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勇飛
【摘? ? 要】語文是信息傳播的重要工具,在信息爆炸的當今時代,語文的教學也必須轉變傳統教學中“一人一書一黑板”的局面,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因此,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給這一目標的實現帶來了新的機遇,鞏固了語文學科在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關鍵詞】多媒體? 小學語文? 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8.156
語文學科的教學必須與現代技術結合,這是語文學科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也是教師改變教學現狀的重要途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所能發揮的作用更加突出。我們都知道小學生普遍存在注意力難集中、興趣不持久、思維能力差的學習困擾,并且當代學生有著全新的學習追求,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特征。因此,教師應當掌握必要的多媒體教學運用精神和技巧,轉化語文教學劣勢,構建學生學習動力。
一、運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的主要作用
1.發揮語文學科優勢。小學語文課程的趣味性和形象性很強,這一點可以表現在教材文章的類型和教學要求上。小學語文學科的設置在很大程度上還考慮了小學生的基本學習特征,例如好問愛玩、思維活躍等特點。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教學趨向單調枯燥,很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挫。因此,在當代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借助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工具放大語文學科形象趣味的教學優勢,激發學生的語文探究興趣。多媒體具有轉化教學形式例如圖文轉換,分享海量語文信息例如視頻、音樂、圖片等功能,可以對學生的感官帶來多重刺激,打造聲、色、形一體的高效教學課堂。因此,多媒體的教學運用是發揮語文學科優勢的重要途徑。
2.增強學生的競爭力。隨著人才培養目標的逐漸提高,單純掌握語文知識的學生已經難以形成競爭力,只有素養豐富、能力出眾、特色鮮明、學習意識強烈的學生才能把握自身和社會的走向。傳統的教學模式是量化性的,不僅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以被調動,學生的個性化能力也得不到培養。因此教師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一來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讓學生更快、更多、更有效地吸收語文知識,為適應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二來可以改進學生的學習模式,幫助學生發掘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形成個性化的學習方法,更好地適應高層次的學習,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社會競爭力。
二、運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的一般方法
1.提升課前備課效率。保質保量的教學要從備課環節開始做起,特別是多媒體背景下的教學,更要在備課階段就做好課堂教學的準備,保證課堂教學環節能夠順利、高效的推進。首先,教師在備課之前就要將多媒體運用的場合、時機、內容規劃好,提升備課的效率和質量。其次,教師要在多媒體和相應的教學內容之間建立起必要的聯系。例如教師可以制作教學課件,下載音頻視頻等,避免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手忙腳亂。最后,教師要根據學生和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多媒體備課方案進行調整,例如加入圖片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調整課件播放的順序和節奏等,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
2.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教學的情境在很多時候就是教學環境和背景的代名詞,教學情境的效果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質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情境的創設要定位在增強教學趣味性、穩定教學秩序、活躍課堂氛圍上,從小學生的性格特征出發打造合適的教學環境。多媒體背景下的語文教學形式應當更加多樣,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中各種各樣的資源轉化教學的枯燥乏味;借助多媒體中的豐富色彩、立體動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等。總而言之,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能夠取得比傳統教學中更加突出的效果,并且借助這種方式,語文教學課堂的走向也能朝著學生滿意的方向行進。
3.突出教學的主要難點。教師上好一堂課的關鍵在于是否能夠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重難點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障礙,因此教師要運用多媒體打造簡單易懂、趣味形象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沖出困境。教師要形成教學簡化的意識,善于將抽象轉化為形象,將復雜轉化為簡單。同時教師還要發揮多媒體的橋梁作用,把學生不容易觀察、體驗的描述用更加直觀顯著的方式表現出來。
4.統一語文教學環境。學生的學習是一個整體的過程,只有學生在課內外保持同樣的學習態度才能取得整體的進步。而多媒體具有極強的遠程調控作用,這就意味著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學生的課外學習時間也納入到整體的教學計劃中。一方面,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中的社交平臺加強與學生的聯系,拉近師生關系。另一方面,教師運用多媒體可以實現網絡遠程教學,調整不同學生的學習進度,拓寬學生的語文知識面,幫助學生在課外保持同樣的學習積極性。
三、運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的基本要點
1.效率為主,形式為輔。多媒體教學“重利不重形”,多媒體教學的美觀性和技巧性固然可貴,但是效率和質量才是根本目的。有的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常常會走入這樣一個誤區,認為PPT做得越精美,穿插的內容越豐富,運用的形式越復雜,課堂教學效果就會越突出。但是這種觀點卻恰好違背了多媒體的教學簡化和效率化精神。
多媒體教學的形式是可貴的,它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單調格局。但是任何教學形式都應當為教學效率服務,如果教師將大量的時間用于思考多媒體運用形式優化上,教學的真正目標就會出現偏差。因此,教師應當始終堅持多媒體的簡化作用,以最簡潔、最高效、最有趣的方式打造最有價值的小學語文課堂。
2.學生為主,教法為輔。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學生愿意學,教師的教學效率才能得到保證。而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動力不清晰,所以帶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難度更大。
因此在多媒體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堅持學生是主體對象、課堂中心這一觀點,堅持多媒體的運用是為了打造學生容易理解的教學課堂,為了滿足學生的主觀需求,輔助學生的客觀學習。教師要始終將學生擺在教學的首要位置,避免多媒體的運用喧賓奪主,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挫和教學的方向迷失。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不僅是一種教學技巧,更是一種教學意識和改革精神。多媒體在教學中做出的貢獻是所有師生有目共睹的,無論是對學科深度和廣度的挖掘,還是對學生興趣的調動,多媒體背景下的教學已經遠遠優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但是我們教師不應該將目光停留在多媒體教學這一個例上,而是要從這一單一事件中形成教學創新的意識,豐富教法改革的來源,為學科的穩定發展帶來更多的思路和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