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 ? 要】將幼兒教育的區域活動和領域活動整合,有助于實現最佳的教育效果,也是進一步發展幼兒身心教育的前提和重要舉措。因此要將教學活動中的區域活動和領域活動整合落到實處。
【關鍵詞】幼兒教育? 區域活動? 領域活動? 整合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8.196
在幼兒教育中,區域活動和領域活動特性不同,將這兩者積極整合能夠有效互補,最大程度地發揮各自的優勢。在區域活動中,優勢主要體現在日常教學的重要輔助及補充環節上,并且在教學目標確定的情況下,區域活動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有效性;而劣勢在于使得整個活動的過程變得較為零散,不具備足夠的完整性和統一性。領域活動具有能根據幼兒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規劃的優勢,能夠在活動過程中突出主體性,體現系統性。
一、以活動整合為關鍵
(一)在區域活動中延伸領域活動內容
領域活動中,延伸教學是幼教發展的必然,也是教師培養幼兒解決實際問題并提高其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經主張,溫故而知新,也就是說,對學習到的知識技能,應經常性地練習和復習。但并不是通過簡單、機械性的復習就能達到目的,幼兒應在復習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知識的了解,更好地推進將來的知識學習。
為了更好地展現出幼兒學習的有效性,教師應通過知識復習的方式,將領域活動的相關內容充分延伸到教育的區域活動中,更好地幫助幼兒通過探索區域活動的過程獲得領域活動知識。
(二)在區域活動中前置領域活動內容
對任何事物,在開展之前都應進行預先分析,否則將難以完成,對于學習來說也是同理。在教學過程中,預先學習也是求知的良好開端,幼兒進行預先學習能夠對知識有一個較為明確的了解,有助于幼兒在后面的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索求知。因此,教師完全可以試著前置領域活動的相關內容,同時引導幼兒巧妙地在區域活動中進行合理預習。
如開展音樂領域活動中的“秋天”,教師可以預設:認識區,秋天的水果;美工區,秋天的落葉;語言區,說說秋天;音樂區,歡樂的中秋節。讓幼兒能夠通過親眼看到、親身感受到的方式,認識秋天,從而積累和秋天有關的知識。
(三)在區域活動中溶解領域活動內容
以物理學的角度分析,溶解指的是從固相轉變為液相的過程,而以此類推,這樣的理論同樣也適用于對幼兒的教學研究工作,也就是將一個大的問題依據其內在的邏輯聯系和操作方式,將其分解為多個有關聯但又相對各自獨立的小問題,使得需要進行研究的問題能夠展開,形成一個層次分明的問題網絡。以溶解為指導理論,教師應準確把握幼教的漸進和滲透特點,細化及分解幼教具體內容。
二、以目標整合為指導
作為教育的導向,目標整合是整合教育方式和教育資源的基本要求。在設計幼兒園的教學課程時,教師會為領域活動及區域活動分別制定目標。但結果是,兩者的目標具有不一致性,無法形成整體,難以將區域活動和領域活動有效整合。因此,在制定兩種活動目標時,應保持內在聯系,實現兩者的合理整合。應合理設定目標,根據兒童的具體情況,將大的目標細化,實現區域活動和領域活動的統一。
這樣的目標設定,應是一個從整合到分解再到整合的過程。通常,教師會制定整個學期的發展目標及短期發展目標,但由于幼教存在不確定性,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受到各種內外因素影響,因此教師應對大的目標進一步細分。當教學的目標得以落實之后,教師接下來就應該思考具體的教學工作。落實教學目標就是開展相關教學內容的過程,所有的教學內容和方式都應以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為前提條件。
整合活動目標是整合教學的基礎要求,教學的內容會直接受到活動目標整合的影響,從而對教學的方式方法整合產生影響。對教學活動目標的整合也是幼教的基礎內容,其教學內容整合也會直接受到目標整合的影響,也為活動目標制定了有效的整合方案。
三、以材料整合為準備
(一)以幼兒能力為拓展依據
不同幼兒在智力、經驗方面都存在差異,區域活動以幼兒的自主活動為主,在開展區域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課堂集體教學的不同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提供操作材料,使得能力不同的幼兒都能夠自主選擇學習材料,從而滿足其不同的需求。
教師在活動的區域中引入層次分明的材料,這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有效拓展幼兒探索新鮮事物的空間和能力。在不斷拓展活動材料的過程中,幼兒遇到的挑戰會逐漸升級,這樣一來就能夠持續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并且逐步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水平,積累探索的經驗。因此幼兒教師應高度重視區域活動和領域活動材料的拓展整合,教師必須能夠為幼兒提供合適的材料,才能夠充分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意識。
(二)以目標需求為拓展依據
在區域活動中,對應一個目標的材料通常不會只存在一種,而是會有多種材料共同作用。如果教師可以根據相同目標,將區域活動和領域活動的學習材料有效整合,就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豐富的學習材料,以便幼兒進一步探索,延伸領域活動知識在區域活動中的拓展。豐富的探索材料能夠提高幼兒的實際操作能力,通過操作不斷探索,從而實現幼兒和材料的互動,將材料在活動中的教育作用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持續激發幼兒的探索激情。
(三)以幼兒興趣為拓展依據
在領域活動中,為幼兒提供教材的通常是統一的資料,不同的幼兒在興趣和能力上都存在一定區別。一部分幼兒比較傾向于教師所提供的教學材料,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就會更讓人滿意,而一部分幼兒對教師提供的材料沒有興趣,因此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看起來就不那么讓人滿意。這種興趣不一導致幼兒表現不同的教學課堂,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對于幼兒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幼兒就會因此而產生比較嚴重的厭學情緒。區域活動以幼兒的自主學習為主,如果教師能夠合理地加工領域活動的學習材料,將其調整為幼兒感興趣的學習材料,就能很好地改善幼教在領域活動中的不足之處,每位幼兒都能夠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教學材料,自行探索,促進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四、結語
總之,幼兒教育中,領域活動具有根據幼兒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規劃的優勢,能在活動中突出主體性,體現系統性;而區域活動能在教學目標確定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有效性。將兩者進行整合能夠有效互補,最大程度地發揮各自的優勢。
參考文獻
[1]圖娜拉,金高娃.幼兒園區域活動與領域活動優化整合的策略[J].關愛明天,2015,(12):625.
[2]公吉宏.領域活動與區域活動在學習材料上的優化整合[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23):4-4.
[3]劉秋敏.領域活動與區域活動在學習材料上的優化整合[J].新課程(教研版),201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