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輝
【摘 ? ?要】小學美術教學的實施極為重要且必要,其既能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意識,又能幫助學生持續增強建設能力。故而小學美術教師應對教學予以重視,盡量確保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來實施教學,促使學生深入理解“美”、全面把握“美”、積極創造“美”。
【關鍵詞】小學美術 ?多元化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060
“美”一直是美好生活所追求的,“美”一直是精彩生活所必須的,“美”一直是學生成長所需要的。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教師應本著多元化教學思想來進行教學方法的選擇,巧妙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對學生的審美認知能力進行積極培養,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發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促使學生能夠更為積極、主動、熱情地去進行學習。本文我們就對多元化的小學美術教學進略作探析,積極促進小學美術教學活動的開展,以便學生的美術綜合能力得以更好地提升。
一、營造釋放想象力的空間
美術課的任務主要是:教會學生鑒賞“美”,引導學生發現“美”,促使學生創造“美”。所以,小學美術教師要把握好“營造釋放想象力的空間”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自由發展和成長提供保障,確保學生的欣賞水平和創造能力能夠得以有效提升。
我們若對小學美術課程進行深究,就會發現它與其他課程有著不少相似之處,同時也有著不小的區別。相似之處在于,小學美術課程像其他課程一樣,需要教師積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重點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調動和引導,幫助學生更為投入地去進行學習。而具體區別在于,小學美術課程沒有像其他課程那樣規定,不必完全依照課本來講授美術知識,而是可以更為廣泛地聯系生活,借由日常生活來輔助美術教學。
日常生活的構成極為豐富,美術教學素材存在于生活的細節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實際需求來進行生活化的教學,利用生活素材來將“美”傳遞給學生,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以更為完全的激發,令學生能夠更為努力地去對重難點知識進行突破,使學生能夠毫無拘束地從多個角度和層面去探索美、發現美、觀察美、感悟美。這樣,小學美術教學的內容將會得到有效擴充,學生將會接觸到更為豐富多彩的美術知識,教師將會成功營造出可供學生釋放想象力的空間。
二、健全人格的塑造
“教學”含有“教書”和“育人”兩個層面的意思,而美術在“育人”方面的作用更為明顯。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帶給學生完全不同的教學體驗,將更為豐富的美術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成功樹立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小學美術課程已不再被定義為“副科”,其對于學校教育的實施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小學美術教師必須要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相關要求來實施教學,積極采用美術教學來對學生的生活情趣進行有效豐富,借由美術來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對“美”進行感悟,從側面幫助學生塑造起更為健全的人格。
我們還需注意,由于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尚幼的原因,他們會表現出喜歡觀察和樂于模仿的特性,即小學生對動畫片可謂是“毫無抵抗力”。為此,小學美術教師可以在教學設計中對動畫片進行合理把握,通過動畫片的科學運用來進行教學情境的構建,讓學生能夠置身于寬松環境來觀看動畫片,令學生能夠通過動畫片來獲取更多美術知識的信息,從而教師才能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提供更為便利的條件。
三、情感教育的實施
小學美術教學內容和培養目標是動態的,它會根據學生學習階段的不同而有所調整。所以,小學美術教師需要對把握好學生該階段的認知特點,以學生實際學習需求為導向來對教學進行調整,針對相關知識點來穿插一些影視作品片段的欣賞,幫助學生保持課堂注意力的集中,并為情感教育的實施創造有利條件。
在實際教學中,小學美術教師必須要做到準確把握相關知識要點、難點和重點,以此為基礎來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將一些構圖精美的動畫影片進行片段剪輯,利用多媒體設備來向學生進行播放,指導學生進行觀后思考,引導學生進行積極討論,抓住機會來向學生實施情感教育,促使學生從更深層次去領悟“美”的具體含義。
四、其他教學方法的使用
美術的教學關鍵是“美”,而教師需要把握的教學重點也是“美”。所以,教師需要進一步明確教學任務,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來對學生的美術知識學習進行引導,促使學生能及時理解及掌握學到的美術知識,并在復習鞏固和實際運用中對美術知識進行有效內化,從而學生的內心修養才會得以更為有效的提高。
在實際教學中,小學美術教師需要對教學實際需求進行充分了解,積極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來實施教學,用精心設計的教學方法來組織多項教學活動,以此來對學生的審美情趣進行全面培養;同時,小學美術教師還需要對多種工具進行靈活運用,針對具體教學需求來選擇雞蛋殼、米粒、紙屑、棉花等作為原料工具來進行美術創作,在非傳統繪畫中突破“白紙+畫筆”的各種局限,引導學生創造出更為豐富多樣的美術作品,以此來對學生的發散性創新思維進行深入培養。另外,小學美術教師要意識到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涉及多個方面,而教學語言這一關鍵也在其中。所以,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重點針對小學生年齡尚幼、理解能力較弱、好奇心較強等特點,根據教學實際需求來對整個教學作出恰到好處的調整,確保能利用好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十五分鐘時間,運用極可能簡單的教學語言來對教學更為科學合理的引導,以便能夠將最為純粹的“美”呈現給學生。小學美術教師或許可以利用一個小游戲,或許可以與學生進行更為頻繁的互動交流,或許可以向學生展示一副構圖精美的卡通圖片,以此來將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優勢完完全全地展現出來,促使學生能夠在美術學習中表現得更為積極,以此來讓小學美術教學的效果得以不斷增強。
總而言之,在日常的小學美術教學中,廣大美術教師必須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從而才能更為成功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才能讓課堂教學得以更為深入的優化。也就是說,在小學美術教學的實踐中,教師必須要把握好學生的實際需求,根據學生不同階段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特點,營造釋放想象力的空間,對學生健全人格進行塑造,對情感教育進行實施以及對其他教學方法進行使用,這樣才能保證所采用的是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最終小學生才能領悟“美”的真諦。
參考文獻
[1]張莉.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5,194(4):170-170.
[2]高秀明.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大眾文藝,2012(12):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