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國彬
摘 要: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多數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散發著濃濃的傳統文化氣息,值得學生們深入理解、探究思考、鑒賞研究。教師要了解到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要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給學生提供體驗的機會,鼓勵他們突破自我,將來做有理想、有追求又優秀的人。通過授課手段的更新,教學步驟的簡化,確保每一個可塑之才均有挑戰自我的機會,在傳統文化氛圍中活躍語文思維,從而提升認知水平,更容易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傳統文化;有效滲透;措施研究;思考
引言: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豐富的、燦爛的文化值得我們學習。傳統文化教育的特征極其明顯,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理解他們,在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中更好的滲透“核心思想”,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需求,以便為各項人才培養計劃的實施奠定下良好的基礎。要求學生發揮主體作用,勇于承擔起優秀文化的傳承責任,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以后,去創造屬于自己的美好新生活。初中語文課堂傳統文化有效滲透的措施總結如下:
一、激發學生興趣,領悟傳統文化
初中學生主要的學習任務是領悟傳統文化,并在有趣的、活躍的、輕松的氛圍中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主動參與情感朗讀活動,積累下豐富的語言素材。語文教師應該做什么呢?需要考慮實際情況,結合教材內容,幫助學生在理想世界中放飛自我;需要利用一些手段,突破重點難點,使學生發現語文的魅力所在,同時變“被動思考”為“主動研究”,在交流環節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還要整合課程資源,主動聯系實際,鼓勵認知能力強的學生發揮想象,一邊閱讀一邊成長,要求認知能力弱的學生回答問題,朝著正確方向完善自我、突破自我后,順利的走在全面發展道路上[1]。如《滕王閣序》朗朗上口,韻律優美,正是古人利用文字創造的藝術。通過多次朗讀與背誦之后,其中優美的景色也必將呈現在學生的腦海中,并且吸引他們繼續對文章進行探究。而文中很多細節是學生不了解的,比如“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與“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是通過閱讀無法理解的,因為這其中包括了很多古人的文化與生活習慣。教師不僅要將這些知識進行講解,還要相應的擴展,這樣才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他們打開中華傳統文化的大門。
二、誦讀經典內容,滲透傳統文化
初中語文教師應當通過鼓勵學生誦讀經典,加深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有效滲透傳統文化。如當學生學習《論語》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先鼓勵學生一起誦讀一遍《論語(節選)》中的內容。讀完以后,初中語文教師則可將其分成不同的類型為學生講解經典,如涉及到學習方法的有“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涉及到做人方面的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涉及到生活啟發的有“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通過講解經典,很多學生既可以深刻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可以激發學生的自豪感,提升其語文核心素養。總之,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方式多種多樣,語文教師應當將多種方式有效結合起來,鼓勵學生誦讀經典,品味古人的智慧,從而成為全面發展的學生。
三、豐富教學手段,體會傳統文化
初中語文教學的文字性和理論性內容較多,廣大學生可能會覺得枯燥乏味,對一些傳統文化內核也沒有興趣去了解。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不斷豐富語文教學的手段,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性活動,擴寬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渠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自覺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如學習《背影》一文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視頻影片,或者與書法課結合,用毛筆工具指導學生抄寫名句名篇,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傳統文化中的“孝道”主題,同時還可以開展以“孝道”為主題的書法活動,讓同學們在理想世界中發現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巧用媒體技術,弘揚傳統文化
多媒體技術結合了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優勢,對提升學生注意力和學習興趣有著很大的幫助[2]。利用多媒體技術也是進行傳統文化滲透的重要措施。根據教學內容,合理的選擇背景音樂,朗誦的作品,通過視頻和音頻的配合,更好的烘托出漢語語言的魅力,而通過這些影像資料,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的體會到文章中所要表達出來的情緒,真正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如在講解劉禹錫的《秋詞》這首詩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秋天的蕭瑟和落寞,并播放一段悲愴的音樂,配合詩歌朗誦,為學生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讓學生感受到雖然作者在描寫秋天,但更多的是通過秋季的蕭瑟和荒涼體現作者內心的凄涼和孤獨,但詩人在遭受嚴重打擊后,并沒有消沉下去。《秋詞》這首詩是詩人被貶朗州司馬時所作。當時順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劉禹錫也參加了這場革新運動。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鎮、官僚勢力的強烈反對,以失敗而告終。順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賜死,劉禹錫被貶。通過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身處逆境也不能放棄的精神。
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是非常必要且關鍵的,必須引起教師們的特別關注,為學生們提供體驗的機會。傳統文化內容,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能夠培養他們高尚的品格,教師積極探索全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更新特色的授課手段,對于學生認知體系的完善、思維水平的提升、綜合能力的發展而言會產生積極影響。在傳統文化氛圍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初中生體會了學習的最大樂趣,將來,一定有能力創造更多可能,為了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做出應有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明.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傳統文化[J].現代教育,2018(03)225-226.
[2]段明瑞.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中學語文,2017(14)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