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葉
【摘? ? 要】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已有認知來優化教學方法、靈活設計教學活動,將重點放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興趣和學習熱情上。同時通過多媒體、教具等輔助手段來創設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讓他們真正意義上理解地理的意義和價值,這不僅對提高地理能力非常重要,同時也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成長奠定了良好基礎。
【關鍵詞】高中地理? 學生? 主體地位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6.146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而“以生為本”則是新時期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教學理念。學生是受教育的對象,換而言之,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只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學習技能,這也是遵循新課改教學方向的表現。本人認為,我們可以從開展實踐活動、轉變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法三個方面來構建以生為本的高中地理教學課堂。
一、開展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根據相關的地理知識開展一些實踐活動,以此來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這樣的活動,不僅讓學生有良好的地理思維能力和空間概念,更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學習地理知識的價值和意義,從而生成強烈的學好地理的愿望。例如,學生在學習“自然災害與人類”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在學生完成課文內容的學習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提出類似“臺風是怎樣形成的?”“氣象災害主要分為哪些?”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小組總結后派代表回答。此外,教師還可以開展“制造”龍卷風的實驗,讓學生通過可樂瓶和打氣筒制作出一個小型的龍卷風,讓學生親身感受一下龍卷風的威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去遭受自然災害的地區進行走訪、觀察,比如,帶學生們看看酸雨淋過的房子,泥石流經過的地方,又或是地震后的場面,讓同學切身感受到大自然生氣的樣子。高中生對實踐活動總是充滿了熱情,他們希望在活動中展現他們的專業知識和動手能力,他們更希望自己的所學知識能夠幫助他們解決身邊的問題。因此,我們教師要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團隊意識和小組榮譽感,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轉變教學觀念,創建和諧課堂氛圍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創建和諧的課堂氛圍,然后對學生進行教學。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教師授課,學生圍繞教師所講的知識學習,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往往對教師心存敬畏,不敢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也不會主動向教師提出問題,教學效果并不很好。構建以生為本的課堂的前提是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與學生建立友好、平等的關系,真正融入他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這樣才可以在學習上給予學生最大的幫助,在思想上給予更好的引領。例如,在學習“從宇宙看地球”相關內容時,教師應改變以往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可以通過這樣一個問題引導學生記憶:“請你設計一段與外星人的對話,你會怎樣向他們介紹我們的地球?”有學生介紹地球在八大行星中的位置,有學生介紹地球上自然界的各種聲音,還有學生介紹地球上特殊的生命等。學生們介紹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知識復習的過程,有助于他們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師還可以設計一個“月球對地球的影響”的觀察活動,為學生們準備好月相記錄表,在此基礎上進行月相知識學習。從農歷8月11日開始,以一個月為周期,觀察月亮的變化。突出想的主體地位首要的是我們教師要轉變觀念,將學生置于與教師平等的地位,尊重學生,這樣才能激活學生的內在潛能,讓他們心甘情愿的參與到地理課堂。把這種現代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理念與高中地理教學活動相融合,讓學生能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解答問題,增加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進而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優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成功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在教學上將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傳統的教學方法都比較簡單和乏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強,所以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得以凸顯。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優化教學方法,使教學內容更加多元化,比如,利用多媒體軟件、選用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方法,由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更好的地理教學效果。例如,學生在學習“認識區域”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的方式,展示一些圖片,如甘肅省年降水量分布圖、甘肅省干濕區域劃分圖等,以此來輔助學生對干濕地與降水量的理解?!绷硗猓處熯€可以通過知識結構引導圖來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梳理,讓他們有條理的對區域特征、類型、劃分指標進行記憶。還可以提出這樣充滿探究性的問題,如:“請列舉出一些我國南北方民居的差異,并分析這些差異形成的原因?”有的學生說:“北方居民對正南、正北的方向感很強,這是因為北方維度較高,正南、正北能獲得更多的太陽輻射,因此更加溫暖。”還有的學生說:“從北到南,房屋屋頂坡度、進深高度都會增大,這是因為從北到南,濕度增加,這樣的設計有助于排水和防潮。”這些問題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與思考。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顯然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這就需要我們教師不斷接納新知,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地理課堂上輕松愉快的獲取地理知識,這樣,他們才會對地理學習產生強烈的情感依賴。當然,優化教學方法的目的歸根結底是為了增加學生對地理的興趣,興趣提升了,學生自然會主動想要去探究和了解地理知識,學生的主動性提高了,主體地位也會慢慢凸顯出來,整個課堂效率也會大大提升。
四、結語
總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唯有以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喚醒學生的學習欲望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高中地理教學中,我們教師同樣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發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熱情,從而為高效地理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振興.以生為本提高地理教學生命力[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7):117-117.
[2]曾祥衛.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提高的方法[J].科學中國人,2015,0(8Z).
[3]范子秋.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J].科學中國人,2017,0(5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