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麗
【摘? ? 要】幼兒園音樂教育核心素養的標志主要是體現在幼兒園素質教育中,現在很多幼兒園的音樂課就是教幼兒唱唱歌,跳跳舞,雖然教學上安排有音樂課,但都浮于表面。本文主要通過我多年的幼兒音樂教育來談以下四項融合。
【關鍵詞】幼兒? 音樂教育? 核心素養? 融合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0.186
音樂教育是幼兒園核心素養教育體現的重要途徑之一。但是大部分幼兒園教師都只為了完成音樂教學而教的音樂,僅僅是完成唱唱歌,跳跳舞。我在實際工作中發現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教學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以下我來談幾點:
一、幼兒優秀品質的培養與幼兒音樂教育的融合
幼兒期優秀品質的形成,對今后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我以往的教育教學中往往把教學重點放在怎樣讓學生掌握樂曲、樂曲旋律的熟練程度上,關注的是幼兒是否背會了歌詞,段落是否全部掌握。 這里說一下在我的一次音樂課上發生的感人一幕:音樂課學習歌曲《我的好媽媽》,在歌曲的感染下,讓幼兒體諒媽媽上班的辛苦,還要做家務。 一名幼兒在課堂上哭了出來。這雖然是一節普通的學習歌曲的音樂課,這次事情的發生讓我思考了很久,在別人來看,幼兒唱著歌哭了很正常呀,但我看來卻是非常難得、非常珍貴的情感體驗。通過這支歌曲的學習,教師可以一邊教歌曲一邊對幼兒進行尊敬師長、尊重勞動者、樹立勞動是光榮的等優良品質的教育。此時此刻幼兒是真情實感的碰撞,美好心靈的洗禮。所以,幼兒音樂教育是培養幼兒優秀品質的手段之一。
二、情意教育與幼兒音樂教育的融合
幼兒音樂教育是藝術教育教學的一部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嬰幼兒時期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探索欲,也是對幼兒情感化和情感認知能力培養的最佳時期。幼兒音樂教育手段能有效促進嬰幼兒身體和心理健康、和諧、有愛地發展。在幼兒園音樂教育教學中,我們不能把認知和技能強硬地“填鴨”給幼兒。嬰幼兒雖然小,但都是一個個有個性和智力各不相同的個體。在音樂教育活動中重視嬰幼兒學習過程中的態度傾向和情感的體驗。利用音樂特有的魔力和魅力,去滋潤嬰幼兒的情感世界,培養幼兒的情意體驗,增強嬰幼兒對音樂的賞識意識。幼兒園通過音樂教育促進幼兒的情意認知水平是事半功倍的手段之一。音樂可以讓幼兒感受好的情感、情意,也可以讓幼兒感受不好的情感情意,不同的情感情意讓幼兒通過不同的音樂去感受、去發泄、去釋放和了解。在歌曲《祖國祖國我愛你》利用音樂極大的號召力和感染力,啟迪和激發幼兒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幼兒帶著情感再來演唱這首歌曲,就更加興奮、激動、情景交融。歌聲優美動聽,能使幼兒煥發出善良的情意。
三、智力教育與音樂教育的融合
幼兒音樂教育不僅僅對幼兒優秀品德、美好情意的培養,在工作中我發現對培養增加智力教育的功能也是重要手段之一。幼兒的智力包括: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創造力和表達力等。如果在培養幼兒智力方面與音樂教育相輔相成或配合,就像兩條腿走路,更加和諧、穩固。 剛出生的嬰兒,當媽媽給她唱銅鑰匙,嬰兒雖然不會說話,但表現出喜悅的、安靜的、專注的狀態,這種行為如果長期堅持的話,為幼兒注意力、傾聽能力、集中注意力等培養打下好的基礎。經常愛唱歌、愛聽音樂的幼兒想象力、思維力較強。唱歌是人類語言精華的濃縮。每個字、每組詞都是人們智慧凝練出來的。有些民族歌曲是幾代人傳承下來的精髓,也是人與人之間表達和交流的方法,唱歌可以提升幼兒的表達力。
四、身體和心理健康與幼兒音樂教育的融合
音樂教育,尤其是練習唱歌,鍛煉幼兒的肺活量,增強幼兒體質,鍛煉身體。音樂和心理是相聯系的,同時音樂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時相互融合、相互因果、緊密聯系。心理包括認知、情感、行為的綜合。音樂教育是認知和情感的綜合。旋律和諧、優美的音樂使嬰幼兒產生喜悅、愉快、美、愛的情感體會,是穩定幼兒情緒產生良好心情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音樂教育可以使科學有效的心理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用恰當的音樂教育可以使幼兒宣泄不良情緒,解除幼兒心理的煩惱。一首妙不可言、溫潤悠揚的《春江花月夜》樂曲,不僅可以陶冶幼兒的情緒,還給幼兒以和諧優美的滿滿的正能量。音樂治療也廣泛引用于心理健康治療手段,音樂教育正廣泛應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作為一名幼兒音樂教育者,不僅促進幼兒的優秀品質教育、情意教育、智力、身心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我們幼兒音樂教師能讓每一位幼兒,在音樂教育中,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幼兒的表現,去發現每位幼兒的閃光點,抓住時機給予幼兒表揚、鼓勵。讓我們熱愛音樂的幼兒得到教師的肯定而獲得堅強、善良、優秀、健康心理的勇氣和信心。
參考文獻
[1]韋毅華.結合幼兒教育實際構建學前教育專業體智能課程體系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6‐20.
[2]魏瑋.環境創設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探微[J].科教導刊,2016‐03‐02.
[3]趙玉慧.論傳統文化與幼兒教育[J].才智,2016‐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