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
◆摘? 要:在社會發展的推動下,當代大學英語教學有了新的教學方向?,F代大學的英語教學不但要求學生熟練掌握英語的日常對話和實際應用,還要加強對其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體現文化對于語言學習的促進作用,體現當代大學生的英語素養水平。
◆關鍵詞:大學英語;文化背景;知識探討
在傳統教學觀念中,英語學習要重要掌握的內容就是其知識內容和使用規則,包括語音語調、詞匯量積累、語法的使用等等。但是近年來,新課程改革進程加快,大學英語教學已經不僅僅停留在課本知識上,大學英語對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部分專家學者發現,在進行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文化背景知識的缺乏成為了主要的交流障礙。如果不引導學生對文化背景進行了解,那么他們學會的永遠都是沒有靈魂的空洞英語。因此在大學英語的日常教學中加強對于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時代發展的趨勢所在,也是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方向所在。在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文化背景的深入教學應該貫徹在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是在無形間形成的文化熏陶。換個角度來說,在進行文化背景知識的教學中,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滲透學習方式。文化背景的教學不會改變英語學科的學科特點,教學目標仍為提高學生英文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只是在英語基礎知識教學的基礎上,增加一些跨文化理論知識的教學。
一、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背景知識方面存在的問題
1.不受足夠的重視
我國現有的英語教學經歷了創新改革,但是主要的教學任務還是留存在聽說讀寫的形式層面上,師生對于英文的母語文化背景知識的教學沒有注重起來,學生普遍缺乏相關知識積累,對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之甚少,不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
部分大學生覺得只要能夠用英語流利地和海外朋友進行交流對話,那么也就形成了成功的文化交流。但實際上,文化交流是一項信息交互的過程,跨文化的交流更是要注重雙向的交流互動。如果某一方對對方文化的毫不知情,那么難免會造成言語上的代溝或者在無形中觸犯了民族禁忌,很容易讓對方產生誤解,導致二者的友好交往受到不好的影響。
2.教材內容編排缺少文化背景知識內容
大學英語的教材編排應注意不是進行簡單的英語文化的展示,而是要幫助學生了解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大學生在提高英語的語言應用能力的同時,還要注意講英語應用和其傳統文化背景相結合,要對英語的文化背景了解和尊重,也要注意和自己本國語言的有效融合,實現將他國語言的精粹用以升華我國的語言文化的目的。除此之外,部分英語教材中的文化背景知識的非常少,學生能深入了解英語文化背景的機會也非常少,內容片面且沒有真實性,通常還會對歐美國家的民風民俗產生誤解。
3.缺乏文化交流意識的培養
大學英語教學一直不注重對學生的文化交流意識的培養,通俗來講就是針對學生言行舉止、言談禮儀方面的培養。在通常情況下,語言交流只是一種日常交往方式,還未上升到跨文化的水平層次,這主要體現在進行語言對話的過程中,沒有過多地對語言的規范性進行要求,只要能夠維持正常交流即可。但實際上,在進行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這一現象不利于和國際友人進行友好交流。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背景知識的改進對策
1.在課堂中加強文化背景知識滲透
只有在學生對英語文化背景深入了解后,才能說其完成了跨文化融合過程,才能更好地促進跨文化交流。由此可見,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將東西方的民族文化進行對比分析。這樣可以有效開拓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提高學生對多元文化的接受能力。除此之外,還要幫助學生理解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差異,提高學生對于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例如向學生介紹西方人打招呼的禮節時,要向學生分別介紹英美人之間的問好方式,和我們日常生活中文好方式進行比較,發現不同。這樣可以幫助學生跳出母語思維的局限。
2.增設教材中的文化背景內容
學生熟悉英文知識的主要來源就是英語教材,所以英語教材在編寫過程中應當采取一定的改進措施。例如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增設英語文化背景內容的講解和介紹。重點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閱讀為主的課文中增加英語語言文化的特征介紹,結合課本內容進行英語民族文化中的民族觀念的內容介紹,還可以介紹國外的科技文化知識的突破進展等;在聽力練習為主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加入英文歌曲的鑒賞,英文影視作品的介紹等等。總體來說,就是運用多媒體技術將英文文化背景精彩靈活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的同時,了解多元文化,感受異國文化的熏陶。
3.讓學生進行全面的閱讀體驗
大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中,英語教材中關于英語的文化背景知識的教育難以體現,學生對此毫不知情。因此,大學英語教師在進行相關內容的講解時,可以引導學生閱讀一些有關的文學著作,比如一些歐美經典文學。文學作品是展現一個民族文化特點、民族感情、社會特征、民族心理特征表現方式的重要窗口,也是講英語的文化背景活靈活現展現在學生面前的有效方式,讓學生進行全面的閱讀體驗,可以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
三、結論
總體來說,語言發展全球化趨勢下的新時代大學生要具備跨文化交流的語言能力,因此跨國文化背景的知識熏陶有利于大學生深入了解跨國文化,提高自身的外語文化素養。語言的熏陶離不開文化背景,和濃厚的文化背景相結合的語言才更有其本身特色。由此可見,在大學英語的日常教學中,進行一定的文化背景教育有其深刻意義。教師在教授學生語言知識的同時,也要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調整變化,要創設教學情境滲入西方文化背景知識的教育,讓學生感受到異國文化的魅力,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陳桂琴.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
[2]萬麗麗.淺析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導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意義[J].中國成人教育,2013(03):176-177.
[3]吳學忠.跨文化交流背景下音樂融入外語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