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兵
【摘? ? 要】中職學生在日常行為規范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也影響了他們的行為習慣養成。需要為中職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校園環境和生活環境,讓他們能夠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同時也要提升教師素質,讓教師可以更好的引導學生,去挖掘學生的優點,促進學生的養成教育。本文旨在探究中職學生養成教育現狀及對策。
【關鍵詞】中職學生? 養成教育?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162
一、中職學生日常行為現狀
很多的中職學生不僅文化知識比較薄弱,而且他們生活習慣、組織紀律、思想品德等方面,也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大多數中職教育的學生都是一些在高考中沒有取得好成績,沒有達到普通高中錄取線的學生,因此他們都屬于學困生,在學習上得不到師生的認可。這種情況下,他們很容易對自己的未來產生困惑,不知道自己將來的路該如何走,沒有目標,甚至會有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不去努力地爭取未來,反而是放縱自己。而且大多數的中職學生,他們習慣了以自己為中心,沒有家庭責任感,也沒有集體榮譽感,他們其實很依賴自己的家長,但是同時他們的逆反心理也比較強,總是要和家長的想法反著來。上課聽講注意力也不夠集中,在課堂上不是睡覺、聊天,就是玩手機、打游戲,對他們而言,課堂根本就沒有吸引力。他們向往的是校外的花花世界,在外面他們覺得很自由,沒有家長和老師的管束。他們可以抽煙、喝酒、燙頭、說臟話。有些比較嚴重的甚至會和社會上的一些人交往比較多,出現小偷小摸的現象。學校學生之所以會有這種表現,其實是有多方面原因的,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他們在中小學階段沒有接收到完整的養成教育。而現在想要徹底的解決中職學生存在的這些現象,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首先還是要從抓他們的養成教育開始。
二、養成教育的內涵
養成教育要多從思想上去引導學生,在學生生活、學習各個方面嚴加管教和引導,提升他們的認知,情感,意識和行為,讓學生可以自覺的遵守社會道德和行為規范,從而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簡單地說,養成教育其實是一種素質教育,這種教育的教學方式,主要體現在對于學生思想品德的養成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都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教師們必須要意識到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嚴抓養成教育,幫助學生提升他們自身的素質,讓他們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成為社會需要的人。
三、造成自身缺乏養成教育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家庭是學生成長的主要環境,家長的一言一行對于孩子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有些家長,由于受教育程度比較低,不能夠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有些家長就是太過溺愛自己的孩子,對于孩子在成長道路中所犯的錯誤,并不能夠引起重視,由于過度的寵愛和包容自己的孩子,導致這些孩子沒有錯誤意識,他們還養成了自私自利的態度,認為別人對他的付出都是應該的,不會感恩;我校的學生大部分來自于農村,父母都在外面打工,這樣的家庭就更談不上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了,他們很少過問孩子的學習情況和行為習慣。
(二)學校原因
1.沒有重視德育教育。在教學過程中,一直以來教師們都非常重視文化課的教學,因此花了太多的時間在知識教學上,相反忽視了德育教育。而且由于學生在中小學階段學習成績較差,教師們對他們的關注也比較少,身邊的同學也歧視他們,這就導致他們對學習不感興趣,但又不得不坐在教室里,長此以往,他們找到了自己的娛樂方式,開始玩手機、睡覺等等,對這樣的學生,很多老師不想管,有時候由于社會上的各種輿論老師也不敢管。這是對這類學生的放縱,同時也為他們養成壞習慣提供了條件。
2.教育方法出現錯誤。在教師隊伍中,很多老師對學生不敢管,特別是一些年輕教師,對學生不敢管,不能夠擔任為人師表的責任。還有一些教師對于學生的態度不好,對那些學習成績不好或是較容易犯錯的學生從來沒有鼓勵的話,總是批評,這樣讓學生老師之間就產生了距離感教,也容易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
(三)社會原因
中職學校學生形成了錯誤的價值觀和社會也是有一定聯系的,因為社會上存在著這種問題,在整個社會,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盛行,因此很多的學生過于重視金錢和享受,不注重自己的奉獻和付出,這樣也會讓學生太過于重視自我感受,沒有集體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四、抓好養成教育的對策
1.創造一個好的校園環境。中職學校為學生們創造一個好的校園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和諧融洽的校園環境更利于對學生開展養成教育。首先是學校需要制定與學生學習生活相關的制度,嚴格按照制度來執行幫助學生糾正他們身上存在的壞習慣和壞毛病,也能夠讓學生改掉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習氣。其次是在校園各處張貼各種溫馨提示和名人名言,讓學生能夠在正確的價值觀的引導下去培養好的品質,利用班會課,向給學生宣傳良好素質的培養和做人的基本準則,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去改變自己。
2.提高教師素質。提高中職學校教師的素質也是勢在必行的,教師們是學生模仿和前進的對象,只有一個高素質的教師才能教導出高素質的學生。教師們在教學中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也要傳授給學生一些做人的道理,這就要求教師們能夠時刻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通過自己的言行來引導學生。而且教師們也要掌握好的溝通方式,多去觀察學生,了解學生身上存在的優點和缺點,通過合適的方式,去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比如說,很多學生和家長之間存在較大的矛盾,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們就要從側面去讓學生體會到家長對他們的關愛和家長們的辛苦,讓學生學會感恩父母的付出,也學會體諒父母。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對于學生之后的成長和發展都是有很大幫助的,因此教師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多去觀察、關愛和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成長,這樣才能夠為學生終身的學習及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孫宗波.中職生養成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
[2]毛春雷.中職學生現狀分析與對策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