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花
【摘 ? ?要】歷史作為高考科目之一,在高中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上好歷史課的關鍵,也就是說,課堂導入設計得好能起到激發學生歷史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的作用,由此提升高中歷史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高中歷史 ?課堂導入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1.048
一堂課,它首要的環節就是進行課堂導入,如果不進行導入環節,而直接省略,會使得學生無法進入課堂狀態,處于云霧之中,這也就證明了課堂導入的成效將會直接地影響到一堂高中歷史課程能否有序展開。老師課前進行課堂導入,導入效果好的話,學生就能從休息狀態輕松的過渡到學習狀態,而且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欲望得到激發。然而,在實際的歷史教學中,很明顯我國歷史教學目前的導入水平還比較低下,因為受制于高考的壓力及考試的設定,此外,有些歷史教師自身對課堂導入的認知不足,他們的目的只是一味地去完成教學進度,讓學生在高考的時候能考個好成績,是目前高中很多歷史教師唯一的目標,自然也就不會重視課堂導入環節的設定,有的甚至直接省略了這一環節,導致學生集中注意力困難,學習效率也無法提高。
一、教學導入于歷史教學的重要意義
很多歷史教師認為,課堂導入環節可有可無,而高中生最根本的任務就是把歷史課本上的知識掌握能應付高考就足夠了。但是,他們卻沒有想過,如果作為課堂首要的導入環節都沒有進行好,學生就會陷入一開始就沒有學習課本知識的欲望的困境之中。其實,教學導入于歷史教學是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的,導入的效果直接影響到的就是整堂課程的教學成效。在教師進行有效的導入之后,學生可以在導入過程中明白老師接下來的教學計劃,從而使自己能夠有目的性的去學習知識;還有的教師可以在導入過程中融入之前學過的知識,這樣做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已學知識的理解,同時還能是教師掌握到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情況,起到溫故知新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歷史課堂的導入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使教師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方便教師制定教學計劃。
課堂教學導入作為一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的策略,雖然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這個策略的實施也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歷史教師所選定的教學內容去設定及應用。在設置導入內容的時候,教師要充分的將教學的重點、難點和教學的目標側重體現出來,這樣才能使得導入變得更有層次感,也更有針對性,教師在完成導入教學之后,便能促進學生的學習。不過,教師在導入課程的時候,需要做到對時間的把控,做到合理使用教學導入,不然不僅會高度影響高中教學的進度,而且會在學生身上產生反作用。例如,教師在導入環節對時間把握不準,導致拖沓、冗長,就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厭倦的情緒,從而在課堂中難以集中注意力,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兩方面的問題,此外,教師還可以將多種多樣的導入的方式結合起來使用,以此提高學生歷史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二、歷史教學課堂導入的策略
(一)溫習回顧式導入策略
古語有云:“溫故知新”,這里所謂的溫故知新實際上就是指對過去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再次學習,然后就能獲得不一樣的收獲。歷史必然不會是孤立存在著的,事件與事件、事物與事物之間總是會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聯系,學過的舊知識也會和還沒學的新知識之間存在著銜接和過渡。這時,歷史教師就可以在課堂導入的環節中,構建出一座將新知識和舊知識進行有效銜接的橋梁,用溫習曾經學過的內容的方式開啟新課程的學習。
(二)故事型導入策略
雖然說,到了高中階段,高中生的心智已經趨于成熟了,但是實際上對于故事及一些歷史事件的好奇心依舊還是存在著的,有著濃厚的興趣。所以,歷史教師如果在導入課程時運用故事型導入策略,帶入一些與課文知識相關的歷史人物故事,就很容易將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學生也會更樂意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一定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更不能講大家都知道的故事。例如,我們接觸到的一些成語如“暗度陳倉”“草木皆兵”都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在講故事的時候,能帶動學生參與到課堂實施中去,增強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而且故事很多這都與歷史上的重大事件相關聯,從故事中學生可以進行聯想記憶,降低了課程學習的難度,相較于傳統的照本宣科其優勢顯而易見。
(三)現代技術型導入策略
現代技術指的是運用于課堂上的,不同于傳統模式上的教學輔助性工具,如多媒體設施。要知道,學生的自控力還是比較差的,上課時如果只局限于運用單一的課堂導入策略,不僅難以發揮導入的作用,甚至會使學生厭倦歷史課程的學習。因而,除以上兩種策略外,歷史教師還可運用多媒體打開課程學習的大門。運用多媒體實現課程導入,其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借助圖片、聲音及影像將歷史的原貌還原在學生的眼前,從而將學生從現實中帶入到新知識的講授中去,很大程度的提升了學生的興趣,同時還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例如,在講解抗日戰爭的內容之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先播放一段日本鬼子屠殺中國同胞的視頻,雖然有些殘忍,但是能激起情感上的共鳴,也能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更大程度上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
三、結語
綜上所述,課堂導入策略在歷史教學中起著舉重的作用,歷史教師應該重視導入環節的設定,以此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盡快進入到學習狀態而保證了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并能有效提高教學和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蔡逸凡.高中歷史教學中課堂導入策略的[J].當代教研論叢,2016,(08):66.
[2]賁丹.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課堂導入策略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01):101.
[3]阮培欽.引導式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D].福建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