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福星
【摘? ? 要】體育是一門由各種各具特色的運動項目所組合而成的課程,而大多數學校因為師資的有限,都只是開展幾門項目,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與多樣性,這就造成了許多學生不愿意進行體育鍛煉的消極局面出現。因此,中職體育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多樣性,開展多樣化的體育課程,激發學生們的鍛煉興致。
【關鍵詞】因材施教? 中職體育?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8.172
中職學校相較于普通的學校而言,更注重對學生實用技能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在畢業時能夠掌握一技之長。而體育課程的開展卻往往會受到老師與學生的忽視,老師們通常認為這是一門沒有意義的課程,是在浪費學生的實踐與學習時間,而學生則因為體育課程內容的單調乏味,對體育課程的參與積極性不足。因此,中職體育老師就應該要采取行動來對體育課程進行改革,轉變師生們的錯誤觀念,讓老師與學生重新重視體育這門課程。
體育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對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磨煉學生的人格品質都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也不是每一項體育項目都適合所有學生進行鍛煉。因此這就要求中職體育老師在進行課程安排時要考慮到這一點,然后對教學的內容進行豐富,多參考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并加入到教學中去,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鍛煉興趣。
一、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相關的體育項目
中職體育課程的開展之所以難以得到學生的熱情與支持,是因為其自身的局限性。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大多數中職體育的內容與形式都是非常單一的,只在每個年級對應開展一些體育教學內容,而這些體育內容大多都是學生不感興趣的,這就很難激發出學生的鍛煉欲望。所以,中職體育老師想要開展真正受學生歡迎與喜愛的體育課程,那么就應該要吸取并尊重學生的意見與觀點,調查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并通過對相關體育項目的設置與開展,來讓原本的體育課程更加的豐富多彩,從而也更能夠提高學生的體育參與興趣。
首先,中職體育老師在設置課程的時候應該先要向每個年級的學生發放一些問卷調查表,讓學生對自己最想要開展的體育項目進行投票或補充,然后老師再對這些數據進行統計,選擇出最受學生歡迎的那幾項體育項目進行設置與安排,讓原本單一沒有選擇的體育課程變得靈活起來,讓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進行參與,從而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積極性。其次,對于一些不能進行劇烈運動的學生,體育老師也應該“想方設法”地讓他們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開展一些有趣的體育項目:如圍棋、五指棋、象棋等,讓學生在得到放松的同時也可以對學生的耐力與體力進行提升,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最后,中職體育老師在開展體育項目時一定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要尊重學生的意見與觀點,要多鼓勵學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體育鍛煉熱情得到維持與鞏固。
二、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每個班級中的每一名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身體素質與體育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的。所以,這就需要中職體育老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體育要求,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得到正常的鍛煉與發展。比如在每節課的長跑練習時,對于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而言老師可以進行不同的安排。同樣要求所有人圍著操場跑三圈,身體素質好的學生三圈跑下來可能不會感到疲憊,對于他們而言三圈的運動量是很小的;而身體素質差的學生跑兩圈可能都會“累死累活”,甚至還會對跑步產生一些害怕厭惡的負面情緒。
所以,體育老師就應該針對學生的這些特性,將長跑練習改變為自主練習,在每節課的最后專門為學生留一些時間來進行長跑練習,先組織所有學生圍繞操場慢跑兩圈后,再讓學生依據自身的需求自行控制自己跑步練習的量,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得到應有的提高與鍛煉。
除此以外,中職體育鍛煉中性別差異也是很明顯的。眾所周知,男生的體能、爆發力、持久力、耐力、體力、體育鍛煉的熱衷度等等都是遠遠高于女生的,在課余時間活躍在籃球場、足球場上的也大多都是男生,這一方面可能是女學生本身的運動積極性不大,另而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適合女生的體育項目是比較有限的,所以才讓女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得不到應有的鍛煉。因此,中職體育老師就應該針對這些問題開設一些女學生可能感興趣的運動項目,如啦啦操、健美操、瑜伽等,讓女學生能夠有更多的選擇,這樣她們的體育鍛煉積極性也能夠得到提升。
三、正確理解與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
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固然對提高學生的體育積極性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也是尊重學生差異性與多樣性的一個體現。但是,如果中職體育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對因材施教的教學概念進行正確的解讀與理解,那么可能會使學生產生一些負面情緒。所以,這就要求體育老師在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時要向學生進行解釋與說明,要讓學生明白這并不是區別對待,而是考慮到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身體能力后才實施的。比如,有些學生不用進行長跑練習并不是因為老師偏心,而只是因為他的身體原因。而這時體育老師就應該讓沒有進行長跑練習的學生在一旁進行熱身活動的練習,這樣才能夠讓其他辛辛苦苦進行跑步練習的學生心中的“不公平感”得到撫慰,從而更加的配合老師課程的開展。
總的來說,在體育課程的開展中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不僅是體育這門課程本身的性質所需,也是學生健康發展所需。首先,中職體育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將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融入到課程的開展中,尊重學生的意見,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相關的體育項目,讓學生的體育課程能夠有更多的選擇。其次,中職體育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不僅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還要依據學生的身體素質與需求出發,對不同的學生采取符合他們發展特性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得到真正的培養;最后,因材施教的教學法雖然對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具有很強的作用,但是老師在實施的過程中要正確理解與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