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憲紅
關鍵詞:拓展訓練;高校;高校體育教學
在當前中國社會中,拓展訓練常常被列入企業文化培訓的“必修課”中,對員工來講,這是一場“魔鬼訓練”,而對企業而言,這是在短時間內拉近員工距離,提高企業凝聚力的有效手段。通常企業只需要花兩到三天的時間進行拓展訓練就能達到一定的效果,也正因為其“周期短,見效快”,所以該模式深受企業歡迎。拓展訓練的展開通常是在特定的訓練環境,設定具體的情境或者安排特定道具,以體育技術或體育鍛煉為基礎,完成設定的動作或規定情境目標,從而在過程中讓參與者修正態度,或者培養參與者精神的一種方式。當前高校體育教育的內容大多是傳統的體育項目,必修課程基本是排球、籃球、太極拳等。缺乏類似拓展訓練這種目的性更強,對意識力要求更高的課程,因此將其引入高校體育教學有其可行性。
一、拓展訓練引入高校體育教學的積極作用
(一)對學生的積極作用
高校學生在脫離了高中的緊張學習后進入大學,有很多人會在思想上拋錨。有的會因為短時間的課程輕松無所事事而懶散,時間一長就會影響學習風氣;還有的學生一直以來重視學習,但忽視身體的鍛煉,上大學沒有升學壓力更缺乏鍛煉,身體素質下降;還有一些學生個人主義強烈,不喜歡團隊合作這一模式,但沒有團隊協作在當今社會是無法良好展開工作的,諸如此類心理和生理問題都會影響到高校學生的身心發育和未來的職業成長。拓展訓練通過一段時間內一定難度的體能訓練,磨煉了學生的意志,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使其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而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還能夠喚起其對增強身體素質的意識。因此,這項訓練對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都能夠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對高校體育教學的積極作用
在當前的高校體育教學中,所有課程都是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教育,沒有涉及到對學生精神世界的教育。但體育這門課程不僅是展示“力”的美,更重要的是展示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界,培養積極向上的體育精神。因此,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中,對精神世界培養的課程幾乎是空白的。而拓展訓練這一課程的開設就能填補這一空白,為我國高校體育教育提供了另一個研究方向,也使高校體育教育更加全面化、科學化。
二、當前條件下將拓展訓練引入高校體育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一)硬件設備的可行性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對教育事業的投入,當前國內大部分高校的硬件設備已經得到質的飛躍。尤其是在體育這門學科,大部分高校的體育設備、體育場都能滿足拓展訓練這一課程開展的要求。因為拓展訓練的大部分器材都較為簡單,如果現有的體育設備無法滿足,還可以動手制作簡易版設備。因此,從硬件條件而說,高校能夠滿足其引入開展的條件。
(二)師資力量的可行性
在當前社會的拓展訓練中,提供該訓練的都是專門的拓展訓練機構,但是各個機構的水平參差不齊,因此拓展訓練質量難以保證[1]。但是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有專業素質上乘的體育專業教師,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過硬。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能夠為拓展訓練提供專業的建議和指導,并且還可以根據高校體育的教學目的調整拓展訓練這一課程設置。同時,有專業老師的指導和建議也會讓學生在上一門課時消除思想上的顧慮,更加投入到這門課程中。
(三)學生發展的可行性
當前審美更加多元化,學生在進入大學后已經是用成年人的角度看世界。當前社會無論是哪個崗位對人的外形和精神面貌都有一定的要求,而學生在“健康、陽光”的審美思潮下,對人體外形的審美更傾向于肌肉線條流暢、健美的身材,拓展訓練在這一點上符合學生的審美需求[2]。一方面,拓展訓練需要用到基本的體育基礎和體能鍛煉,促使學生有鍛煉的動力;另一方面,學生在完成拓展訓練的內容時,本身也是對其身體素質和鍛煉成果的一個驗收,因此該課程符合學生發展。此外,拓展訓練的一些項目(比如高空項目)本身就是對個人心理素質的考驗,大學生即將走入社會,需要有較好的心理素質承受未來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因此,拓展訓練也鍛煉了學生的心理素質,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需要。
三、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多元發展,高校教育也必將向更加多元的方向發展,而高校體育教學也應該遵循這一發展潮流,豐富體育課程,優化教學目標。將拓展訓練引入到高校體育教學中,無論是從硬件設備、師資力量以及學生的發展等多方面而言都具有可行性,相信其能為高校體育教學帶來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方瑛.將拓展訓練引入高校體育教學的可行性分析——以安徽省校為例[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3,3404:73-75.
[2]劉曉雪.將拓展訓練引入高校體育教學的可行性分析[J].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17,503: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