的學習內容,學習數學知識,不僅可以啟發幼兒的大腦和思維,還能讓幼兒的身心發育更加的成熟,這對幼兒的學習和成長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師在開展幼兒的數學教育中,應該從幼兒的學習需求和個性發展出發,探索有效的數學教學方式、方法,培養幼兒的對學習數學感興趣,從而不斷提升幼兒的數學學習水平[2]。
1、幼兒數學學前教育的現狀分析
1.1傳統的數學模式一直占主導
目前我國幼兒數學教育中,幼兒教師一直應用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也就是根據幼兒的大致年齡段出發,將數學知識進行分裂教學,導致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性得不到體現,而幼兒在學習過程中也會導致數學的學習缺少規律性,而且幼兒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僅僅停留在形象的知識學習上,而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卻依舊難以理解,這顯然不利于提高幼兒的學習效果。
1.2缺乏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
幼兒園數學教育的一大重要內容就是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但是目前幼兒園在對幼兒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并沒有重視去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而是重視教授數學知識,導致幼兒的思維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養和落實。
1.3數學教育的教學形式單一,有小學化傾向
幼兒園數學教育形式單一,表現為教學步驟整齊劃一,教學方法單調;教學有小學化傾向,表現為教學方式游戲化、多樣化不夠。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下教學氣氛沉悶,教學過程枯燥,教學效果不佳,形成了教師不愿教,幼兒不愿學的局面。這種狀況的存在有其客觀和主觀的原因,從客觀上看,它與幼兒園數學教學的特殊性有關。幼兒園所傳授的數學知識雖然簡單,但抽象的數理邏輯知識要讓只有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的幼兒理解確實不容易,通常我們教師喜歡運用多方舉例、多角度分析、反復說明、不斷重復鞏固的教學方式對幼兒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這勢必使教育教學過程顯得有些枯燥乏味。
2、幼兒數學學前教育的有效策略
2.1教師要轉變學前教育觀念
幼兒園小朋友跟義務教育階段小朋友的理解能力不同,所以在學前教育中,教師要結合小朋友特點進行教育指導。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所以教師的理念也要改變,專業技能不斷更新與創新,這樣才能更快地適應社會。在以前學前教育中突出的是教師的教,但是現在學前教育中,要求突出幼兒的學。所以需要教師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改變學前教育觀念,設計好學前教育內容,在課堂上突出幼兒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讓孩子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熟悉的生活經驗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借閱發達的網絡資源,提高學前教育質量。
2.2教師要改進學前教育方法
新時代背景下要求幼兒園的學習必須是輕松活躍的,對幼兒的教育不能采取“灌輸式”的方法,特別是對于類似于數學、科學類嚴謹的領域更是如此。為的是能激發幼兒良好的學習興趣,從而發展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啟發或者討論等教學方式,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讓幼兒積極參與到學前教育實踐中。培養幼兒善于發現問題、善于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該從幼兒實際情況出發。根據要讓幼兒了解的內容,提前設置學前教育目標。突出幼兒的學習特點,選擇適合幼兒學習的學前教育方式。例如,在大班講到簡單的個位數相加的時候,幼兒會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算數問題,教師可以運用幼兒園常吃到的水果進行舉例,左手一塊蘋果,右手一塊蘋果,那么總共有幾塊?很多小朋友會很快回答出來,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能力適當增加難度,讓幼兒進行思考,這樣可以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信心,讓幼兒更愿意學習數學,通過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對幼兒進行數學知識的滲透,這樣可以引發幼兒對生活中常見數學的探究,從而培養幼兒的探究能力。
2.3根據幼兒的特點,布置合適的學前教育環境
和諧愉快的學前教育環境是教育成功的開始,對于幼兒來說更是如此。幼兒園小朋友受年齡特點的影響,喜歡探究新鮮事物,但他們在注意傾聽老師講解內容的注意力不會太長,為了更有效地關注到每位幼兒,在布置教室的時候,需要教師根據小朋友特點或班級人數情況把位置布置成半圓形,或者不規則的形狀。這樣方便教師在講解過程可以關注到每位幼兒還方便進行一些游戲,這樣的安排既可以讓小朋友理解教育內容,又可以提高幼兒注意力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讓幼兒開心的學習。例如,讓幼兒認識、比較事物高低的時候,教師可以請個別幼兒先同時站出來,比較個子高矮,教師也可以在中間空地上站起來或者蹲下,讓小朋友們說一說什么是高什么是低。這樣在學前教育中,可以直接強化小朋友感官上的認識,讓小朋友更好地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記憶更深刻。
2.4數學教學應以幼兒園各科教學相互整合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各科教學應相互融入一體,以幼兒為主體,教師既是活動的引導者,又是活動的合作者,教師要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激發幼兒學習的情趣。因此,老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不能閉門造車,把數學教學滲透到幼兒園各科教學中去,使幼兒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既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藝術興趣,也陶冶了幼兒的情操。如:大班活動“娃娃超市”子活動“神奇的l0元”教學中,老師首先和幼兒一起在活動區給各類糖果標上價錢,在商品柜上陳列出來,最后,展示1、5、10元紙幣,讓幼兒分辨他們的不同并介紹并嘗試說出它們之間的關系。活動結束時,請幼兒說說買了什么糖果?花了多少錢?剩下多少錢?幫幼兒把買糖果的貨幣組合記錄在白板上。
參考文獻
[1]魏淑媛.關于幼兒數學學前教育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7,12(18):187-187.
[2]敖麗梅.關于幼兒數學學前教育的探討[J].卷宗(2期),2016,15(14):122-122.
錦繡·中旬刊2019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