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
【摘? ? 要】新課改背景下,對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老師需要充分利用“班班通”教學資源,讓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被動學為主動學,變學會為會學,變知識為能力,這樣才能夠在打造高效數學課堂的同時,讓學生真正學好數學學科,并為后續更高層次的數學學習奠基。
【關鍵詞】班班通資源? 農村小學數學?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0.047
大量教學實踐都表明,恰當、正確的運用班班通資源來教學,能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機會,除了能夠讓學生不斷體驗到成功學習的樂趣之外,還能夠成功達成培養學生數學綜合能力及素養的教學目的,非常有助于課堂教與學質量及效率的提升。為此,深入分析與研究借助班班通教學資源,打造農村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教育意義。
一、巧用“班班通”資源,變苦學為樂學
以往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所運用的滿堂灌教學模式,不僅讓學生的數學學習十分的疲累,還使得老師的教學十分的疲憊。為此,在新時期的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之中,老師要巧用班班通教學資源的圖文并茂、聲行并茂等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學習情感,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逐漸讓學生從原來的苦學向樂學逐漸過渡。比如在學習《角的初步認識》相關內容之時,基于小學生對直觀畫面以及熟悉畫面感興趣的特點,老師可以利用課件為學生展示生活中有關角的圖案,如校園中的五星紅旗、三角板、路邊標識等,就以五星紅旗為例子,先對五星紅旗進行放大展示,然后再以亮點閃動的方式逐個展示五星紅旗的三個角,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這樣動態而又直觀的展示之后,學生能在快樂的教學氛圍中,對“角”有初步的認識與理解,順利激發學生深入學習的欲望,讓學生真正的處于樂學狀態。
二、巧用“班班通”資源,變被動學為主動學
就以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在他們的精神世界中,總是希望自己可以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但從以往的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實情來看,老師總是采取傳統的講解式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總是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因而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想要徹底改變此種不良教學現狀,就需要老師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探尋能夠激發學生內在動力的因素。而將班班通運用到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就可以為其設置有效的懸念,能夠讓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過渡,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
比如在學習《可能性》相關內容之時,老師可以利用大屏幕展示足球比賽的視頻,并讓學生思考用什么方法決定哪隊先開球?大多數學生都提出了用拋硬幣的方式。此時老師可以接著問:此種方式是否公平呢?引導學生動作操作來獲得數據,課件出示實驗要求:1.拋硬幣30次,所使用的力度和高度都要適中;2.以小組為單位做好統計工作;3.小組成員分工協作,看哪組的合作最快最好。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之后,學生們在自主操作、分析數據及總結之后,會對本節課的知識有深入的認識與理解,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并感知到了學習給自己帶來的樂趣。
三、巧用“班班通”資源,變學會為會學
學會和會學之間的差距是十分大的,想要為社會培養出更多與時俱進的創新型人才,就絕不能夠僅停留在知識的教學方面,而是要培養學生會學的能力。而筆者認為,想要讓學生由原來的學會變為會學,就可以基于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將實踐于生活的特點,借助生活問題來幫助學生運用所學來解決實際生活問題,逐漸朝著會學的方向前進。比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相關內容之時,老師就可以利用課件為其展示一幅超市購物圖,并將課件主人公購買的每件物品的價錢,以及所帶總錢進行展示,讓學生說下最后會剩下多少錢?當此生活問題得以展示之后,學生們就開始積極的互動與討論,并說出了不同的答案,此時老師可以接著問:你們怎么知道的?學生們分別說出了自己的理由,此時老師需要做的就是肯定學生的回答,先不要判斷學生的對錯,在此基礎上自然而然的導入到新知的教學中。這樣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既能夠順利將學生導入到新課教學中,又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明確自己課前的認識及思維誤區,逐漸幫助學生掌握會學的技巧,提高實際課堂教學效果。
四、巧用“班班通”資源,變知識為能力
無論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其根本目的都不在于讓學生掌握知識,而在于學生將知識變為能力,數學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更是如此。而想要取得此種理想的教學效果,絕不是簡單的,而是要將“練”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而班班通在學生練習方面有十分大的優勢,老師可以借助班班通為學生展示高密度的練習題,并加深練習坡度等,在這些漸進性的練習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越來越靈活,通過久而久之的堅持之后,就可以順利的幫助學生將所掌握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并養成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良好學習習慣,這對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極為有利。
五、總結
打造高效農村小學數學課堂,絕不是將之停留在口頭方面,而是要將學生作為教學的核心,讓其從苦學、被動學、學會、知識向樂學、主動學、會學及能力轉變,這樣的課堂才可以稱之為高效,才能夠讓學生具有自主學習及發展的能力,在數學學習之路上走的更長久。
參考文獻
[1]汪雪琴.“班班通”如何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30):203.
[2]劉偉.班班通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小作家選刊,2016,(25):161-162.
[3]林園丁.淺談“班班通”環境下小學數學教學的體會[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6,(9):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