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鋮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教育改革不斷進行,教育事業的發展推動經濟的進步。目前,許多高校不斷擴招,高校的生源結構區域復雜化和多樣化。大學物理課程是高校的基礎課程,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物理知識以及提高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對高校教學工作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跟隨時代的步伐,大學物理教學存在一些不足,通過分析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多角度分析大學物理教學的改革方向和重點,為大學物理課程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物理;多角度;教學改革
大學物理課程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操作技能,還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常見的物理現象所應用的原理[1]。在大學物理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課堂學習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大學物理教學方式方法不斷進行改革目的就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通過大學物理教學改革以培養符合社會發展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
1 高校物理教學存在問題
1.1 課程未受到足夠重視
大學物理課程是許多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但我國大多高校對于物理課程的設置設為公共基礎課程且采用大班授課方式進行教學,與專業必修課相比,這種授課方式課程授課質量較低,同時許多同學主觀認為大班課程不重要,對此課程不重視。大多數課程采用論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加權的方式進行考核,平時成績多為出勤率和平時測試,期末則多采用論文的方式進行考核,有的學生雖然期末成績可能不佳,但在期末綜合成績卻由于平時成績的存在,總的分數并不會很低,這種現象的存在可能會打擊一些學生的學習熱情。
1.2 課程教學內容繁雜且脫離實際
大學物理課程中包含的教學內容很多,且有的學校還可能壓縮課程時間,這就使得學生的學習任務增多,學習熱情降低,學習成績不斷下滑。高校物理課程中使用的教材內容更新不及時,多數教材仍然將教學重點設置為力學、光學、電磁學等基礎理論,忽略實際知識應用的教學。現代物理學不斷發展,各種相關的新工具、新技術不斷涌現,但相應的教材中并沒有體現相關內容。此外,大學物理相關知識更新越來越快,學生很可能出現知識與實踐互相矛盾的情況。
1.3 課程教學方法落后
大學物理課程的實質應該是知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但許多高校實驗室設備、資源有限,導致許多高校的物理課程仍然采用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形式,學生很難進行實驗課程。且許多教師為了節省時間,放棄現場演示教學的方式,而采用播放視頻、影像的方式進行實驗課程的演示和講解,這種視頻教學方式進一步阻礙學生接觸物理實驗的機會。
1.4 學生學習興趣、行為差距明顯
我國高校擴招工作不斷進行,大學生的生源結構趨于復雜化,這使得原有教學模式已落后于現代教學方式,對教學內容、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是目前工作的重點。在許多高校中,學生的素質水平,學習、理解能力均存在不同的差異,如果采用完全統一的教學方式,會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從一定程度上說打消學生的積極性。
2 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策略
2.1 重視物理實驗課程在教學中所占比例
物理實驗可以幫助學生直觀的觀察物理現象,主動思考理解物理原理,因此在大學物理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教學,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加大物理實驗室建設資金的投入,為物理實驗課程提供物質保障,各高校要及時關注實驗室實驗設備的更新和維護,對損壞設備及時維修保證物理實驗課程的正常開展和物理實驗數據的準確性。學校應該根據課程及時購買相關實驗器材,讓學生能夠及時接觸到先進成果。學校在購置物理實驗設備后,要注重設備的維護和管理,以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和使用時間,鼓勵學生多接觸各種實驗設備和實驗工具,提升對實驗課程的認識。其次,教師應該根據課程內容和課程時間設置合適的實驗課程,并根據同學們的水平安排實驗課程時間。實驗課程前,教師應該做好充足的課程準備,如制定科學的課程教學計劃,讓學生不僅能夠掌握基本物理現象、物理原理同時能夠掌握基本物理實驗設備的使用。
2.2 完善大學物理考核方式
目前,多數大學的物理課程考核多以卷面、論文考察為主,這種考核方式并不能檢驗出學生真實水平,為彌補這一方式的不足,可以適當擴展考核內容,豐富考核方式,使整體考核方式更加合理,如在考核中增加實驗報告、實驗考核、實踐活動等的方式,按照權重算最終課程成績,引領學生重視實踐能力。在綜合考核中,還應當提升平時成績、實驗課程成績的比重,讓學生重視平時的方方面面。此外,若采用傳統的試卷考核方式,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分析能力的考核,在批改時可以適當降低具體內容的比重,注重整體思路、分析步驟,引導學生重視問題的思考而不是死記硬背答案。
2.3 多種教學形式豐富課堂
目前大學物理教學課程多采用班級課堂教學的形式,這種教學模式限制學生的思考和創新能力。為了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比如黑板板書-多媒體教學-開課后聯系貫穿正堂課程,這種方式能夠針對不同的學生特點、不同層面的學生開展全面教學。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更難、更深的內容,同時鼓勵學生多多思考,自己進行探索,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在課程中可以加入實驗演示,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
3 總結
隨著大學物理課程教學不斷改革,我國大學物理課程質量和課程效果已經不斷提高,但改革過程應該因校制宜,不同學校生源情況、教學基本情況、資金情況均不相同,因此改革方式和方向也應該有所側重。各高校的物理教師應該針對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課程改革和教學方式創新,是物理課程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林祖清. 多層面分層次大學物理教學改革[J].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2): 124.
[2]黎閱.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研究[J]. 科技風, 2018(20): 41.
[3]姚中秀. 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導向下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革探索-以武昌工學院為例[J]. 考試周刊, 2017(99):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