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芳
【摘? ? 要】新時期,民族地區各個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得到了不斷提高,為了保證教學質量,要加強家庭教育水平,基于此,在有效的開展家長學校過程中,要以培養家長教育能力為主,要積極構建完善的教學模式,以提高家長教育水平。
【關鍵詞】家長學校? 民族地區? 實踐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200
在民族地區,加強家長教育培養是必要的,這也是家長學校各項工作開展的基礎,為了進一步研究,本文深入工作實際,對其進行了具體研究。
一、認識家長學校的重要性
對于學生而言,家庭教育是教學的第一步,家庭教育對青少年有著直接的影響。在我國的教學體系中,家庭教育的作用往往被忽視,家庭成員對于青少年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其一言一行都會對青少年的行為養成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實際教學中,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應當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長學校的建設,可以有效地幫助學校與家長之間增強溝通,幫助家庭教育更好的進行,幫助家長提升家庭教育方面的思維以及更好的進行相關內容的教學。青少年對于社會、民族而言都十分重要,是未來的希望,因此,設立家長學校,可以幫助每一個家庭從最初的階段就能夠對青少年進行良好的教育,避免由于各種不良行為對青少年造成影響,家長學校的建立,可以幫助家長提升自身的相關意識,增強對青少年的家庭教育。
二、開展各種活動推進家庭教育輔導
首先,組織家長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增強自身素質。家長學校對于家長而言是資源的提供者,集體學習的組織者,家長學校在組織家長進行學習時,應當努力做到那個“四有”:有目的、有計劃、有教材、有簡案;“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師資、定內容。避免在學校中出現家長會代替家長學校作用的情況,應當保證家長能夠定期接受學習。讓家長們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正確掌握自身在青少年教學中的作用,從各個方面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其次,學校應當積極地組織一系列的親子活動,增強家校,親子之間的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家長了解到學生所處學校的實際狀況。通過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也能更好的掌握孩子在學校中的狀況和學習水平,進而更好地進行輔助教學。
此外,應當增強與家長之間的信息溝通,及時反饋,進行改善,隨著家長學校中活動的開展,家長也在不斷地提升自身,因此,學校應當積極地開展信息反饋,了解家長在目前階段更需要學習哪方面的內容,校方需要針對家長的反饋,及時改善家長學校的學習內容,幫助家長更好的進行家庭教育,能夠學以致用。
最后,在家長課堂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因材施教,讓家長針對自身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的家庭教學,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應當采取的教學方式是不同的,這種不同不僅是針對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方式,也是指教師進行家長教學的方式,有一些進城務工家庭,沒有合適的時間和機會到學校進行培訓,教師可以采取電話溝通或者電子郵件溝通的形式與其進行聯絡,幫助其提升自身的家庭教育水平。除此之外,學校應當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對于一些家庭情況較差或較為特殊的學生,應當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助,幫助其更好的完成學業,教師也應當在日常生活中多關心這部分學生,避免其產生心理問題,進而幫助學生獲得全面提升。
三、建立家庭教育指導的組織機構
(一)建立家庭教育指導的管理網絡
家庭教導應當根據實際開展,根據不同的階段以及不同的用戶群體設置不同的計劃,例如一些民族地區的家長學校,應當充分結合本地本民族的特色進行相關內容的教學,應當充分尊重民族的傳統,家長學校在建設的過程中應當設置完善的管理體系,由校務委員會進行統一管理,專業教師進行授課,穿插著一系列的志愿者為家長學校進行服務,保證每個環節都有專人進行管理,通過這樣的教學才能充分地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成長。
(二)設定家庭教育指導的內容
1.分段的認知規律特點。根據學生不同時期的特點設計相關的教學內容。
2.學校的教育教學任務。家長學校的教學內容應當與實際學校的教學內容相同步,根據學生在學校內部的實際情況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這樣才能保證雙方進度統一,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
3.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家長學校針對的主要用戶是學生家長,目的是讓家長更好地提升自身素質,對學生進行更為適當的家庭教育,以此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成長,因此,教師不僅需要充分的解讀學生,還應當充分地理解家長。
4.專題的分項指導講座。在進行家長學校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設置不同的內容進行教學,不應當將重點放在理論教學,而是應當放在如何解決具體問題上,根據不同階段的學生特性進行適合該年齡階段學生的內容教學。幫助不同階段的家長在面對自身孩子時都能采取適當的方式進行教育,幫助學生獲得全面的提升。
四、結束語
總之,對于民族地區來說,有效的開展教育工作是必要的,其不僅要從學生入手,還應該重視培養家長良好的素質與教育能力。通過本文對家長學校的分析,希望能夠為相關教育工作順利開展提供有效參考。
參考文獻
[1]武斌.培育農村社區學習共同體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農村教育,2018(03):32-33.
[2]林秋田.家長學校如何走出“形式化”的困窘[J].新教師,2018(01):19-20.
[3]王慧娟.家庭、學校、社區三位一體德育教育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8(0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