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思忠
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完善和更新,對初中物理教學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物理是一門研究物質運動規律以及結構的學科,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學習并掌握物理知識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初中生來說,初次接觸物理學習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如何靈活的掌握并應用物理知識是初中物理教師值得研究和深入思考的問題。初中生由于認知能力并不完善,并沒有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在物理學習方面有很多的困難,只有對物理教學的方法進行有效的研究,才能不斷的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質量,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研究方法。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有效研究方法
引言:
初中階段物理是一門與生活有緊密聯系的重要學科,越來越多的專家對物理教學進行了有效的研究,目的是為了能夠開展有效的物理教學,來不斷的提升物理教學的有效性,針對物理教學的理念和教學方法都進行了有效的分析和探究。為了能夠不斷的提升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初中物理教學也需要對物理教學方式進行深入的研究,只有不斷完善和創新物理教學方式,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掌握物理知識,從而不斷的實現物理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一、研究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方法的意義
(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科精神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對物理教學方法的有效研究,對學生學科精神的培養和提升有重要的作用。物理教材中涉及到很多與生活有關的物理知識,在開展物理知識的研究活動中,能夠更容易的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物理學習精神,具備良好的物理學習精神,能夠讓學生產生強烈的物理學習動力,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物理學習知識結構,還能有效的改善學生的物理學習質量。
(二)有助于樹立科學的態度
在初中物理實踐教學活動中,對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研究,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科學態度,能夠有效的避免學生受到封建迷信的影響,從而始終堅持和落實實事求是的原則,對學生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比如教師對《密度》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瑞利的人生十級。他關注科學,在實驗研究中,善于觀察微小的變化,在認真執著的研究精神下,他發現了氬元素,在 1904 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利用這樣的例子,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充分理解物理知識,長此以往,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提高教學效率。
(三)有助于學生全面掌握物理知識
在初中物理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實現相應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全面掌握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科學思維。由于物理教材涉及了很多的內容,學生要全面掌握光學、力學,以及電學等知識,在學習不同的物理知識時,要遵循對應的變化規律。在根本上來說,物理學習就是要透過表象,進行深層次研究,從而揭露科學真理,最終,形成有效的學習方式,能夠運用科學手段,深入研究未知的世界。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研究方法
(一)幫助學生形成科學觀
對于物理學科來說,有著一定的獨特性,學生要保持理性,具有縝密的思維,積極建設自己的物理思維體系,理解相應的知識點。在物理課堂教學中,作為授課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根據年齡的特點、性格等,實施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在外部因素的影響下,學生物理精神會受到影響。因此,教師需要按照物理知識的客觀屬性,充分發揮教育價值,從而樹立科學觀念。
(二)在教學中滲透物理發展歷史
對于物理知識進行講解的時候,透過其發展史,可以體現了人類的精神文明,既可以證明科學態度,也證明了科學精神。教師在設計教學知識的時候,應該充分了解物理的發展歷史,選擇有教學價值的科學實例。在教學中,學生學習之后,有助于進一步研究物理學史,在研究的進程中,物理科學素質也會被明顯提升。比如教師對《大氣壓強》進行講解時,應該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室,為學生展示直觀的場景,伽利略認為,水泵的工作原理受到了真空的影響,然而,托里拆利持有自己的見解,通過不斷研究,他驗證了自己的想法,也計算出了具體的大氣壓強。透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的物理興趣會得到培養,科學精神也會提升。可見,教師要將教材知識緊密結合相應的歷史,完善教學內容,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三)積極展開物理實驗
雖然,初中物理的學習具有一定的壓力,不過學生會都會對新鮮事物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師應該抓住這個特點,積極開展小組實驗,讓學生展開合作研究,進而豐富學生的眼界。另外,在小組實驗研究的過程中,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通過表面現象深入到實質,對物理知識進行研究的過程中,讓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掌握知識點。通過學生之間的研究合作,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科學安排物理實驗,在實驗研究中,對學生提供相應的指導,使學生具有探索精神,進而提高教學方法的有效性。
(四)將科學的前沿與教學結合
物理科學是科學發展的重要基礎,對國家的科學進步具有重要影響,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了解的前沿物理知識,并且,將相應知識與和課堂教育融合在一起,以此來提高教學方法的有效性,使學生具有良好的科學素質。在實際教學中,利用這種的融合講解方式,有助于豐富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敏感性,進而不斷研究物理知識,努力學習,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三、結語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對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研究,對物理教學質量的改善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展開實驗研究教學,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物理素質。
參考文獻:
[1]馬超賓.淺探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研究方法[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29):164-165.
[2]岳艷敏.初中物理教學的幾點感想[J].考試周刊,2011(90):183-184.
[3]王祖祥.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1(7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