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玲麗
【摘 ? ?要】當代的教學課堂中,越來越多教師意識到了以現代科技為支撐,以信息技術為支點來改善傳統教學的狀況,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將以多媒體教學為例,詳細地探討多媒體的基本運用原則,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具有實用性、有效性的教學運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 ?多媒體 ?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182
我從一名小學英語教師的角度出發,對自己和其他教師的教學課堂進行觀察和總結后,逐漸發現了多媒體在課堂教學運用中的一些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一方面,多媒體的運用沒有形成有效的原則框架約束,使得很多教師在運用多媒體的時候大多透露出隨意性和低效性。另一方面,多媒體的運用未成體系。有的教師在運用多媒體的時候沒有真正將其用好,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到提升,英語學科的特色得不到展示。故而本文總結了以下觀點。
一、多媒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原則
1.趣味性。一方面,英語學科本身就兼具實踐與理論的趣味,其內容形式對學生來說具有明顯的吸引力,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在運用多媒體的時候,要充分發揮多媒體具有圖像展示、視頻展示和音頻展示的優勢來突出英語學科本身的趣味特性。另一方面,多媒體不同于一般的教學工具,它能夠對信息、文字和語言進行直觀化的轉換,從而優化英語信息的傳遞載體和媒介,提升教師課堂講解的趣味性與直觀性。因此我們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時候,還要充分挖掘和發揮多媒體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風格多變的優勢,為學生創造一個趣味豐富的英語學習環境。
2.有效性。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有效。我們運用多媒體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取得多么出彩的外觀效果,不是為了將課堂氛圍營造得多么熱烈,而是要借助多媒體來幫助教師和學生靠近學科的核心,真正完整有效地理解英語的內涵,掌握英語學科的要點,打好英語學習的基礎。也就是說,教師在運用多媒體的時候,必須要將實用性和有效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保證教學課堂中的知識能夠借助多媒體以有效的方式轉化表達出來,以低損耗的有效途徑傳播到課堂中,最終被學生有效地吸收成為自己知識體系的一部分,從而真正契合多媒體“需則可用,用則有效”的基本原則。這樣一來,教師就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教授學生主要知識上,而將改善多媒體運用過程中的美觀性作為提升多媒體運用效果的輔助策略。
3.人文性。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心情、興趣和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教師教學方法的實施,其中也包括影響多媒體工具的一般運用原則。對小學生來說,教師教學的深度與內涵遠遠不如教學趣味和新鮮感來得更有吸引力,所以教師在運用多媒體的時候必須要充分考慮學生對于這一工具的態度和需要。一方面,教師在運用多媒體的時候依舊要將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欲望、吸引學生注意力放在最前面,以保護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為主要目的。另一方面,教師在運用多媒體的時候,要充分結合學生該階段的基礎條件和學習狀況,堅持多媒體的運用隨學生的意志、興趣轉移,最大程度貼近學生的學習實際和現實需要,為學生創造豐富的自主發揮、自由表達的機會。
二、多媒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運用多媒體完善課堂導入環節
在小學階段,有效的課堂導入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能夠快速地抓住學生的眼球,將學生帶入到一個自然化的英語環境中來。而且隨著多媒體運用方式的逐漸豐富,教師也能夠在導入環節中給學生帶來更多的驚喜與新鮮感,有效地提升課堂凝聚力,提高教師的多媒體教學效果。
舉個簡單例子,很多學生在上課五分鐘之內往往還沉浸在課間的游戲或者聊天氛圍中,單憑教師簡單的幾句提醒很難將學生的情緒和狀態轉換到課堂中。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播放一段簡短的英語動畫、兒歌或者詞匯課文的錄音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快速高效地過渡到課內教學中。這樣一來,教師就能夠至少保證前半堂課的效率,從而為提升教學有效性打好基礎。
(二)運用多媒體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多媒體中豐富的資源、多樣的展現形式使得教學課堂不必再像傳統的教學課堂一樣,所有的內容都依靠教師的一張嘴,依靠教室里的一塊黑板來傳達。而且更多的時候,教師還能夠利用多媒體來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拓展補充,最大程度滿足學生的興趣需要和拓展需要。在具體的多媒體運用環節中,一方面教師要用好多媒體本身蘊含的豐富的資源、信息和多種多樣的信息傳遞載體,將教材中的文字內容用視頻、圖片等方式展示出來,豐富學生的英語學習認知,幫助學生在更加全面、多樣且直觀的角度中發現英語的趣味與精彩。另一方面,針對教材中缺少的歷史文化、社會發展板塊,不完整的基礎英語知識結構等,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多媒體,通過網絡查找和分享等方式,收集有效的資源來補充這些內容,拓寬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三)運用多媒體提升教學的靈活性
有了多媒體的幫助之后,教師能夠將自己的教學課堂打造得更具有靈活性和精彩性,為學生帶去全新且趣味的體驗。就傳統的英語教學而言,教師往往是根據課前的備課方案教學,再加上教學環境的相對固定和限制,使得教師自主發揮的空間十分有限。這就造成了學生在聽課的時候很容易產生審美疲勞,而教師一成不變的教學風格也會逐漸消磨掉自己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最終導致教學陷入惡性循環。而有了多媒體的幫助之后,教師則能夠很好地改善這一情況,將教學內容安排得更加靈活,將教學策略運用得更加多變。譬如教師在講解某一語法知識的時候,可以先用口頭語言進行一定的分析,然后再結合PPT中整理的相關內容進行補充講解。最后,針對該語法知識的更多其他運用方法,教師則可以借助微課來實現,既提高多媒體教學的多變性,又從多個層次角度完善學生的英語知識框架,幫助學生了解更加豐富的英語內容。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師在運用多媒體的時候,需要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兼顧多方面、多層次的條件和需要來改進自己的運用策略,推動多媒體運用的形式和方法更加貼合教學實際,貼近學生需要。同時,教師也不能夠忽視小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的基礎興趣需要,積極地運用多媒體來構建趣味化和直觀化的教學課堂。這樣一來,教師才能夠有效地將師生的力量結合起來,為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提供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張娟娟.多媒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時代教育,2014(18):144-144.
[2]焦文梅.探討多媒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4(20):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