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興
【摘? ? 要】在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中,對物理等學科的教學培養也由傳統的注重學科知識逐漸轉向注重學科素養的培養和發展上。初中物理作為一門實踐性和理論性并重的學科,在初中階段學生首次接觸,教師不僅需要傳授學生必要的物理基礎知識,還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初中物理作為一門注重實驗基礎的課程,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需要有效設計物理實驗,幫助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體會物理思想,了解實驗過程和原理,不斷優化實驗過程,促進學生物理學習質量的提升。初中物理探究性和實驗性較強,教師在實驗教學中,可以通過有效設計,在實驗教學中發展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初中物理? 實驗教學?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0.042
在初中物理的教學中,實驗是提高學生物理綜合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相應的實驗教學課堂,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實驗中學生能夠深化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質量。實驗教學環節也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點,但是在目前的物理實驗教學中,由于教師在教學中容易忽視對實驗的重視,在實際的實驗課堂中,往往注重對實驗的正確操作步驟的講解,對學生的實際操作實踐較為不足,導致學生在實驗學習中難以發展有效的實踐能力,培養起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導致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質量和效率難以提升,也成為了教師教學的重難點。因而,初中物理教師,需要積極創新實驗教學設計,不斷優化實驗教學流程,在實驗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注重對學生物理學科素養的培養,從而有效提高物理實驗課堂教學質量,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
一、創新實驗教學設計,培養學生物理興趣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對物理基礎知識的講解,在實驗教學設計上創新不足,往往采用按照以往的教學模式,教師演示學生觀看的模式,對于學生的實驗能力培養較弱。導致學生在實驗教學中,往往只會模仿,而沒有對實驗思想的體會和對實驗原理的思考,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而且按照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不利于培養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不利于教師實驗教學的開展。因此,為了提高學生對于初中物理實驗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積極創新實驗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實驗參與度,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課前導入環節的情境創設,提高學生興趣,比如結合多媒體的形式,在屏幕上展示實驗效果,很多實驗的可觀賞性較強,能夠充分提高學生的實驗興趣。
例如:在《測量物質的密度》(人教版八年級上冊)這一節時,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前導入環節引入密度的故事引起學生興趣,比如講述關于空氣密度的測量故事,物理學家瑞利在測量空氣密度時,最終導致氫的發現,后來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通過趣味物理故事導入實驗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驗測量鹽水和小石塊的密度時,教師可以引入對于烏鴉喝水趣味故事,在測量密度時需要了解物質的體積,那樣對于石塊的體積需要如何設計呢,可以引起學生對于實驗設計的思考,探討是否有更優化的實驗設計。
二、教師及時實驗引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實驗能力
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在實驗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營造和諧積極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讓學生能夠在初中物理實驗中擁有積極的實驗體驗,構建高效的物理實驗課堂。在課堂實驗中,教師在實驗示范時,不僅需要給學生展示正確的實驗步驟,還需要在課堂中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獨立進行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動手操作能力。在實驗中,教師可以提出實驗課題,鼓勵學生自主進行實驗探究,同時在學生實驗遇到困難時,教師需要及時給予指導,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啟發學生的獨立創新思維。
例如:在《機械能及其轉化》(人教版八年級下冊)這一課時,教師在教授學生關于動能,勢能以及機械能的相關知識后,可以引入關于機械能轉化的實驗,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思考機械能守恒的背后原理。首先學生觀察懸掛的擺動小球在擺動過程中,從左到右的過程中高度是否有變化,在標準環境下,小球會不停擺動下去。學生還可以把鐵鎖懸掛起來,拉至自己的鼻尖,穩定之后放開,當鐵鎖擺回來的時候是否會打中鼻子呢?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勢能和動能的轉化,掌握實驗中包含的物理知識。
三、注重課外實驗實踐,鼓勵學生合作學習
在初中實驗教學中,教師需要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還需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也是提升學生物理學習效率的重點。并且,在教學中,教師還需要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合作溝通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驗積極性,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教師在實驗教學中還可以結合課外的實驗探究,適時拓展學生的實驗探究課題,鼓勵學生在課堂之外進行實驗學習,補充課堂實驗教學的不足。在課余時間,根據教學內容安排合適的課外實驗探究課題,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實驗,增強學生物理知識的運用能力,鞏固和深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因此在實際的物理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優化課堂實驗的設計,還需要注重課外的實驗探究學習,作為課堂實驗的補充和延伸。
例如:在講述初中物理《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人教版八年級下冊)這一節時,教師不僅在實驗課堂上需要鼓勵學生積極自主探究,還可以通過課后實驗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掌握的物理知識。教師可以布置學生的課后實驗任務,關于“手工電話”的實驗,學生準備好麻繩,紙杯,膠帶等工具,然后將兩個紙杯用生字連接,然后與其他同學進行互動,先拉直繩子,其中一個講話,另一個學生在另一邊聽。通過這個有趣的自主實驗,學生能夠了解聲音傳播需要介質這一知識,掌握本節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實驗需要得到教師教學的重視,在實際過程中不斷創新優化實驗教學設計,注重學生實驗興趣和積極性的培養,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實驗教學效率。有效的實驗教學培養,也是發展學生物理學科素養的重要環節,初中物理實驗性強,學生在實際的實驗過程中能夠體會到物理學思想,充分了解實驗原理,從而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趙慶方.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探析[J].東西南北:教育.2018(3):323-323.
[2]劉興東.如何促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創新[J].考試周刊.2018(21):15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