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學進
【摘 ? ?要】興趣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小學教學中邊遠地區的語文教師,要積極利用教師身份的引導作用,不斷優化課堂結構,彰顯語文教學中獨特的藝術性,將教學實踐創設出有益且多彩的活動形式,將邊遠地區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得以激發,引導和帶動起小學生們的積極性,促進小學素質教育的大力有效的發展,就邊遠地區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進行詳細的分析探討。
【關鍵詞】學習興趣 ?邊遠地區 ?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099
誠然,邊遠地區學生學習基礎比較差,但只要教師積極探索,辦法總比困難多。語文知識是無邊無際的海洋,語文課堂就是駛向彼岸的小船,教師是小船上的掌舵人。只要掌舵人信念堅定,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不管途中遇到怎樣的風浪,就一定有辦法、有能力把學生送到成功的彼岸。
一、設置新穎獨特的導入
精彩的課程導入是許多優秀教師都會精心設計的。導入新穎獨特的課前內容,以有效的“突破口”作為教學鋪墊,營造愉悅輕松的學習氣氛提供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積極地融入教學環境,得以調動學生對于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同時各種文章的特點與風格均會有所不同,所以相應的導入法也應不一樣。
(一)引用導入法
充分利用教材文本中的名言警句、詩詞佳句來導入課程,幫助學生觸動內心的感知,形成對新的知識內容更加輕松的理解,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舉例來說,在講解《再見了,親人》課文時,李白的“故人西辭黃鶴樓”這句詩句語文教師便可以加以引用,觸發學生對身邊的親朋或好友的惜別和不舍,進一步融入本課文的開展和理解。
(二)情境導入法
將與課文有關的情境資料,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播放,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和快速的融入課文情景,提高學生對于語語文課程的興趣。例如,在講解《桂林山水甲天下》時,則可以為學生播放桂林的風景影片,使其融入一個美麗的情境之中,進而將新課導入。
(三)表演導入法
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舞蹈、演唱等表演,以吸引學生將其注意力集中,從而深入學習新知識。教師在講解《靜夜思》詩歌內容時,可以結合表演或是演唱的環節來進行導入,從而引起學生對于詩歌學習的濃厚興趣。
二、設計緊湊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聽得明白
要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筆者認為應該從教學內容的設計入手。大到教學目標的確定、每個教學環節的內容和時間的安排,小到一句引入語、過渡語的表達,都應該精心設計,只有這樣,教師在課堂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真正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在這樣環環相扣的課堂中才能聽得明白,才能夯實基礎,為后續的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
三、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轉變,積極互動交流提升學生興趣
邊遠地區小學低年級語文課程教學引導,基于學生的良好學習興趣培養。教師需要注意師生情感關系建立,讓學生敢于進行溝通交流,表達自己的個人觀念。邊遠地區小學生通常較為單純質樸,教師要維護學生內心,了解學生的家庭構成與性格特點。目前邊遠地區小學的留守兒童數量逐漸增多,家庭教育對于多數學生來講是十分缺失的,所以教師需要承擔一部分家長的責任,針對學生成長階段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引導。教師需要建立和諧融洽的課堂教學氛圍,不僅僅要將基礎知識細致講解,還需要與學生及時進行情感交流,確保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逐步效果逐步提升。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讓學生認可教師,并認真聽講積極與教師進行配合。教師需要避免師生之間的關系激化,給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奠定良好基礎條件。
四、探索積極有效的課程教學方法,提升學生興趣
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引導期間,要認識到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的要求都是有著較大差異性的。傳統教學模式過于死板,本身就不能夠起到對學生的積極引導,教師強調理論性講解會浪費大量的時間。當學習動機建立起來,學生體驗感增強調動自己多方面的感官,學習質量逐步提升。所以教師需要將課程的藝術性、趣味性展現出來,積極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找出適合學生的課程教學引導模式,當學生能夠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學習形式,通過努力之后解決學習問題,這種愉悅感與成就感會伴隨學生較長時間,后續教師鼓勵學生、表揚學生,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獲得學習自信心,端正自己的語文學習態度并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體會語文課程的趣味性、真實性。
五、抓準教學切入點
語文是百科全書,語文課堂上要講的內容太多了,如果面面俱到,教師講得累,學生聽得也累,更談不上提高教學質量了。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學生一節課上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時間只有15~20分鐘左右,語文教師只要利用好這段時間,抓準教學的切入點,課堂教學效果就會比較顯著。
(一)抓住要點、考點上課
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平時要用心鉆研教材、分析考試大綱,弄清楚每篇課文的重點和考點。在上課時,反復對學生強調這是重點、考點,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然后控制在20分鐘左右把它講明講透。
(二)根據學生的興趣上課
初中生大都愛聽歌、唱歌,而語文教材中有不少內容也是可歌可唱的。語文教師如果用音樂課的形式來上某些課文,效果也是“杠杠的”。
六、結束語
小學邊遠地區低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培養,教師需要改進教學策略,探索多樣化的課程教學方法。目前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是一個需要長期培養的過程。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在實踐中不斷積累,調整自己的學習心態,并開拓自己的學習視野,當學生能夠確保自己在課堂學習階段的專注度,并調動個人的多方面感官,提高語文學習的興趣,才能夠掌握更多的基礎文化知識。
參考文獻
[1]王靜.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激趣方法[J].現代農村科技,2016(06):64.
[2]吳歡.淺談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J].現代農村科技,2015(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