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蓓
摘 要:語文是屬于小學基礎教育課程中最為重要的學科之一,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考試從側重于對講授知識的把握,越來越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及綜合知識能力的檢驗,以往以專業課的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正逐步被取代,對學生的素質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適應這一趨勢,小學語文教師應及時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將考試評價及命題技術與核心素養緊密結合,將素質培養貫穿于教學及考評始終。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考試評價;命題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現代教育制度也不斷進行調整完善,改變舊有的與現代實際不相符的傳統,逐步消除弊端和不足。近些年,核心素養這個話題成為了小學語文教育中頻繁出現的關鍵詞,它主要包含語文知識、語文能力及語文價值等多個方面,為適應這一變革,在平時的教育中,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著眼于改變原有的考試命題機制,切實提升小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實現培養新時代人才的目標。
一、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所具備的重要意義
我們通常所說的素養是指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通過學習、實踐培養等手段形成的獨特品質,主要包括問題解決能力、思想品德、待人接物的態度等方面。而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傳授學生語文知識,讓學生在自己內心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儲備一定的文學素養,提升其待人接物的素質能力。小學階段作為素質培養的關鍵時期,語文教學中最為重要的目標就是讓學生體會到文字中的美,培養和提升孩子們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及處理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小學生正處在對知識、對社會認知的懵懂期,小學語文教學作為打開知識海洋的一把鑰匙,能否正確的運用,關乎著小學生的成長進步。因此在此過程中,每名語文教師都要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放在突出位置,讓學生在收獲知識的同時,獲得充滿愉悅的享受。
從當前的教育教學來看,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應對升學和考試,對學生成績看重的多,對學生綜合素質提升關注的少。傳統的評價機制存在很多弊端,特別是評價主體單一化、評價目標單一化,對學生交際能力、實踐能力、創造能力等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的方面評價少。家長和教師過多的看重量化成績,忽視了對能夠體現質性的評價方法及手段的運用。根據新確定的課程標準中對核心素養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出,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已經不能適應教書育人的需要,無法順應當前課改的發展。考試評價、命題技術作為推動語文教學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考評語文教學水平的手段,完善考試評價機制,構建適應核心素養要求的考試評價及命題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用核心素養指導考試評價及命題技術實踐
(一)在課堂教學完善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當前課堂教育的基本模式是“目標—教學—考試”,主要是根據教學內容來設定教學目標,最后通過考試來評判學生的學習成效。這種模式的好處是能夠在短時間內向學生灌輸內容,但也容易造成虛假學習、偽學習現象,導致課堂中學生不能獨立思考問題,變性思維、創在思維能力欠缺。因此,要改變語文課堂教學方式方法,不要一味地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而要強化學生品德教育、素質教育,在優秀的文學作品中,嚴格挑選出優美的詩句、蘊含豐富哲理的故事,引導學生通過認真討論和思考,體會其中蘊含的思想和文學魅力,從小培養發現美、認識美的能力,切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我就將《沁園春·雪》作為重點文章讓學習閱讀理解,讓他們在“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這樣優美語句中發現自然美,小組交流討論并體會作者熱切盼望革命成功的感情,使學生得到熏陶提升。
(二)在學習評價改革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以往的語文教學評價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弊端在于評價形式單一、主體單一,以成績來考核學生往往打擊學生自信心和學習的積極性。要變功利性評價為激勵性評價,用心去發現學生的優點和不足,多用語言來鼓勵,幫助他們取長補短。要變一個模式的評價為差異性評價,學生各種各樣,對他們的評價也要有所差別,要針對他們的問題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要變一元化評價為多元化評價,讓家長、學生都參與到評價中來,共同分析進步和不足。要強化培養和發展特長評價,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特長,充分挖掘朗誦、寫字、編故事等愛好,并注重保護和培養,增強他們熱愛語文、學好語文的自信心。例如,在學習評價過程中,專門建立了學生綜合檔案,考試成績作為綜合成績的其中一項,教師評價、家長評價、自我評價、同學評價都列入評價體系,通過這一方法評價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綜合表現。這樣就克服了考試不全面、不具體的缺點,實現了針對性、差異性、多元化評價,學生總體成績得到了明顯提升。
(三)在命題技術提升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在命題的過程中要強化知識與能力的融合,避免把知識點的考查細碎化和機械化,盡可能的將考試題目與能力的考查高度融合,讓學生徹底拜托做死題的狀況。要突出積累和運用并重,通過設計語言運用的環節,考查學生對詞語理解的準確性和運用能力;同時注重引導形成記憶的模塊,監測能否迅速的對精彩語言進行提起。命題中也要注重學生學法的生成和運用情況,為學生提供展示學習過程及方法的機會,強化學生學習方式的引導。最后,要突出單項與綜合相結合,將單項題與綜合題融會貫通,刪繁就簡,減少單項孤立的題目。
(四)在課后作業設計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在課后作業的設計中,語文教師不能只是讓學生做課后練習題,要站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高度認真細致的設置課后作業,培養學生正確的是非觀、接人待物能力,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并能夠得出正確結論。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寫作、口語、閱讀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要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要善于借助現代手段,用布置視頻、音頻或者圖片作業的方式,來對傳統作業布置模式進行革新。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要充分發揮“指明燈”作用,在閱讀技巧上進行指導,從而提高閱讀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林崇德,21世紀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2]黃國才,小學語文考試評價改革的有效策略,江西教育,2009。
[3]李俐心,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最優化策略,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
(作者單位:義烏市蘇溪鎮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