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芝斌
摘要:在商業銀行實施互聯網金融的過程中,會受到其規模因素的影響而產生一定的風險考驗。本文首先對商業銀行開展互聯網金融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進行了總結研究,制定了符合商業銀行基本狀況的風險應對策略,對提高商業銀行的風險應對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規模;風險承擔
風險因素的有效控制是保證商業銀行的互聯網金融產業實現創新發展的關鍵。在當前商業銀行所面臨的競爭壓力較大情況下,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創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商業銀行的關注。因此,對其相關風險進行優化策略的制定,是很多商業銀行管理人員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互聯網金融與商業銀行規模的主要風險
(一)經營效率方面的風險
互聯網金融在金融基礎性信息處理方面的優勢較為明顯,因此,很多商業銀行在制定自身工作的創新戰略過程中,都對互聯網金融的重視程度較高。但是,商業銀行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面臨著較大的競爭壓力,只有保證基礎性業務具備較強的效率優勢,才可以有效的適應商業銀行的發展需要。在互聯網金融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商業銀行傳統的壟斷性優勢將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而從當前的金融行業市場發展情況來看,商業銀行傳統的經營性工作已經難以具備足夠的經營效率優勢,如果新型互聯網金融的技術創新較快,則有可能對商業銀行的服務工作占比形成影響,進而造成其經營效率方面的風險。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技術和理念的創新將直接帶來新的人員流通,因此,商業銀行的員工將與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員工實現雙向溝通交流,商業銀行將會被迫啟動內部控制機制,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金融效率風險將會進一步提高。在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過程中,商業銀行將憑借傳統優勢迎合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特征,因此,使用資源共享與業務互補的方式拓展商業銀行的經營范圍,是當前商業銀行普遍采用的經營模式,但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經營效率的不確定性將會進一步提高,由此造成的經營效率風險也會進一步加劇。
(二)盈利水平方面的風險
商業銀行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之中,越來越多的需要提升盈利水平以滿足銀行的創新發展需要,但是,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創新階段,商業銀行常規的存款比例將受到較大程度的影響,融資比例的變化將直接構成對盈利水平的影響,尤其在信息資源的運轉渠道發生改變的情況下,商業銀行的客戶優勢會發生改變,導致商業銀行的盈利工作特征出現很大程度的變化。在商業銀行的壟斷性格局不復存在的情況下,其盈利能力也會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
二、互聯網金融與商業銀行規模主要風險的控制措施
(一)經營效率風險的控制措施
商業銀行需要對互聯網金融產業創新發展過程中,傳統業務的經營效率方面所受到的壓力進行分析,尤其要對新型技術創新普及對商業銀行業務運行模式的影響予以研究,使商業銀行在進行金融工作創新的過程中,可以更加成熟的適應金融產業發展環境的各類影響,保證經營性工作模式可以得到有效的改進,并使互聯網金融產業的創新策略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一定要對商業銀行傳統的壟斷性優勢進行總結分析,尤其要對技術創新所帶來的競爭格局變化情況進行完整的研究,使商業銀行可以更加成熟的實現對經營效率風險的有效控制,并使商業銀行可以在接受新型理念的情況下,實現對銀行常規技術和服務的升級處置。一定要加強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特征的關注,尤其要對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機制所受到的各方面影響進行總結分析,以此實現對經營效率風險的識別判斷,并使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所帶來的各方面影響可以在有效總結的情況下,更好的適應商業銀行的創新發展需求。商業銀行在進行發展戰略創新過程中,需要對傳統優勢與互聯網金融產業的整合效果進行預測分析,使資源共享和互補機制的構建可以為商業銀行更加有效的實現金融風險控制提供完整保障,為經營效率風險的成熟管控提供有力支持。
(二)盈利水平方面風險控制措施
商業銀行的高風險盈利使其主要的盈利模式,互聯網金融產業的快速創新會對商業銀行的業務運行模式構成較大的影響,這一影響會進一步改變其盈利水平。因此,商業銀行一定要對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過程中的存款總量變化趨勢加以分析,并對銀行的資金成本進行科學的總結,使盈利水平方面風險的控制措施可以更趨成熟。
三、結論
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發展是當前很多商業銀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相關風險進行防控處置,有助于商業銀行的良性發展。因此,對商業銀行的互聯網金融業務進行總結研究,并制定提高風險防控質量的具體策略,對提升商業銀行的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江海洋.金融脫實向虛背景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法益的重新定位[J]政治與法律,2019 (02):39-52.
[2]周雷,朱玉,謝心怡.互聯網金融風險認知、風險偏好與投資行為:新時代大學生的新特征[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9 (04):12-21
[3]郝艷兵.互聯網金融時代下的金融風險及其刑事規制——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為分析重點[J]當代法學,2018,32 (03):40-47.
[4]劉輝,論互聯網金融政府規制的兩難困境及其破解進路[J].法商研究,2018,35(05):5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