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飛翔
【摘? ?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青少年的教育問題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小學教師的教學方法也亟待更新,急需探求新的教學模式,有效改變如今不容樂觀的教學現狀。小學數學更是在小學課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不僅是一門充滿神秘的學科,更是一門生動有趣的學科。因此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激發學生求知欲和探求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只有打開了數學世界的大門,才能找到通向知識的道路。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方法? 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095
小學數學教學應該注重學生思維的培養,應該從各個方面讓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的角落。因為小學這個階段是讓一位無知的學生慢慢接受知識的洗禮,應該讓他們一直保持對學習的熱情。在此之下,數學更是一門充滿智慧的學科,數學教師更應該對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從根源入手才能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以便更有效地開展數學的教學工作,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數學在小學教學中的地位。為以后進入高年級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索的重要性
1.培養創造力的基礎。創造力和創新意識是新知識的來源,是人類社會向前進步的基礎。小學階段的學生有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想法,他們會對世界發各種疑問。許多的科學家如牛頓正是對蘋果為什么往下掉而不是向上走,到最后發現了萬有引力。自主探索往往是學生自己主動發現問題,然后思考解決辦法培養大腦的創新力,最后形成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而不是像傳統教學模式只是教師努力在往學生腦袋里塞知識。這將會對數學領域的向前發展有著重大的推動作用。
2.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學習中我們往往講求學生的眼耳口鼻全都要投入到工作中,這樣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我們的雙手更是幫助學習的好工具。“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是老一輩總結的真理。自主探索可以在發現數學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雙手去手工制作數學模型,或主動查閱數學文獻,或在草稿紙上進行演算這些方式都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進而加深學生對這個數學問題的記憶。
3.能開啟學生對數學新的認識。自主探索強調的是學生在教師的輔助之下,遇見數學問題自己獨立思考,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一種過程。學生在這期間享受的是這種接觸新鮮事物的刺激感,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當學生的心愿滿足之后他也就自然而然的愛上了數學。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傳授給學生們知識的時候切不可操之過急,要讓學生從心底自發地想去探索數學的奧妙,這樣才能有事倍功半的結果。與此同時學生才能對數學有全新的認識,才會認為數學不是死板的東西它是有生命的。
二、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
1.以講授為主同時配合練習實驗和考察。在小學教育中“講授”依舊是起主導作用。但并不是說教師就只教給學生新知識,而是在講課的同時配合知識點進行提問、練習、實驗、實地考察。所以就要求教師的教學范圍能足夠廣闊,教學時間足夠靈活。例如今天是學習分數的表示和意義,教科書上一般會有分圓餅的例子,我們就可以進行一個情景模擬,拿出一個大餅,然后將它分成若干份,不同的學生分成不同的份數來表示分數的含義,通過圓餅可以讓學生的理解更加深刻,通俗易懂,富有生趣。
2.將復雜問題簡單化。由于新世紀的教學環境要求,學生要不斷接受和深入學習小學階段的課程,由此小學數學教科書也發生的重大變革,跳躍性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們在更早的階段就接受了高難度的課程教學,比如數學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多多閱讀有關數學的一些相關資料,或者在每節課上課的前幾分鐘帶領大家一起學習數學名人發現的數學規律。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發展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讓我們的知識點更加簡單化,而學生們提出來的問題也更加有價值。
3.將數學問題生活化。我們在學校中學的各種知識都是為解決生活問題,數學又是應用非常廣泛的學科,無論是進行什么交易都將涉及數學方面的知識,因此從小學就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這才是學習的真諦。作為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每天收集一個與數學有關的生活素材,并針對這個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學習,還能培養學生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的能力得到各方位綜合性的提高。
三、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
教師是學生除父母之外關系最密切的人,學生在學校最信賴的便是教師。近年來也發生過很多小學生自殺跳樓事件,他們本應含苞待放卻早早凋零,這都是我們教書育人的嚴重失誤,因此教師關注學生們的心理問題刻不容緩。比如在數學問題上遇到了困難,心理脆弱的學生就會一蹶不振直接放棄,那這樣他的心里就產生了畏懼,他以后就不愿去學習就會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做出來。這時作為數學教師的我們就是要解決學生的這個心理問題,讓學生重拾信心,我們應該讓學生體驗解決數學問題的成就感,沒有任何方法比這個更加簡潔明了。
四、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1.地位平等。 師生之間應該建立一種平等友好和平共處的相處模式,朋友關系最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當師生兩個成為朋友之后就能暢所欲言。教師就可以了解到學生們心里真實的想法,這也會讓教師的教書生涯更加豐富有趣。
2.原則底線不可觸碰。每一位教師自己內心都應該有一把尺子,什么時候是教師什么時候是朋友。“無規矩不成方圓”教師要具備教師的威嚴,這樣才能讓學生信服,讓學生既敬畏又喜歡教師才是成功的。這樣不僅能大大提高的教學效率還能師生共同成長。
3.飽含熱情和耐心。每天都以積極飽滿的心態去教學,讓學生體會到的熱情帶動課堂的積極性。教師同時應具備十足的耐心,當有學生有需要咨詢的時候我們要認真仔細地去幫助解決,而不是草草敷衍了事。即使他始終沒有走出錯的思維,也不應該厭煩而是不厭其煩地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爭取尋找通俗易通的方法。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應重在培養學生們獨立思考的習慣,把學習和生活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德智體美全方面發展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想要學習并愛上學習。
參考文獻
[1]祝志玲[1].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探討[J].學理論,2013(36):290-291.
[2]吳雪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探討[J].科技信息,2011(20):1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