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現代信息技術充分融合和應用到高職英語聽說教學中,打破了傳統英語課堂的單一模式,為其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極大地優化了英語課堂教學。教師可以高職英語聽說教學為切入點,對目前信息技術與高職英語聽說教學的融合現狀進行探究,并提出有效的融合策略,以提高高職英語聽說教學的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職英語;聽說教學
社會的發展對高職學生英語聽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高職英語教學,不再是傳統的“啞巴式”英語、“中國式”英語,而是讓學生真正掌握英語、運用英語進行交流。而現代信息技術恰恰適應了高職英語教學的新需求,并表現出德天獨厚的優勢。因此,我們必須要將現代信息技術有效融合于高職英語聽說教學中,并有效應用。
一、高職英語聽說教學與信息技術
雖然在高職英語聽說教學中,信息技術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就目前形式而言,在高職英語的聽說教學中,多數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有部分教師會在教育中采用多媒體、PPT、遠程等現代信息技術。而對于農村學校來說,有些教師則忽略聽力教學。
在傳統英語聽說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興趣不高,不愿意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導致學生形成一種“上課不愿與教師互動、下課不愿與同學交流”的現象。同時,高職英語聽說教學中,因為缺失了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學生無法通過形象的畫面、生動的語言、良好的語境氛圍等,更好地感知英語,提高英語聽說能力。
二、高職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原則
現代信息技術是高職英語聽說教學的有效工具,在進行融合的時候,需要遵循三個原則:
原則一:實用性。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高職英語聽說教學的時候,要時刻明確使用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最終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的時候,所選擇的材料要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生真正體會到英語聽說學習的樂趣。
原則二:趣味性。高職學生年齡集中在17~20歲,對待周圍事物的認識仍處于感性階段。教師在促進二者融合的過程中,應充分結合學生的年齡、生理特點,選擇有趣的材料,并采用圖片、聲音、文本、視頻等多種形式,最大限度調地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
原則三:主體性。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特點,采取有效的整合策略,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等,將“先說后聽”和“先聽后說”交互應用,加強互動,讓學生主動探索,在探索過程中尋找到學習的樂趣。
三、高職英語教學與信息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對話情境,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
為了徹底改變以往的“啞巴式”英語,教師在具體的英語聽說教學中,必須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一定的對話情境,對學生進行口語鍛煉。在具體創設情境的過程中,教師可切實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截取經典的英文動畫片段等,利用學生最喜歡的卡通人物對課文的對話進行展現,進而將學生帶入到特定的對話情境之中,以激發學生的注意力,并使其積極參與到口語鍛煉過程中。另外,教師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對話情境的過程中,還可以借助于信息技術,將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融入到教學中,并借此對學生展開口語訓練。
例如,教師在進行“Who is that woman?Who is that man?”相關句型的口語訓練過程中,可為學生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并對其進行反復性訓練,讓學生在無形中掌握相應的句型,并在此基礎上,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
(二)利用英文歌曲、影視資料,提升學生的聽力能力
教師要努力打破傳統英語聽說教學的課堂模式,將英文歌曲、英文影視等資料充分應用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形象生動、標準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并根據影視資料中純正的語音語調,提高學生的聽力、口語能力。當然選擇教學影視資料時,首先要根據學生自身詞匯量,選擇語言含量不太大的影視資料,并且要盡量避免一些生僻詞、俚語、俗語等;其次,所選擇的影視資料要貼近學生的生活,不宜太復雜,要生動有趣;最后,盡量選擇發音清晰、地道的影視資料,便于學生模仿和學習。
(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降低英語聽說學習的難度
傳統的英語聽說教學中,學生均是被動吸收知識,不僅學習興趣不高,而且在聽說訓練中存在一定的困難。而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則可將其與高職聽說的英語課堂教學進行有機融合,將學生從“要我學”轉變到“我要學”,并降低學生的聽說學習難度,全面提升學生英語的聽說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洪波.高職英語聽說課智慧課堂的任務設計方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
[2]張立婷.信息化環境下的高職英語聽說教學情境創設策略研究——以銀川市西夏區XX中學為例[D].寧夏大學,2016.
作者簡介
耿超(1987.07—),男,漢,江蘇連云港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是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