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燕
【摘? ? 要】微課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按照與學生水平相適應的認知規律,為學生們呈現出碎片化的學習內容、過程以及拓展延伸的素材包和資源庫的浩瀚如海的教學資源。將微課運用到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不僅是對教學時間的最大利用率化,還可以將課外知識通過有機的聯系展示給學生,利于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的綜合認知和全面認知。
【關鍵詞】小學語文? 微課? 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047
小學語文是現行中小學階段的教育科目群中最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對于學生其他學科的認知和理解有著一定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將微課運用到小學語文的教學中,不僅是一次將新鮮的技術手段與教學相聯系的教學嘗試,還是一次大膽將教學碎片化和具體化的教學實踐,教師如果不抓住時機去完成自己對新事物的研究和認知,將被時代和科技拋下。但是對于將微課引進到教學中的優缺之處,還是值得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們和人們熱烈討論的。
一、教師要意識到“微課”的正面效應和積極作用
教師必須意識到“微課”的正面意義和教學性?!拔⒄n”,顧名思義,其實質上不僅在于它是課,是為了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才應運產生的以外,還在于它的時間和容量是微小的。換句話說,“微課”一般是對單個的知識點進行講解,當然在講解的方式上人們可以推陳出新地去研究怎樣地完善和更新它。它看起來沒有比較復雜的框架結構,也沒有比較復雜的東西。它的設計目的和教學任務都是十分純粹的,就是為了達到某一個碎片的知識點或一兩個知識點的講解、預習、復習、練習或者測試。
“微課”的特征也十的鮮明和顯著,它是依托于多媒體的播放性,也就是為什么“微課”可以大膽放話說“不局限于時間和空間,讓你隨時隨地想學就學”;它的教學內容簡短,所以教學時間也比較短暫,資源容量比較小,對于現在的移動設備等的負擔很小,對于“快餐時代”的學生而言,更容易使他們保持新鮮感和好奇感,誘使學生進行下一步的學習;因為時間短暫,為了保持對學生有足夠的吸引力,所以教學設計上十分的用心和精致,也完全利用了信息化的技術手段;最重要的是,“微課”的制作設備和手段現在也十分的簡單方便和快捷,不僅是教師可以參與“微課”的制作和評價,其他行業和領域的能人也可以自己制作之后發到網上以供更多人的觀看和學習。正是因為“微課”帶來的諸多便利和好處,所以教師、學生、家長、學校和社會才應該更加重視對其的教學研究,以期能夠將其更好地服務于教學。
二、教師要正視將微課引進教學其實質上是從學習意識和學習方式上對教學的顛覆
從學習意識和觀念這個角度,“微課”簡單實現了“碎片化”學習的目標。換句話說,學生可以將碎片化的時間空隙利用起來,不僅不浪費時間,還有效地將其利用到教學中去,不僅符合魯迅先生所提出的“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擠擠總是有的”的惜時觀念,還完美契合了現如今的“微課熱”。從學習方式的角度出發,“微課”不僅限于學生可以觀看,甚至于學生還可以將自己擅長的部分講解透徹后,將其制作成“微課”上傳,供更多人對這部分的知識進行一個自主的學習。也就是說,學生不僅限于接收學習信息的角色定位,也可以成為“三人行中的我師”;更重要的是,“微課”帶來的學習顛覆在于“變被動為主動”,這是素質教育對我們提出來的教學要求,也是現如今的教學應當完成的教學任務。這不僅利于學生的長遠學習,還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意識。
除此之外,接收這些“微課”學習的人不局限于學生,它的教學對象是所有人,只要他是強烈渴望學習和需求的人,他就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進行學習。這也是教師需要教授給學生的學習觀。
三、教師要警惕和注意微課引入教學的負面意義和不利于正常教學的部分
任何事物都具有其兩面性,所以對于“微課”的負面性,教師仍然需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警惕意識。首先,教師要注意“微課”的題材選取供學生觀看是否過于片面和碎片化,如果是的話很不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點有一個全面而系統的認知,不利于學生通過自主的學習還能創建出一個屬于自己的思維導圖框架和模型。對于學生的后續復習階段也是消極大過積極方面的,教師在這個時期可能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補齊學生在總體和全局意識上的缺漏和限制。其次,“微課”的制作過于平民化,存在專業性不足的問題,教師可能必須要人為地進行一個篩選的工作才能保證學生觀看的“微課”視頻是科學正確且積極向上的。最后,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教學的反饋和評價遵循及時的原則。即學生在進行某個知識點的學習之后,要趁熱打鐵地檢驗自己的學習過程是否達標,考量自己在時間段內的學習效率如何。要完成這部分的工作,就要保證或者事先看好這個“微課”視頻有無配套的評價和檢驗學習成果的學習包或資源庫。不然就是學過就過了,不能給學生心里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隨著學生記憶的遺忘曲線,就會遺忘,“微課”的使用效果就會打一個折扣。
四、教師應該采取正確科學和全面立體的態度和眼光去看待問題和包容新鮮事物對傳統教育帶來的沖擊
將“微課”引進到教學中來,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們都必須打起精神,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問題,用包容的心態去理解新鮮事物帶來的沖擊感,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和拒絕,畢竟“閉關鎖國”前車之鑒猶在耳邊。隨著新時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將科技引入教學,讓科技為教學所用是一個必然的大趨勢。教師要做的不是去否定科技,也不是固守傳統不敢嘗試,教師應該踏出一步主動地去學習、去擁抱科技。只有教師主動地熟悉和接觸科技,才能將其更好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才能應對新式課堂上的偶發事件;教師要用包容的心態去看待“微課”,“君子和而不同”也說的是這樣一個道理?!拔⒄n”雖然在表現方式和手法上不與平常的課堂教學相似,但是其根本目標和基本性質都是道理相通的,有了這樣一個好幫手,教師應該為之欣喜才對。教師要用全面意識和大局觀念去看待問題,“微課”是一個新出現的事物,其具有的新鮮感和吸引力對學生來講是巨大的,對于傳統的課堂教育可能會有部分的沖擊和短暫的矛盾,但是在正確地看待問題和嘗試科學地解決問題的道路上,相信我們最終一定能夠雙管齊下地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
將“微課”運用到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還要學會從多個角度更加全面立體地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這僅僅只是筆者我一個人的看法,希望會對教學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