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津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我國各階段的教學積極進行了改革,高校足球教學也應與時俱進,采用新觀念和新模式對學生進行足球教學。在高校足球教學中,采用比賽教學模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高校足球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都有幫助。本文將針對教學比賽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實際應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教學比賽; 高校; 足球教學
足球是最受人們喜歡的運動項目之一,也是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點。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高校也需要積極推動教學改革,以便更好的適應綜合性人才培養的要求。同樣,足球教學作為高校體育教學的重點項目,也需要積極改革。為了提高足球課堂的教學效果,很多教師將比賽教學用到了高校足球課堂,比賽教學也因其自身具有的一些優勢,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可以在游戲中掌握足球技巧和完成足球課堂內容學習。下文將針對比賽教學在足球課堂的應用進行簡要分析。
一、比賽教學在足球課堂的作用
(一)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足球是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但由于高校體育課堂課時有限,再加上高校體育課堂中所學體育項目種類較多。因此,很多學校將足球作為選修課來供學生學習,但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由于不少學生選修足球,并非喜歡足球,而是為了完成相應學分,這也導致這部分學生對足球學習興趣不高,參與意愿不強,進而影響了高校足球課堂的教學效果。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過于注重理論知識和足球技巧的講述,導致課堂氣氛略顯枯燥,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只注重理論知識和技巧的講述,不注重實踐,使學生很難對相關知識有個深入理解,如果將比賽教學用于足球課堂,可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的一些弊端。采用比賽教學模式,有利于教師近距離觀察學生,并針對學生比賽中存在的問題予以指導。同時,將比賽和理論知識的學習結合起來,能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有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足球比賽是一項團隊競技運動,比較強調隊員之間的合作性和競技性,這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和團隊意識的培養很有幫助。
(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教學模式下,老師課堂教學比較枯燥乏味,再加上部分學生對足球運動興趣不高,會影響學生的足球學習,而將比賽教學用于足球課堂,能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起到積極意義。在課堂中采用比賽教學模式,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到足球運動中來,通過激烈的比賽過程可以挖掘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和積極性。足球雖然入行門檻很低,但要想真正踢好足球,仍需要對大量的技巧練習和理論知識學習,學生在技戰術訓練之前,必須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這樣學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技戰術,并將它們用于比賽[1]。高校階段的學生,大多年輕氣盛,有較強爭勝心,激烈的比賽過程和比賽結果,能激起學生對足球比賽的興趣和激情。學生對足球學習感興趣后,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會相應提高,并愿意將所學知識用于比賽,這樣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學,都會相應變得簡單和容易。通過比賽學習,可能加深學生對足球技能的領悟程度,同時,通過足球比賽,學生可以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道德水準,對學生的成長很有幫助。比賽教學中,需求學生之間不斷交流和互相配合,這個過程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和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二、比賽教學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應用
(一)合理設置教學比賽
