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廣錦
摘 要:初中體育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在當前素質教育改革深入推進的背景下,體育教學具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所以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更加受到關注?,F階段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著很多方面的問題,具體體現在教學思想、教學模式和教學評價等多個方面,對此應該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解決,要堅持素質教育的理念為指導,通過運用情景教學、游戲教學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習興趣,要努力強化師生互動,還要完善體育教學評價機制,從而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體育;問題;措施
引言
初中是學生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也是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身體和心理素質發展的關鍵時期。但是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往往更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卻忽視了對學生體育運動技能的培養。教師占用體育課時間用于其他學科的教學的情況時有發生,導致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不高。體育作為初中階段的基本課程之一,必須不斷進行創新與突破,切實解決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1 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體育在初中教育課程體系中是一門不可忽視的學科,但是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成效并不好,主要表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體育教學意識淡薄。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學校和教師更多關注的是語數英等“主科”,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度不夠。(2)教學模式缺乏規范性。目前,一些教師采用“放羊式”的教學方法,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了熱身、跑步等基本鍛煉項目后,通常會讓學生自由活動、自行娛樂,這樣缺乏合理性的教學模式,難以讓學生掌握體育技能,鍛煉時間不足,體育教學的真正價值難以體現[1]。(3)教學方法單一。傳統的體育教學教師往往更強調理論的講解。例如在學習立定跳遠時,教師先要花時間對規范動作進行講解,包括用力方法、擺臂順序和時間、動作要領等,進而示范,最后讓學生自主練習。這一教學過程的互動性較差,在反復的枯燥練習下,也容易讓學生失去興趣。(4)教學評價不合理。評價客觀性不足,評價內容缺乏過程性,評價重點多集中在學生的身體素質上,多以教師評價學生的方式進行,評價作用也缺乏實效性。
2 針對初中體育教學問題的解決措施
2.1樹立全新思想認知,堅持素質教育
體育是一門綜合性課程,是對學生的身體素養進行培養的重要課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技能教育,更應該要注重對體育教育內涵與本質的把握,通過體育教育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教育和引導。體育教學的目標在于培養學生強健的體魄和百折不撓的心理素質,要以“生命教育”、“健康教育”為原則,優化課程設置,在明確體育教育本質目標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以及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吸引注意力,使得學生能夠愛上體育課,實現綜合素質全面發展[2]。
2.2革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習興趣
初中體育教師要注重教學模式上的革新,改變單一落后的教學方式,圍繞學生的興趣,不斷的探索和大膽的嘗試,提高體育教學的成效。第一,情景教學。設定場景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實現教學目標。在田徑教學中,教師可以模擬運動會情境,引入“飛人劉翔”的故事,調動學生的熱情,讓學生將自己當成運動員,從而提高自身動作的規范性,并刺激學生提高運動技能。第二,游戲教學。課前熱身時,教師可以利用游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動起來,舒活全身的筋骨;教學過程中,將訓練項目靈活轉換為體育游戲。例如,組織接力活動,將長跑距離劃分成幾等份,讓學生反復接棒,通過調整組內人數逐漸增加接棒頻率,鍛煉學生的長跑能力;在課程結尾時,可利用舞蹈動作接力、傳球補人、智力競賽等游戲,讓學生回歸平靜,還能增加學生對下次體育課的期待感。
2.3豐富教學手段,強化師生互動
新課程背景下,以往過于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必須要進行改變,初中體育教師要注重學習和借鑒新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體育學習體驗,與學生進行更多的交流互動,這樣才能引導學生更加熱愛體育,喜歡上體育課[3]。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體育課也可以借助多媒體等新技術手段進行教學,比如在足球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足球比賽視頻,如中超、世界杯等等,讓學生更為直觀的學習足球比賽規則,感受足球運動的魅力。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可以與他們一起聊一聊體育明星,共同分析探討運動戰術的運用,或者也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體育方面的交流和協調運動練習,通過這樣互動教學模式,可以改變以往教學模式中的很多弊端。
2.4完善體育教學評價機制,增強學習自信心
要拓寬評價內容,體育學習評價要實現過程性與結果性相互結合。除了運動能力,教師更應關注學生的心理、態度、情感、道德、精神等表現要素,實現評價指標的多樣化、多維化,增加結果的客觀性。要創新評價方式,除了教師評價,體育教學還應建立學生自我評價、互相評價、家長評價等評價機制,豐富評價主體,多層次、多角度地進行綜合評價,并將評價的主體逐漸轉移向學生。同時,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依據,將不同年齡、身體素質、運動技能的學生區分開,采用梯度化的評價方式為其設置不同的考核方式和評價方式。教師還應注重評價的表達形式,增強語言的藝術性,有效發揮學習評價的激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4]。
結語
總之,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承載著雙重人才培養目標,除了要幫助學生強健體魄,更要通過體育精神塑造學生的品格。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嘗試,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初中生身心素質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華新,黃淑蕓.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29):61-61.
[2]艾則孜·依馬木尼亞孜.初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淺議[J].魅力中國,2018(20):225-226.
[3]劉明全.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09):143-143.
[4]高家艷.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16):1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