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周琴
【摘? ? 要】在當前我國小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背景下,對于小學生能力的培養成為了教育事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在小學教學的所有學科中,美術教學就可以很好地起到對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的作用,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實踐性就能為學生日后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但是,當前我國的小學美術教學中對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較差,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存在誤區,并且美術學科在小學教育中并不受重視。因此,本文著重針對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問題進行探究,旨在為我國的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可供參考的理論建議。
【關鍵詞】小學美術? 美術教學? 動手能力? 手工制作課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025
近些年來的課程改革越來越看重對于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在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越來越受到各個小學的重視,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是豐富小學學科內容,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的重要科目之一,接受美術教育對每一個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如何利用小學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此文將做清楚分析。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存在的問題探究
美術學科在小學教學中除了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生審美進行啟蒙之外,美術教育還可以起到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效果。然而,在我國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對于美術教育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觀念較差,并且沒有針對動手能力的培養進行教學方法的設計與優化。因此,本文首先針對動手能力的培養進行了對現階段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究。
(一)美術學科在小學教學中不受重視
美術學科在小學的所有學科中屬于副科,因此大部分學校的美術課程一星期也就一節,這么短的課時很難真正起到提高對學生動手能力的有效培養。然而,課時僅一節的情況下,由于各種考試的壓力存在,許多主課教師也會占用美術課程進行教學,這種情況更加影響了學生所接受的美術教育程度,并且局限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這種美術學科不受重視的情況是由于教師與家長對學科的認知不足而造成的,嚴重影響到了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發展與進步。
(二)教師的教學理念存在誤區
與此同時,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理念也存在誤區,大部分小學美術教師習慣性的將自己教學的課程作為一門自習課或者簡單的引導學生畫畫,并沒有意識到在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性。長此以往,學生對于美術教學與動手能力也會喪失興趣,變得不受重視,影響了學生的個體發展。
(三)教師的教學方法較為傳統
另外,小學美術教學的教學方法也存在問題,大部分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習慣性開展簡筆畫教學,簡筆畫可以作為教學的基礎與入門課程,但對于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起到的作用較小。教師沒有形成較為先進的教學思想,一味的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大大地降低了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學習體驗,也影響了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積極性,進而很難通過美術學習提高自身的動手能力。
二、小學美術課堂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方法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動手意識
實踐證明,學生對美術課程越有興趣,將會促進學生深度思考學習內容,進而逐步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根據教育學相關知識,小學生通常會對事物持有較高的好奇心,但注意力不持久,這要求美術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美術熱情。作為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師,更要利用新奇事物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在進行教學時教師適當引入新奇的教學內容,加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此外美術教師應充分發揮美術的藝術美,表現出美術學科中的豐富價值,利用優美動人的畫卷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鑒賞能力,使學生擁有更高的審美能力。欣賞美是美術教學的第一步,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美術作品時,應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結合小學生的喜好、生活實際。
(二)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繪畫是一門藝術,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要求學生加強技法訓練,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在繪畫方面的創造力。技法練習作為美術教學中的基礎內容,學生需要經過長期訓練才可能擁有精湛的技法,而單一的教學方法容易使小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繼續學習的耐心。針對當前現狀,美術教師應不斷豐富培訓方法,開展手工制作課,如開展裁剪、折紙等手工課,使用水彩、蠟筆等不同的畫筆進行勾線、上色練習。通過豐富多樣的手工制作課程,激發小學生積極學習的熱情,促使學生從實踐活動中發現美術制作的趣味,讓小學生愿意動手制作。在組織動手的實踐教學中美術教師理應有全局思想,把握教學重點,幫助學生理清不同技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三)創設利于學生動手的教學情境
美術由理論與實踐兩部分內容組成,這要求美術教師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對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驗證,最終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根據小學生心理發展特點,美術教師可以借助學生表現欲較強的特點,創設一定的情境。通常情況下教師會選取優秀的作品向學生展示,引導學生理性欣賞繪畫作品,激發學生的模仿欲望,讓學生對美術學習有更加濃厚的興趣,有意識地參與動手實踐活動。
三、結語
總之,小學美術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依據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有力提升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實踐能力等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廖春鈺.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導學,2014.
[2]蔡薇娜.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情感能力的培養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4.
[3]朱小梅.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J].美術教育研究,2017(24):144-144.
[4]高敏.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線,2016(11):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