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
摘 要:在中學數學教育中,由于受教學資源、學習氛圍、學生學習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生之間的學習成績存在較大的差異,會出現優等生,中等生和潛能生。本文將重點分析潛能生產生的原因和探討潛能生轉化的策略和方法,為轉化潛能生的教育難題提供思路。
關鍵詞:潛能生;轉化;策略
由于受教學資源、學習氛圍、學生學習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生之間的學習成績存在較大的差異,會出現優等生、中等生和潛能生。潛能生一般智商水平跟其他學生并無差異,只是會因某種原因在思想、行為和學習上暫時落后,低于國家規定的中小學生合格標準,這些學生往往具有潛在能力仍有待開發。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又分為“問題生”和“學困生”。這些學生大多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成績不理想,缺乏自信和上進心。
一、潛能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學校、教師缺乏對潛能生的重視
學校、教師面臨著升學壓力和任務,仍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教師教學質量考核和衡量學生水平的唯一標準,為確保升學率和考核質量,學校、老師會將重心放在優等生的成績拔高和中等生的成績提高上,對潛能生的關注和關心較少。對潛能生的邊緣化對待不僅傷害他們幼小的心靈,也造成了他們越發對學習喪失興趣,對成績的提高缺乏自信。
(二)家長疏于對孩子教育的管理
孩子的學習不僅僅是依賴于學校,家長在教育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忙綠的生活、工作往往造成家長對學生的學習疏于管理,缺乏與學生的溝通、交流,缺乏對孩子正確的輔導和管理,導致孩子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初中階段的學生可能處于一個叛逆的階段,對于家長的嚴格管教會有逆反的心理,甚至會出現家長要求越嚴格,學生的成績越是下滑的極端情況。
(三)學生學習態度、能力和心理因素的影響
一是部分學生的態度不端正,只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應付考試,對自己為什么而學不明確,要怎么學不清楚,學習的動力不足,學習的興趣不高。二是部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等較差,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推理和思考,多是死記硬背,無法做到舉一反三,學習上雖下了大功夫,但是成績仍舊難以提高。三是部分學生的心理素質不過硬,在經歷失敗和批評后,自信心受到打擊,心理上難以接受,從而產生畏難的情緒,對學習造成消極的影響。
(四)課程設置較難,形式較單一
中學數學授課以教學大綱為主,教學內容和形式相對單一,教育模式以“輸出”為主,忽略學生的自主學習,導致學生學習成效較差。同時,初中數學課程相較于小學數學課程,內容的邏輯性、系統性更強,對學生的抽象思維、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部分學生在未形成良好的抽象邏輯思維方式的前提下,對初中數學的理解和吸收會有一定的難度。若學生對于所學的知識內容不能完全掌握,而又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就會對后續的學習產生影響,造成連續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長此以往,學生無法跟上學習進度,形成惡性循環。
二、潛能生的轉化策略
潛能生轉化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又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項艱巨任務。在開展潛能生的轉化工作中,要著力作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學校和教師要加大對潛能生的重視
有教無類、一視同仁才是教育的理念所在。學校、教師不能只看重學習成績,而是要把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獨立學習數學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等作為教育目標。學校、教師要加大對潛能生的關愛和關懷,對待潛能生不能只是一味的責罵和忽視,鼓勵和鞭策是對潛能生關愛的最佳方式。潛能生由于學習成績不理想,大部分會存在自卑的心理,這就要求教師在轉化潛能生時,對他們給予更多的關愛和關懷,加強與他們的溝通、交流,做到不放棄、不嫌棄,不歧視、讓潛能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和集體的溫暖,消除恐懼和無助的情緒,樂于接近教師并接受指導。
(二)形成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合力
家庭和學校在孩子的教育中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應該發揮合力,更好的提高孩子的學習。教師作為聯系家庭和學校的紐帶,應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召開家長會、進行家訪等,加強與潛能生家長交流,形成共識,便于及時、全面、深入了解潛能生在家的學習狀況和表現,有的放矢地實施教育活動,防止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脫節,做到學校和家庭齊發力。只有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轉化潛能生的工作更有效、持久。
(三)多方式多途徑的幫助潛能生
一是,幫助潛能生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提高個人素質,為后繼的學習奠定基礎,也是為自己積累將來在社會上立足的資本,為社會多作貢獻。讓他們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及意義,才能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地進行學習。
二是,要培養潛能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指導他們正確地預習、聽講、復習等,避免低效率無意義的學習。當他們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不斷增強成就感,就會信心倍增,興趣漸濃,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會隨之增強。
三是,樹立潛能生的自信心。要多觀察和發現潛能生的長處和閃光點,多加表揚和鼓勵,樹立潛能生的自信心。
(四)創立學習小組,互幫互助提高
溫暖的集體、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合作學習也是轉化潛能生的重要手段。教師可以通過創立學習小組,發揮優生的帶頭作用,以優生帶動差生,鼓勵優生主動幫助、輔導潛能生,同時,優生在帶動潛能生的過程中,自身也可以起到鞏固知識、提高成績的作用,既起到了在互幫互助中相互提高成績的效果,又加深了學生的友誼和感情。
(五)優化授課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在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采取直觀性教學,使教學過程更形象生動,才能更好地激發潛能生的探究興趣。減少單純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授課模式,加大與學生互動的交流式教學。比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第六章“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選擇合適的課題進行數據的收集、抽樣調查、制作統計圖等,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增強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結論:
總之,教育應該是有教無類、一視同仁的,要以集體成績的提高作為教育的核心。在初中數學教育中,教師應該更加關愛和重視潛能生的教育,并把潛能生的轉化作為教學的重點,要不斷的優化課程設置和授課方式,加強與家長、潛能生的溝通、交流,激發潛能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潛能生樹立學習信心,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不斷的提高數學成績,真正實現數學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毛曉勇. 順"生"之天以"致"其性 ——試論初中數學教育潛能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J]. 數學大世界(上旬版), 2018(2).
[2]張進宏. 數學潛能生成因及轉化對策[J]. 關愛明天, 2015(7).
[3]韓寶麗. 初中數學教學中潛能生的轉化策略探析[J]. 學周刊:A, 2010(11):100-101.