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萍
【摘? ? 要】小學階段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是學生對事物進行認知和品德形成的初級階段,我們應充分的抓好小學這一重要時期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教育,促使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快樂成長。班主任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角色。因此本文通過分析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現(xiàn)狀,闡述了在小學階段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關鍵詞】農村小學? 班主任? 德育工作?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190
在教師群體中,有一類人相對特別,他們就像學生的父母一樣,時刻關注著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對于學生學習和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要注意,從而進行有效的引導,這一類老師就是小學班主任教師。而在農村小學教育中,小學班主任教師的職責更加重要,因為他們要真正的當好若干學生的家長。現(xiàn)階段的農村小學教學環(huán)境相比以前更加復雜,而且很多小學生缺少父母每時每刻的關愛,屬于留守兒童,家長給予小學生的教育嚴重不足,導致班主任教師的教育責任更加重要,同時教育工作的開展也更具有挑戰(zhàn)和困難。因此農村小學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教育實踐應充分的激發(fā)出耐心和細心,轉變教育思想,采取有效的方法開展德育教育,全面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德育水平。
一、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的現(xiàn)狀
1.農村小學的家庭德育教育缺失。現(xiàn)階段農村小學的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因為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很多農村小學生都是在家只有爺爺奶奶照顧。而這類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父母直接的關愛和教育,而爺爺奶奶給予的教育和關愛并不像父母給予的那么直接徹底,而且很多爺爺奶奶給予的教育相對寬松,寵愛和溺愛的表現(xiàn)非常嚴重。很多小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xiàn)德育缺失的問題時,學生的爺爺奶奶不能給予及時的引導和教育,使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德育教育受到嚴重的影響。另一方面因為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即使回來看見孩子有不好的行為習慣,因為感覺長期沒有陪在孩子身邊給予教育而感到愧疚,因此也沒有對孩子進行嚴格的德育教育,久而久之小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其德育教育只能依靠學校的班主任教師,其德育工作變得更加困難。
2.農村小學班主任教師的德育工作開展不徹底。現(xiàn)階段很多農村小學的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時大多停留在讓學生遵守日常的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等相關制度方面,只要學生能夠遵守相關規(guī)范,沒有做出嚴重違紀的行為,班主任教師便認為小學生具有良好的品德。此外在教育理念方面,班主任教師的德育教育認識也缺乏科學性,很多班主任教師認為只要學生的學習成績好,品德就會很優(yōu)秀。因此,很多班主任教師在進行德育工作教育時,只針對班級中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按照學校的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給以約束,使得整個小學階段的學生德育工作開展不徹底。
二、農村小學班主任教師德育工作的策略
1.在思想上充分認識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的不足。思想決定行動,農村小學的班主任教師先應該認識到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的不足,在現(xiàn)實教育中尋找小學生德育工作的問題和缺失之處,從而制定完善的計劃進行改正,全面提升農村小學德育教育的質量。農村小學班主任教師應充分的認識到農村小學生的德育工作不能大而化之的應用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加以約束,雖然通過有效的管理使學生在遵守學校行為規(guī)范的基礎之上可以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但是這種德育工作的開展是集群性的,不能使學生的思想品德覺悟和道德情操得到提高。農村小學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時,充分的針對學生身心成長過程中的思想品德具體點開展德育工作教育,針對每位學生的品行具體點進行有效的觀察和指導。在進行德育工作時要充分的認識到農村小學生的獨特狀況,認識到農村小學生缺少父母直接的關愛和教育,因此在進行德育工作教育時應該投入更多的細心和耐心,針對留守兒童的心理特征開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工作。例如有的留守兒童長期與老人居住,因此在性格上具有孤僻性,還有的由于父母親、爺爺奶奶的溺愛具有嬌慣跋扈的性格,因此在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的結合學生的這些性格缺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和教育。以溝通和了解為基礎,以思想行為引導為方法,結合高尚思想品德的教育理論和學生高尚情操培養(yǎng)的教育活動,在亦師亦友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小學生德育水平顯著提高。
2.將關愛放到平等的角度實施德育教育。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如何能夠更好的教書育人,教師的關愛不可或缺。尤其是對于農村小學生而言,班主任教師的關愛等同于父母的關愛,基于這種愛開展德育教育,會使德育教育的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班主任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以愛為基礎開展德育教育,愛學生就要充分的尊重學生的人格、興趣、愛好,在充分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以及思想行為等各種情況的基礎之上,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和溝通,通過傾聽學生的心聲,作為“大朋友”為學生的思想行為進行有效的引導。這樣,班主任教師將愛心放在平等的角度來建立師生之間的關系,會使學生對老師更加信任,教師的德育工作也更具有效果。讓班主任教師盡量的彌補父母教育與關愛的缺失,從而使農村小學生也能得到更多的關愛和呵護,在愛的引領和指導下健康快樂的成長。
3.重視與家長的聯(lián)系和溝通。在對小學生進行德育工作教育時,家庭的關愛和教育是不可缺失的,只有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共同的作用下才能培養(yǎng)小學生健康優(yōu)秀的發(fā)展。雖然在農村小學,有很多小學生屬于留守兒童,但是班主任教師在進行教育管理的過程中已經充分的和學生的家長進行聯(lián)系和溝通,當家長回來時應及時的做家訪,從而將學生的日常學習和行為表現(xiàn)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促進家長更多的了解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愛和引導。在平時教育的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應及時的和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能夠根據(jù)學生的成長情況,協(xié)調好親子教育模式,花費更多的心思和時間在學生的德育教育中,這樣班主任教師結合學生家長給予學生進行全方面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方式更加直接,教育效果也會更加明顯。多方面的溝通與交流,投入更多的關愛和引導,將會使小學生的德育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邱雪華.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手冊[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唐惠玉.新形勢下小學德育工作提效方案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1(06).
[3]趙春芳.淺談小學德育教育工作[J].學苑教育,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