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潤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初中化學教師的教學觀念也在不斷更新和變化,化學教學方法不再是灌輸式教學,而是講究科學性和高效性。初中化學教師要順應化學學科教育的發展變化,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化學是一門與生活聯系緊密的探究性學科,教師要牢牢把握化學學科的特點和規律,注重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科的理解與掌握能力。本文重點分析了初中化學學科的教學現狀,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質量;學習方法
1 引言
學生一般從初中開始接觸化學,初中的化學學習階段屬于奠基階段,主要學習一些化學基礎知識,讓學生對化學有一個淺顯而基本的理解。但是,由于學生以前沒有接觸過化學,面對這一全新的學科,一些接觸能力差的學生可能無法很好地理解化學。這就需要化學教師通過多種多種方式,在教學活動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對知識點深入淺出地進行講解,降低初中生學習化學的難度。
2 初中化學教學現狀分析
由于化學學科開設在初三這一年級,并且這門學科只開設一年,課程開設時間短是造成學生無法深入了解化學的原因之一。初中化學學科設置的教學任務之一是讓學生走進化學、了解化學,但是課時較少,過多的化學知識點只能被壓縮在這一年的化學課本中,這使得化學教材中的內容具有繁雜性的特點。再加上初三的學生面臨中招考試的壓力,學習時間比較緊張,一旦學生無法吃透這些化學內容,便會產生許多知識盲點和知識誤區。同時,化學課本的內容的難度是依次遞增的,越往后難度越大。例如,一些學生在剛開始學習化學時,呈現出高度的興趣,但是隨著化學的學習,這種化學興趣逐漸減弱,甚至有的學生學習化學很吃力。一些化學教師為了節省課堂時間,許多基礎的知識在講解時只是“一帶而過”,一些基礎不好的初中生難以跟上教師的思路。除此之外,由于許多學校的化學實驗室里的器材和設備不夠完善,化學教師也不太重視重視化學實驗,使化學實驗教學成為了一句“空話”,不能落實到實際教學中。許多化學教師更傾向于讓學生刷題,通過讓學生做大量的題來提高分數。這種教學方式顯然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無法真正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自主性。
3 提高初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措施
3.1精講多練,提高教學效率
現階段,由于升學壓力的下移,初中生的學習壓力也很大。一些初中化學教師為了給學生多講解一些知識,認為給學生講得多,學生便能學得多。這種觀點顯然是錯誤的,教師講過只能代表學生學過,不能代表學生學會了這個知識點。初中化學教師應該考慮到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精心、用心、耐心地講解知識點,盡可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聽懂、學會。適當的化學練習不僅可以鞏固學生所學到的化學知識,也可以讓學生在習題中感受知識點的靈活變換與應用,活躍學生的思維。
化學教師的精講要突出重難點,用更加精煉的教學方法完成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教師所講的授課內容要主次有別,使精心設計重點內容。例如,對于“質量守恒定律”這節內容的教學,教師首先要讓學生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簡單的講解可能并不能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恒這一化學概念,教師應該重點通過做實驗讓學生看到參加化學反應的化學物質質量沒有產生變化這一現象,這種直觀的化學實驗更有說服力,教師只用在旁邊用簡潔精煉的化學對學生進行引導,便可以達到這節課的教學目的。除此之外,化學教師在講完這節課夠,應讓學生試著做課后的習題,鞏固本節課所學到的化學內容,加深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使化學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小組合作,讓學生取長補短
一些學者通過教育研究調查發現,小組合作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與探究意識,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方式之一。隨著教育的發展,學生學習的模式逐漸向多人合作學習轉變,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被普及,逐漸走進初中化學課堂中,成為開展學生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組合作與傳統的學習模式相比,具有諸多的優點。其一,它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其二,小組合作不僅可以增加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機會,也可以增加教師和學生的互動環節。其三,小組合作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集體責任感。
例如,對于“酸和堿的中和反應”的教學,化學教師可以先提出幾個重點問題,并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在一起探討,討論得出問題的答案。例如,化學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預習本節課的內容,并提出這樣的問題:酸和堿能中和在一起嗎?他們混合在一起會形成什么物質?請舉出生活中酸堿中和的例子。酸堿中和的例子生活中有很多,雖然學生可能都能想出一個或兩個符合問題的例子,但是學生個人的思維畢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小組成員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聆聽他人的例子,使自己得到相應的啟發。
3.3聯系實際,讓學生學以致用
化學是一門與生活聯系緊密的學科,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現象都可以通過化學知識得到解釋。化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多聯系生活實際,從學生身邊的案例入手,提高化學學科的趣味性,拉進學生與生活之間的距離。同時,教師在課堂中列舉生活中的案例,可以引發學生對生活的好奇心,使學生把學到的化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做到學以致用。
例如,對于“燃燒和滅火”這節內容的教學,這節內容的知識有利于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物品正在燃燒的圖片,進而引出本節課需要學習的“燃燒”這一概念。化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做蠟燭燃燒的小實驗,并把蠟燭更換為其他化學物質,讓學生探討燃燒需要的條件。當學生找到燃燒的條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從這幾個條件入手,歸納總結滅火的原理。這種與生活實際相關的實驗或案例可以引發學生討論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把化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化學教學是初中階段的重點學科,同時也是這個階段的難點學科。由于學生接受能力和認知水平的不同,一些學生學習起來會感到困難重重。這是由于沒有“吃透”教材中的化學知識點所導致的,這不僅與學生自己有關,也有教師的教學方法相關。化學教師要不斷創新自己的化學教學方法,使自己的教學方式更能被學生所認可和接受,不斷提高化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游成華《淺析怎樣抓好初中化學教學》,學術期刊 《未來英才》2016年14期
[2]周雅麗,淺談如何優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2018
[3]張麗萍,多媒體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成才之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