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峰 楊小平
摘要:本文在調整農村種植結構,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助力脫貧攻堅,種植文冠果在洮南的生態文明發展上具有重要作用上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文冠果;種植;必要性
隨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洮南在生態文明建設上,需要打破常規,尋求一條合適的、科學的生態發展之路。洮南市位于吉林省西部邊陲,處在科爾沁沙地的邊緣,自然條件比較惡劣,多年來,在林業種植上,一直是“楊家將”的天下,在資源配置日益重要的今天,單一的樹種不能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生產需求,在占洮南市總土地三分之一面積的林地,如何充分利用好資源,如何發展好林業經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嚴峻的課題。根據多年的種植經驗和多樹種之間的對比,認為文冠果無論是在生態建設方面和經濟發展方面都是適合洮南經濟與生態共同發展的最佳樹種。
一、洮南市適合種植文冠果的自然優勢
(一)種植文冠果是發揮洮南廣闊土地資源優勢的必然選擇
洮南最大的優勢是土地資源廣闊,土層深厚,適宜文冠果生長。洮南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科爾沁沙地東北緣,東臨大安市,南接通榆縣,西與內蒙古自治區突泉縣為鄰,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右翼前旗相連,東北和白城市洮北區接壤。地理位置為東經121°38’-123°20’,北緯45°02’-46°01’。總面積766萬畝,其中:林業用地面積281.43萬畝;有林地56.7萬畝,疏林地4.42萬畝,灌木林地32.34萬畝,未成林造林地92.86萬畝,苗圃地0.23萬畝,宜林荒山荒地94.88萬畝。
(二)洮南的地理條件是種植文冠果的自然選擇
洮南市境內地處一級沉降褶皺帶松遼平原和大興安嶺隆起褶皺帶的過渡部位。地勢由西北向東南依次為低山、丘陵、平原、西南略有抬升。西北部為大興安嶺東麓褶皺地帶,分布著丘陵和低山,海拔300-662.6米;東北部為平原,海拔130-140米;西南部廣泛分布西北至東南走向的大小沙丘、沙壟,海拔150-180米,是潛化沙漠區。最高山峰敖牛山,海拔662 6米;全市最低點為郭家店泡子,海拔134.1米。地貌類型主要有低山丘陵、堆積高平原、風積堆積低平原。
據全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資料,全市土壤共分10個土類,29個亞類,50個土屬,134個土種。其中淡黑鈣土、草甸土、風砂土、鹽土和堿土是洮南市的主要土類,占總轄區面積的74.4%。尤以淡黑鈣土最為廣泛,占轄區面積的27.8%,是洮南市主要土類,適種性廣。
洮南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是溫差大,季節性強,雨熱同季。春季干旱多風少雨,夏季炎熱降雨集中,秋季冷暖適中,冬季嚴寒少雪。年均降水量為377.9毫米,雨量集中在7-8月份。年均蒸發量2083.3毫米,年平均日照數為3005.3小時,年均有效積溫3000.5℃,最高氣溫40.2℃,最低氣溫-33.3℃,土壤凍深180厘米,平均初霜日為9月27日,終霜曰為次年5月7日,無霜期142天。
文冠果具有抗旱、抗寒、耐瘠薄特性,根系發達,入土很深,萌蘗能力強,生長較快,屬水土保持先鋒樹種,壽命長達2000年。文冠果對土壤適應性很強,根深耐旱,根系發達,根幅長,耐鹽堿,在撂荒地、沙荒地、粘土地能正常生長,在平原、溝壑、丘陵、黃土地和巖石裸露地上都能生長。喜光,耐半陰,抗寒抗暑能力強,在+-41℃氣溫下能安全度過。抗旱能力很強,在年降水量僅100毫米的沙漠戈壁地區也有散生野生樹木。根蘗萌發能力強,病蟲害少,是良好的綠化樹種,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制造氧氣、凈化空氣等生態功能,我市氣候適宜,土地資源廣闊,是文冠果的適生區域,大面積種植文冠果對于改善洮南的生態環境、控制水土流失、提高人居環境質量等方面,必將發揮重要作用文冠果的這些特性極其適合洮南的自然地理條件下生長。
(三)種植文冠果能夠助力脫貧攻堅、脫貧致富
文冠果全身都是寶,具有非常高的食用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和生態價值,是樹木中的國寶,園林中的奇葩。它是中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有北方油茶之稱。又是珍貴的旅游觀賞植物,也是優良的木材樹種、水土保持樹種和常用中藥材,而且具有適應性強、抗逆能力卓越的優點。
文冠果被老百姓稱為一次投入千年受益的“鐵桿莊稼”,結實早、產量高、效益好,種植三年即可掛果。文冠果壽命較長,百年古樹仍然花繁葉茂、碩果累累。一次性投資,終身受益無窮。種植文冠果對于調整農村種植結構、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和農民增收、助力脫貧攻堅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遠的意義。
二、文冠果的生態學特性和經濟學特性優勢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無患子科、文冠果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1米;小枝褐紅色粗壯,葉連柄長可達30厘米;小葉對生,兩側稍不對稱,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銳利鋸齒,兩性花的花序頂生,雄花序腋生,直立,總花梗短,花瓣白色,基部紫紅色或黃色,花盤的角狀附屬體橙黃色,花絲無毛;蒴果長達6厘米;種子黑色而有光澤。春季開花,秋初結果。
文冠果是我國特有的優良木本油料樹種,種子含油量為45%-50%,種仁含油量為70%。油黃色而透明,食用味美,具藥用功效,油餅可作飼料和肥料。文冠果株形優美,花葉俱佳,花序大、花朵密,春天白花滿樹且有光潔秀麗的綠葉相襯,花期可持續20多天,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優良的綠化種。
文冠果定植當年就有花芽形成。2-3年即可開花結展,定植后第2年即有每畝200公斤左右產量,5年生國畝產文冠果種子500公斤以上,其經濟效益非常可觀。同時調整了農村產業結構,使一部分勞動力轉移到勞務輸出等方面,拓寬了致富門路,加快了農村小康社會建設進程。
文冠果產業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不可估量的貢獻。十年后,北方大型木本油料基地的形成。大量的文冠果油取代豆類等草木植物油,取代轉基因食用油,為人們健康綠色生活用油。從而緩解我國食用油市場不足的狀況,它的產業形成和發展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除產業本身取得的經濟效益以外,還拉動社會消費總量的提升,拉動經濟的進一步增長,促進生產和消費的良性循環,對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
發展文冠果產業,綠化北國大地,破解生態危機、能源危機和食用油危機,促使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大效益和諧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作者簡介:劉云峰(1979-),男,吉林洮南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營林生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