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林
【摘? ? 要】應用題是對小學生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的綜合性考查,也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在新課標的倡導下,數學教學應該把培養學生應用意識作為重點,把綜合實踐培養應用意識作為載體。基于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分析解答,鞏固數學的基礎知識,提升小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綜合運用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 應用題?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082
在當前的小學教育當中,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一直都是小學教育所強調的重點。應用題作為小學數學學習內容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小學數學學科學習的重點以及難點,應用題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能夠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新教改的推動之下,小學教師在進行數學應用題的教學過程當中,也越來越注重教學方法以及在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方面入手,對學生進行應用題學習的引導。
一、教會審題,引導學生理清數量關系
審題對于解決應用題而言十分重要,教師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掌握審題技巧可以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題目要求。審題可以幫助學生掌握題目的情節,條件以及要求。在審題過程中,學生應當找出題干中蘊含的條件,掌握題目表達的內容,事情經過與事情結果,理解題目給出的一系列條件以及題目的相關要求,進而更好地展開解答。除此之外,為了更好的分析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關系,還需要進行一定的繪圖更好地展開理解,將題目中復雜的內容簡單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題目的要求,更好地進行題目的解答。
二、讓應用題聯系現實生活
傳統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時無法將所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導致學生學習了相關內容卻無法將其正確的運用到實際當中,雖然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水平,但卻無法將其運用出來。因此,為了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應當幫助學生親身經歷到問題當中,通過將實際問題作為教學內容的方式展開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結合生活情境展開學習,教師在設置情境的過程中不能僅僅為了活躍課堂氛圍創設情境,而應當建設與教學內容相關聯的情境展開教學,進而幫助學生更好的拓展自身思維,提升數學運用能力。
例如,教師在進行“比例應用題”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準備兩杯奶粉沖泡的牛奶讓學生品嘗,由于奶粉含量不同,教師可以讓學生品嘗后說出自身的感受,有些學生可能會認為牛奶太膩了,有些學生則認為牛奶沒有味道,這時教師提出本節內容的問題,什么樣的比例才能才能保證牛奶的口感呢,針對這一問題,學生會給出自身的回答,有些可能認為1:4的口感良好,也有些人認為1:10的比例更適合,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之后教師在給出正確答案,1:8的比例是最適合的沖配比例,之后再提出問題:“按照這樣的比例,兩百毫升的白開水中應當加入多少奶粉才能調配出好喝的牛奶呢?”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效果獲得了相應的提升,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也能獲得一定的提升。
三、應用題教學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基礎
由于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應用題題干大多為文字,但是由于小學生心智發展尚未成熟,文字理解能力也較為不足,導致學生對于應用題沒有興趣,無法取得相應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當采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學習興趣,之后再開展相應的教學,只有這樣的方式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將生活中的事物結合到教學當中,例如,學習“打折和原價”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設置這樣一個情境:小明和父母到文具店買文具,文具店今天有八折優惠,小明一共消費五十元整,如果今天文具店不打折,小明應該給多少錢呢?通過這樣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將文字轉化為圖文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題目中的內容,提升自身的學習自信,進而更好地調動教學效果。
四、思維發散,提升解題
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加強應用題的訓練,有助于學生提升自身的思維擴展能力培養。加強數量關系的分析與訓練也成為重中之重。已知數量與已知數量、已知數量與未知數量之間的有效關系,恰恰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基礎條件。
首先,一題多變訓練法;換句話說,就是在同一個條件下,根據不同的條件提出不同的問題。例如:水中有30條金魚,20條黑魚,這個時候數學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探究問題的本質,并提出問題:求和還是求差?求倍數關系?求比……這些不僅可以構建學生認知和數量之間的關系,還可以從一定的高度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一題多解訓練法;教師要保證學生思維靈活性的引導,從不同的角度向著不同的方向進行引導,尋找最佳的答案,并打破原有的思維邏輯。
最后,同題擴展訓練法;在一個題目的已知條件分析問題。例如:一個平行四邊形,底面是8米,底是高的兩倍,面積是多少?這個題目中,明顯的直接條件不存在,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從已有條件中尋找直接性的條件,在思維的轉換中,解決需要解決的問題,并在長期的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準確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經過分析、思考和計算,完成一道應用題。
五、結束語
為了將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合理、有效、科學地開展下去,需要教師在教學實際中能夠不斷反思教學成果,同時應該在教學方法上不斷地加以創新,使應用題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能夠做到教學相長,培養學生數學分析能力以及數學邏輯思維,使應用題教學在小學數學教育中能夠充分發揮出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曉梅.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微課的實踐應用分析[J].甘肅教育,2019(09):55.
[2]高之至.談類比策略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運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8):58.
[3]韓延珍.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實效性提高策略[N].發展導報,2019-04-16(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