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喜
【摘 ? ?要】隨著新課標的提出,許多學校為跟上時代步伐盲目改變教學方式。這種方式不僅不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自主思考,深入探究,還會讓他們陷入盲于提升成績的惡性循環的學習中。尤其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該學科是注重理論實踐相結合的學科,故教師應該盡量避免復雜看待問題。本文將從學生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結合實際生活、提升學習興趣三方面對學生學習初中物理的有效性展開探討。
【關鍵詞】初中物理 ?深入探討 ?有效性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101
物理是一門最貼近于人們生活的學科,它包含了生活當中的許多物理現象,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利用生活實例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認識,同時樹立他們學會運用物理思想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有效性學習建立在科學教學的基礎上。因此,本文從多方面考慮并提出改進措施,旨在提升學生對初中物理學習的有效性。
一、提高學生學習初中物理有效性的重要影響
物理學科始于初中階段,它在原有科學書本內容的基礎上更加細化,貼近人們的生活。學習物理不僅可以通過物理學家總結的經驗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如,物體自然下落的原理,還能樹立學生對事物擁有客觀科學的觀念。事實上,物理學家通過多方面積累,將生活當中的物理知識轉化為書本上的物理符號及公式,這使得物理變得很抽象,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當中比較吃力,從而使得學習有效性難以提升。而物理教學的影響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方面學習物理對學生的成長及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物理教師應該轉變思維采用新型的教學方法,適應學生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另一方面隨著國家之間科技競爭愈發激烈,物理教學可以有效為社會培養科技接班人,同時助力國家科技的發展。但是隨著互聯網技術在學校當中的廣泛應用,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擺脫粉筆黑板這些簡單教具的限制,多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這樣不僅可以以學生的喜好出發設置教學內容,還能通過有利于學生接受的方式教授教材知識。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物理新知的認知,還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完善教學方法,從而提升實現學生對物理的有效學習。
二、提升學生學習初中物理有效性的建議
(一)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在科技競爭激烈的今天,各民族齊心協力共同進步才有助于國家的繁榮富強。同理,學校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在教學環節中多設置小組討論。組織小組合作實驗,不僅能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不斷從過程中得到啟發加深物理理論知識的印象,還能拉近同學之間的距離增進感情,進而提高小組合作效率。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組織小組討論時,常常有說話起勁,擾亂小組正常討論的學生,降低學習物理的有效性,所以此時教師應根據班級學生的整體情況合理分組,如,分小組以性別互補、性格互補、成績互補等方式,這樣可以讓學生之間充分交流討論,從而提升初中生學習物理的有效性。再有,小組討論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小組以優秀學生提出的觀點為中心,打消中下等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使得他們在學習中失去表現的機會。為了解決這一現象,教師可以在分小組后明確他們的責任,讓學生們學會在合作中共同學習,分工協作增強的責任意識利于目標形成并且讓他們體會到自己在小組當中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作用。例如,在進行物理實驗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在小組內劃分每個成員負責的實驗項目,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讓小組的每個學生相互依賴,學會在合作中共同進步。
(二)抓住重點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應注意結合學生興趣。因此,教師在導入物理新課時可以圍繞學生喜愛的事情及生活事務,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引入學習新課,這樣在課堂中吸引學生目光,有利于提高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在講授重力一節時,教師根據學生特點講故事吸引學生注意力,可以通過蘋果砸中牛頓的故事引入本節課程。故事引入新課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的求知欲,還可以讓學生通過結合周圍情況,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因此,在引入新課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創設情景,以學生容易接受的角度看待引入情景,并從學生熟悉的事物進行導入,從而利于他們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另外,實際教學中,物理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對初中生的積極表現給予表揚,這樣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成就感,同時感受到收獲知識的滿足感。興趣可以讓學生將新接受的事物加以鞏固,并能夠在生活中學會靈活應用。因此,教師在準備課程時應該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水平準確設計課程目標、重、難點,并在合適的環節設置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并且提升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有效性。
(三)結合生活設置實驗教學
物理教學是一門以實際生活為基礎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物理課程中,教材中理論都是經過科學家長期的實驗證明,最終得出的結論。因此,作為教師在物理教學活動中應注意與理論相結合,增加實驗的次數,這樣有利于學生對物理理論知識靈活掌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應該注重釋放學生的天性,有效教學讓學生為主體,而教師在學生實驗過程中起主導地位,并且不斷引導他們學會自主學習。通過實驗教學的方式,可以將學生以往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從根本上轉變學習角色。這樣不僅能夠節約教師的教學時間,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為了提高初中生學習物理的有效性。首先,教師應注重課堂教學設計,并在設計中注重培養學生相互合作,共同學習進步的意識。其次,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使用學校的儀器,有助于他們進一步了解實驗的本質,從而達到讓他們親切感受到物理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的目的。最后,值得強調的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進行物理教育學時應注意結合生活,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有助于實現學習物理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孔祥明.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有效性學習的探討[J].名師在線,2019(03):35-36.
[2]施智華.當前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才智,2018(02):99.
[3]齊冬建.關于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有效性學習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21):112.
[4]張榮水.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4):231.
[5]趙軍.談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質量與有效性[J].新絲路(下旬),2016(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