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芳
【摘? ?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呈現出多樣化,尤其是高素質人才和專業人才,由此而衍生出新時代的教育教學理念,即核心素養教學理念。因此,在高中語文學科知識講授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語文教師要嚴格落實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積極進行語文教學方式的改變和創新,從而逐步深化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能力,以及深化教師的語文知識教學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高中語文? 教與學? 方式轉變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4.016
在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下,我國開始進行課程教育教學改革工作,在這項工作的推動過程中,形成了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即核心素養教學理念,因此,在高中語文學科知識的講授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注重結合高中生的成長規律,以及我國社會發展對人才類型的需求,來開展語文實踐教學活動,通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師的教學方式,來培養高中學生自身的核心素養,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和綜合技術能力。筆者在本文通過分析核心素養的內涵,來論述在核心素養下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化發展。
一、核心素養的內涵
在高中語文學科知識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注重培養高中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指能夠培養全能型的社會人才,促使高中學生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礎,能夠積極的參與到社會發展過程中,并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實現自身的自主化發展。與此同時,具有良好核心素養的高中學生,能夠更好的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以及滿足知識型社會的發展需求,從而使高中學生具有良好的問題解決能力。
①從概念內涵上看,核心素養能夠幫助高中學生形成適應社會發展所需的能力,以及能夠實現終身發展所需的品格;
②從價值取向上看,核心素養能夠幫助高中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③從選取指標上看,核心素養不僅涉及到學科素養的培養,還涉及到個人的發展以及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
④從結構構成上看,核心素養能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點,結合國家的價值準則、社會的價值準則、公民的價值準則,構成適合中國國情的“核心素養”。
二、在核心素養下轉變學生的語文學習方式
傳統意義上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不利于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文化素養,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夠有效的改變被動式的知識學習方式,幫助高中學生形成具有問題解決的能力,以及養成適應社會發展的品質,從而能夠轉變學生的知識學習方式,實現深度化的知識學習。
深度化的知識學習,是指高中學生能夠將已經掌握的文化知識和知識的學習技能,遷移應用到新的知識學習情境中,并且能夠運用所學的文化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有效的鍛煉高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創新性思維能力等,能夠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深度化的知識學習方式主要包括非認知型學習方式、跨科學性的主題學習方式等。
在深度化語文知識學習過程中,主要圍繞相關的學習主題,來開展知識的講解,通過語文教師的引導化教學,促使高中學生能夠全身心的參與到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并且能夠在知識學習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全面化發展。與此同時,在語文知識學習過程中,高中學生能夠有效的掌握語文學科知識,在掌握語文學科知識學習過程和學習思想的基礎上,來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從而提高自身的獨立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等,逐步發展成為社會所需的新型人才。除此之外,學生能夠將自身掌握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理念,遷移應用到新的知識學習情境中,并且能夠將所學的語文知識用于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文化素養。
三、在核心素養下轉變教師的語文教學方式
在語文學科知識講授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逐步為高中生進行自主化深度學習提供支撐,因此,培養高中學生的核心素養,也對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表明語文教師要積極開展深度化教學。
深度化教學,是指語文教師要在以德樹人的教學目標下,通過與學生進行良好的課堂教學互動,實現自身的社會責任感,以及發揮自身教書育人的作用。因此,為了有效的開展語文深度化教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完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式教學。
1.以教學問題為出發點。語文學科知識的深度化教學是在問題化教學基礎上進行完善,逐步從單一化的教學方式向綜合化教學方式發展,幫助學生從固定的思維學習模式轉變為自主化的思維學習模式,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知識學習能力。
2.以教學情境為出發點。語文教師開展深度化教學,通過為高中學生創設科學化、合理化的教學情境,來引導高中學生進行自主化知識探究性學習,逐步提高學生的思維學習意識,從而鍛煉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并且能夠使高中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實現自主化、合作化學習。
3.以教學研究為出發點。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深度化教學,不僅要將語文知識傳授給高中學生,還要培養學生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主要體現在思考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因此,通過為學生設置教學提問,以及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逐步開展語文探究性教學,促使高中生在小組合作化的知識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效運用批判性學習思維,來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語文文化修養。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受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理念的影響,高中語文學科知識的教學理念也發生了改變,逐步形成了小組合作式學習方式和自主探究式學習方式,從而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思想,為以后進行語文學科知識的學習提供持久的學習動力。與此同時,語文教師在知識教授中,要注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主體,開展知識探究性教學,在幫助高中學生形成良好學習思維和學習習慣的基礎上,來提高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運用能力,從而實現高質量的語文學科知識講授課堂。
參考文獻
[1]孫瑞寧.“核心素養”引領下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變革取向[J].才智:創新教育,2017.
[2]李晶晶.您把高中語文教與學方式轉變思考[J].新一代:職業教育,2017,06:64-64.
[3]徐鋒,李俊.立足核心素養,轉變學生學習方式[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教育科學:理論前沿,2018,12:348-349.
[4]柴建慧.高中語文教與學方式轉變的實踐與思考[J].方法探索:語文教學與研究·下半月刊,2018,02:1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