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春梅
【摘 ? ?要】初中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關鍵時期,教師要明確這個時期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的知識儲備,更多的是要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同時,要根據學科要求以及學生的性格特點,采取有效教學措施,增強教學效果。初中數學不同于小學,它的難度更大,在概念的理解與公式的運用上更加的靈活,學生單純地采用生搬硬套的學習方法是很難將數學學懂學透,且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考試習題更加多變靈活,旨在考察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而不僅僅是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記憶上,在這種教學背景下,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至關重要。本篇文章將圍繞初中數學教學展開,深入剖析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 ?邏輯思維能力 ?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1.025
現階段,初中數學教學形勢嚴峻,學生的學習效果很差,具體表現為面對一個數學問題,學生很難將題目解析清楚,且很難找出題目中隱含的條件,難以找到解題思路與方法,甚至部分學生知道了解題方法,在書寫步驟的時候也是極為混亂的,這就常常導致學生在應用計算問題上的得分率不高,且題目稍有變換,學生們就又處于迷茫狀態,難以透過現象看本質。歸根結底,造成上述問題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缺乏嚴密的邏輯思維,在解題的時候,難以找到突破口,針對這個問題,教師要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勘破數學難題,使學生的數學能力更上一層樓。
一、加強學生對概念的推理與論證
在以往的理論教學中,不少教師僅僅是將課本上的知識照本宣科地復述一遍,要求學生們能夠記憶背誦就是了,這種教學方式不僅無趣,而且還浪費了課堂教學時間,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吸收很低,掌握也不扎實,更是忽視了學生的邏輯思維的培養。教師要正視這個問題,采用新式教學方法,增強數學教學效果。在理論課堂中可以融入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從概念入手,學會從文字中推導公式結論等,并總結出一系列的數學問題,這個過程的實現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要求教師在進行概念講解的時候給學生留夠自主探索時間,并要給學生指明探索的方向,畢竟,初中階段的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還不足,完全放任他們進行自主學習,效果不會很理想。且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要做好引導作用,帶領學生逐步學會推理論證的方式方法,并通過大量的練習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看到數學問題就反射性地進行深入探索,長此以往,邏輯思維能力自然能夠得到提升。
二、加強學生的自主解題過程
大量的習題練習同樣是提升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大多是以自我為中心展開教學,學生都是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被動學習,長期進行下去,學生逐漸產生了依賴思想,故而,教師要將學生放在教學主體位置,加強學生的自主解題練習,并通過這個過程,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首先,教師要教授學生正確的解題步驟,即先找尋題目中的條件,然后再結合問題,找尋最簡便的解題方法。但這個過程的開展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不少學生找不齊題目中的條件,因為數學習題中有很多的條件是隱含在題目中的,這就需要學生通過大量的練習,總結經驗,因為大多數隱含條件的給出方式都是一致的。其次,教師要教授學生運用已知條件解決問題,并且要鍛煉學生的靈敏度與感知力,即能夠根據這些條件快速反應出要運用的公式,當然,這個能力的提升還需要學生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方能準確地書寫解題過程,并最終得出正確答案。學生要學習教師嚴密的解題方式,并通過大量的解題練習鍛煉自我嚴密的邏輯思維,長此以往,能力的提升是必然的。
三、運用多種解題方法,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
在習題的評講過程,教師不能拘泥于一種解題方法,而是要多鼓勵學生去找尋新的解題思路與方法,并通過這個過程,增強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比如,在進行函數的講解時,教師可以輔助提問教學的方法,抽取部分學生起來講述自我的解題思路與步驟,我相信,由于學生能力的不同,解題的方法會存在一定的差異的,且解題過程能夠看出一個學生的思考過程以及各步驟間的邏輯性,同樣,也能夠查驗學生的課后作業的質量,是否存在抄襲現象。多種解題方法的探索,有助于學生開闊思維,提升創新能力。再比如,教師還可以借助于多媒體設備,增強數學教學的靈活性,隨時根據課堂需求,對講解習題展開變式,并要求學生立馬思考,趁熱打鐵,檢驗學生的掌握程度,同樣也是鍛煉學生邏輯思維的有效方式,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解決多種問題,這也就代表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增強。
四、注重思維導圖的建立
思維導圖的創建過程同樣是能夠有效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方式。數學課本上的知識都是比較散亂的,但各知識點間又是緊密聯系的,教師可以開設專門的思維導圖創建課堂,教授學生將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運用一定的關聯將它們全部都表達出來。這個創建過程就極為考察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同時,各個知識點間的聯系又能展現出學生的邏輯思維是否嚴密。教師要認識到思維導圖創建的積極作用,加強這個過程的教學。首先,學生要對已學習的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其次,再找尋各知識點間的包含關系,并從大到小的延伸知識點,清晰地標明各知識點所處的位置,所處位置的不同表明了不同知識點在學生心中的重視程度。最后,要盡可能詳細地將所有知識點表達出來,畢竟,思維導圖是可以作為后續的復習資料使用的,思維導圖構建得越系統,越完整,那后續的復習將會越高效。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來確認構建知識的范圍,可以是以章節為單位,也可以是以單元為單位,如若能力允許,將一本書的知識點全部整合起來同樣也是可以的,這個過程不僅是對知識的一個再回顧過程,同樣有助于學生強化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的說來,大量的習題練習是增強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最有效的途徑,不過,初中生的自覺性差,自控力不足,要想他們在課后進行大量的自主練習,加強外部約束至關重要。教師可以邀請家長參與到數學教學中來,對孩子的學習起到有力的監督,強化自主學習效果,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切實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黃正軍.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J].理科考試研究,2014,21(14):1-2.
[2]朱娟.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J].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4(12):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