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翔
【摘? ? 要】教師在講授一門學科的時候,最重要的不是他所講授的知識內容,而是他所運用的教學方法。而對于高中的生物學來說,如果教師想講好這門學科,那他一定需要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因為生物是一門偏理性化思維的學科,所以我們在采取教學方法的時候一定要采用具有人性化和多元化,并且理論知識要和實驗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而只有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所講授的知識內容和學好這門學科。
【關鍵詞】高中生物? 教學方法? 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045
生物這門帶有理性化色彩的學科,對于剛踏入高中的初學者來說它是重要而有點偏難的科目。因為它涉及的是關于細胞的產生到發展再到結束這一系列過程和其中所產生的活動的知識內容,所以初學者才會在學習它的過程中出現上述的感覺。不過要解決這種感覺,關鍵還是在于教授的教師選取怎樣的教學方法。因此這個過程中,教師上課時用到的教學方法很重要,因為這不僅關乎學生成績的高低,也關乎教授的教師能力和其自身的價值。
一、多媒體加入,增加互動性
教師在準備講授這門學科的時候,先要知道的是這個內容需要哪些東西的配合下,才會更好的使學生們去理解和牢記這個知識點。而在想清楚之后,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來對知識點進行講解,而通過這樣之后學生一定會在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達到了教師所想要的目的。因為多媒體技術加入后,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圖片等多方面的方式向學生展示這堂課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使高中生物課堂既滿足了這門課程教學所需要的立體性和生動性,又能增加課堂的樂趣,并且學生們也因此更加的積極。此時如果教師在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那么學生便會更加的記住這堂課所講授的內容。所以這門課程需要多媒體技術的加入,因為這樣會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讓學生和教師都會獲得回報。
二、實踐與理論結合
如果高中生物教師只單單地講授理論知識,而不給予相應的實驗讓學生們進行論證的話,學生會逐漸地淡忘知識點。而這種方法所帶來的效率也會逐漸地降低。所以教師在教授完某一知識點之后,一定要安排合適的時間,讓學生們論證這個理論,這樣學生們才會銘記于心。而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知識點更不能脫離了實踐,生物這門需要理論和實踐結合的課程也是如此。因此學生們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之下親自去論證這個理論,這樣我們才會收獲到意想不到的收獲。所以實踐與理論結合,才能使生物這門學科在多媒體技術加入后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三、大膽創新,改變原有的舊模式
教學方法不能一直堅持使用原來古板低端的教學方法,需要伴隨著時代的潮流而進行改變。這樣培養出的學生才能更好地去適應這個社會。而高中所學的生物也不例外,以前的生物教學方法是那種理論知識多,實驗課少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早已不在適合現在的社會。而原有模式一直存在的原因,也是因為經濟條件和其他方面因素的限制所導致。不過隨著國家經濟實力增長和教育體系不斷的發展完善。這些問題也會得到相應的解決,相伴隨這門學科的教學方法也會隨之改變。它的改變主要是通過增加實驗課來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并且在這基礎上教師盡最大的努力去鼓勵學生們進行自主性的研究等,而這將會使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得到最大化的效益和價值。
四、教學方法人性化,實現自身價值
教師無論選取什么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一定要人性化。因為這樣才能更好地符合教學的要求,以及能更好的去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不過教師在選擇好教學方法后,需與自身的習慣等因素進行磨合之后才能去跟學生們講授知識。避免教師因不熟悉教學方法而上課感到別扭和學生在聽教師教授課程時的不適應。所以教師一定要將教學方法熟悉之后,才可以對學生們進行講授。這樣在講授的過程中,教師才不會感受到別扭,而學生也不會聽起來怪怪的。所以教師一定要讓教學方法人性化,這樣才能在課堂上實現自身的價值。
五、合理利用資源,讓學生受益匪淺
對于一門學科來講,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們能看得懂、聽得懂并且能運用和記住。而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師能不能很好地去利用學校所提供資源,并且能不能很好的滿足學生的求知欲。這個對于一個教師來說很重要,而高中生物教師也不例外。教師應該怎樣的去利用學校提供的資源,并且將這些資源用于高中生物的課堂上,讓學生受益匪淺。教師需要先了解到學校的資源有什么,然后從中選擇適合自身課程的資源,之后,教師將這些資源融入到講授的課程中,通過講授的方式和內容,讓學生們盡量的去獲得知識,并且能有效的拓寬學生的視野。所以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合理的去利用學校提供的資源,并將資源作用于學生身上,讓學生們能夠更多的學習到知識。
六、提高學生自律性和思維邏輯能力
無論學哪一個科目,學生自身的自律性很重要,尤其是在高中。因為在高中由于學生對自己的約束能力的減弱并且玩耍的心思大大提升,所以這個時候需要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合理的約束。這樣才能使其約束玩耍的心思而相反的提高自身的自律性,最后才會更好的去學習這門課程。但是由于這門課程還是帶著一點理性化的色彩,所以它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還是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教學生物這門課程的時候,教師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的提高也很關鍵。教師如何去提高一個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呢?這個就需要前面的幾點條件作為基礎,并在不斷的練習、理論知識和實驗的洗禮下,才會逐漸的上升。總之,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自律性進行相應的規范,并且有效的去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這樣學生和教師才會在這方面獲得相應的回報。
生物這門學科對于學生來說,是探索世界的一門有趣而又生動的必修學科。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利用好學校的資源,并且教師自身和學生方面的因素一定要做好相應的規范和提高。但至關重要的還是要讓理論知識和實驗進行結合,這樣才能讓這堂課有意義。如果教師想要讓學生在生物這堂課上受益匪淺,并且自身的價值得以實現,那他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這才是教師講授課程的關鍵點。
參考文獻
[1]朱新明.淺談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物教學,2015(22).
[2]馮雪玉.生物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J].教育革新,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