1.因材施教。在高校足球課堂中進行足球本賽,本質是完成足球教學。因此,教師在安排足球比賽時,要使比賽內容和課程內容、進度相一致,這樣才能體現比賽教學的目的和意義。在足球賽場,對場上球員有多種不同角色定位,如門將、后衛、前鋒等,不同學生在技能、體能、性格等方面有較大差異,這也導致他們適合的足球位置不同。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角色分配時,要先對學生的基本特點,如速度、耐力、技能掌握情況等,有個大致了解,然后根據學生的特點對學生進行位置分配[2]。同時,教師還要根據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以及學生學習情況和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習要求,制定適當的比賽規則,從而達到訓練和學習的目的。例如某高校教師,他在地學生進行比賽訓練安排時,會讓控球能力強、速度快、爆發力好的學生做前鋒,讓防守能力、攔截能力強的學生做后衛等,通過合理的角色安排,讓學生能在比賽中各司其職,發揮出自己的價值,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都起到了積極意義。
2.組織形式
在高校足球課堂上,教師是足球比賽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因此,教師需要學生的個體差異、能力強弱、技術特點等對學生進行分組,保證各組實力相當,有利于增強比賽強度和趣味性。同時,雙方勢均力敵,比賽中不會出現一邊倒的情況,即使學生輸掉了比賽,由于比賽結果差異不大,且比賽過程中沒有出現明顯的劣勢,學生對比賽結果也能接受,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除了在課堂上安排學生分組比賽,還要利用課外的比賽,如舉行班級、學院或者與外校學生之間進行足球比賽,這能提升足球教學質量。同時,學生能在更高水平的比賽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足球技能和實戰能力,相關比賽也能激發學生的訓練熱情,對學生足球學習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例如某高校的足球選修課,教師讓學生進行分組比賽練習,但是卻沒有針對學生的個人特點和能力對學生進行分組,而是讓學生自行組隊,由于該班級中,有多名校隊足球運動員,他們一起經常訓練,彼此熟悉,組隊的時候主動選擇了同租,他們的對手,接觸足球較少,足球技能掌握有效,導致在比賽過程中,呈現了一邊倒的情況,弱勢一方毫無招架之力,不但該比賽沒有體現出相應教學效果,還因為慘敗影響了部分學生對足球學習的信心,之后,教師針對這種情況,積極進行了改變,將幾個校隊隊員,合理分成兩組,然后根據其他學生的特點,對他們進行分組,確保了兩組實力均勻,進而提升了比塞的對抗性,使高校足球課堂比賽訓練真正發揮了它的價值。
3.運動負荷
足球比賽時間長、運動量大,是一項負荷較強的體育項目,需要學生有較好的耐力和體力。因此,在足球比賽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使學生能合理使用體力,如幫助學生規范技術動作、調整呼吸頻率等,都能較少學生在比賽過程中體力消耗,還有,教師要在比賽過程中,時刻關注學生的狀態,若學生出現體力不支、狀態異樣等情況,要及時將學生換下休息,避免學生因體力不支出現受傷等[3]。在比賽中,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比賽觀念,不但在比賽過程中要時刻保護自己,還要注意他人安全,不能做惡意放鏟、抬腳過高等危險動作。
4.素質教育。高校課堂的足球比賽訓練,對學生的幫助是多方面的,不僅體現在通過體育比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足球體育比賽,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戒躁戒嘈、公平公正等內在品質,有助于學生積極向上、努力拼搏的體育精神的養成,對學生一生的發展都會起到積極作用。
(二)完善考核體系,科學評定足球成績
在高校足球課堂中,對學生足球比賽成績評定,要有合理的考核和評價標準,教學比賽與正式比賽有很大不同,它的目的不是追求輸贏、成績等,而是讓學生通過比賽訓練,掌握足球技能和了解足球這項運動。因此,高校課堂的足球比賽成績考核,應該涵蓋學生的技術技能、團隊意識、道德品質、技術技能等多方面內容。師在實際考核過程中,可以采用百分制,然后根據考核的內容,將分數進行合理劃分,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考核,并最終得出綜合考核成績。同時,老師還可以采用累分制,即對學生在各階段的比賽情況進行打分,然后根據學生在不同階段的表現,將它們綜合起來,從而完成學生的比賽成績評定。在比賽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但也要適當放權,例如隊長人選的選擇等,應由學生自主決定,這能激發學生的比賽積極性,使學生能更加認真負責的對待比賽。同時,教師還要做好學生比賽之后的講解工作,將學生比賽過程中的不足,及時告訴學生,幫助學生總結經驗,有助于學生的成長和比賽能力的提升。
三、總結
為了提升高校足球課堂的教學質量,高校足球課堂也因積極進行改革,將比賽教學應用到高校足球教學中,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效果。比賽教學,可以使學生將理論學習和實踐相結合,有助于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同時,在高校課堂推行比賽教學,不但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有助于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公平競賽等內在優秀品質的培養,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李鐵.“比賽式教學法”在普通高校足球選項課的實驗效果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4.
[2]劉佳.教學比賽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才智,2016 (07):173.
[3]鄧昌亞,彭芳瑩.教學比賽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科技風,2017 (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