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慧萍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往往都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點難點。在以往教學中,教師主要是讓學生背誦范文,通過講授的方式,讓學生記憶寫作文的方法。然而事實上學生的寫作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需要教師在今后對教學方法加以優化與完善。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方法進行詳細分析,以期為今后開展的相關工作提供寶貴參考。
關鍵詞:作文教學;學生想象力;培養方法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國家教育部門對小學生的個人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就是說,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而想象力就是學生寫作過程中所需要必備的一項重要能力。因此,聯系教學實際對作文教學中學生想象能力培養的有效方法進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作文教學中學生想象力培養的重要意義
學生的作文水平可以說是對學生語文能力的一個綜合體現,其中包含了語言組織能力、學生思維能力、知識掌握等多方面的考察,而想象能力則是學生在進行創作過程中所必須要具備的,然而在以往教學中,教師更加重視對知識的傳授,輕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限制了學生想象力以及寫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對于學生成長以及作文寫作能力的提升都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能夠促使學生發現自己的個性寫作風格,學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創作過程中也會有所偏好與側重,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則是可以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進而形成一個與學生個人發展相適應的寫作風格,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另一方面,小學生的思維較為活躍,且好奇心極重,容易受到新鮮事物吸引,想象能力的培養可以較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帶動下,更加主動的參與到教師所組織的課堂教學中,想象力也能夠成為提高寫作趣味性的有效路徑,優化傳統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弊端。
二、作文教學中學生想象力培養的有效方法
基于上述分析,學生想象力的培養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寫作個性,對于興趣培養與寫作水平提升都有著重要作用,需要教師在課上加以針對性培養。
(一)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
作文寫作來源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四年級學生剛剛接觸寫作,對于寫作方法的把握難免會出現偏差,且對于寫作本質存在一些認識不全面,限制了學生的寫作思路。這時,教師就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能夠了解到,寫作就是將生活中的一些新鮮事物、趣事軼聞,在自己的主觀描述下產生的,是需要與生活相互聯系的,這樣才能夠寫出生動、真實的作文。在課上,教師不光是要為學生講授一些作文寫作技巧,同時也要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潛藏在學生身邊的美好事物,如美麗的風景、有趣的小故事等,讓學生能夠對生活中的事物產生興趣,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出題目,比如在講授《小小動物園》這一部分習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觀察身邊的動物、植物等,以童話為題材,讓學生將自己喜愛的小動物以及自己的生活體驗,都融入這一篇童話故事中,從而實現生活與寫作之間的相互融合,為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創造有力條件。
(二)拓展學生思維
學生思維能力,是影響學生寫作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也與思維能力有所關聯。這也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重視為學生科普一些有趣的文章,或者是延伸拓展的課外資源,讓學生可以在閱讀中獲得豐富的知識,并從中發現趣味性內容,既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同時也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在最大限度上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閱讀、學習的平臺,為學生想象力培養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在講授完成《爬山虎的腳》這一部分知識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科普體裁的文章內容,讓學生更進一步的了解爬山虎,并將有關知識巧妙運用在寫作中,實現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是為學生寫作累積寶貴素材。
(三)為學生創設適合想象的意境與空間
學生的想象力往往都是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才能夠充分發揮出來,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對學生加以引導,并訓練學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在講授《觀潮》這一部分知識內容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音樂,配合著文章中描寫的場景,讓學生閉上眼睛,通過聆聽的方式,讓學生對自己身處的場景進行想象,為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創造一個適合的意境平臺,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小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力形成、思維提升等都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實現,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應通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拓展學生思維、為學生創設適合想象的意境與空間等方式,來對學生自身的想象能力進行培養,讓學生在寫作中能夠開動腦筋,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促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獨立思考能力都有進一步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周瑛.淺談作文教學中想象力培養[C]//2015年4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0.
[2]蘇義現.淺談作文教學中想象力的培養[J].新課程(下),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